關羽神化之路:這位蜀漢武將是怎樣一步步變成財神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古至今,作為三國史中最出彩的人物之一,關羽在中國人的認知中占據著一席非常獨特的地位。

他是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的武將,與張飛一道被《三國志》作者陳壽稱為「萬人之敵,為世虎臣」;他是忠義兩全的臣子,在《三國演義》中,他千里走單騎回到主公劉備身邊,又在華容道義釋曾有知遇之恩的曹操。

然而,武藝高強、忠義兩全並非我們對於關雲長的全部認知。

隨著歷史的推演,關羽的地位不斷走高,在儒釋道三界被封神、享受國家祭祀。

最令人感到驚訝的人設轉折是——身為武將的「關二爺」成了中國財神信仰中的「武財神」,被各地百姓虔誠供奉。

這個「神轉折」是怎麼來的?

日本學者渡邊義浩在《關羽:神話的英雄》一書中系統梳理了和關羽有關的史實資料和傳說故事,分析了關羽形象的變遷過程。

他指出,關羽的財神形象與中國歷史上晉商的崛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商人階級處於「市農工商」末位,其中湧現的商人精英在與統治階級進行利益交換的過程中,附帶把關羽信仰世俗化為財神信仰,讓這位三國英雄以一種出乎意料的方式萬古流芳了。

關羽生前就與他同時期的「晉商」有交集了。

關羽的出生地謝縣(今山西省運城謝州鎮)處於鹽池(謝池)的西南端,在彼時是產鹽的中心地區。

謝縣面朝黃河支流,謝鹽以河東郡、河內郡、河南郡「三河之地」為銷路。

由於對謝鹽的支配關係著王朝的興亡,因而歷代王朝的都城都集中於謝縣的近郊或三河之地。

關羽與劉備的邂逅地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位於連接北京與太原的直線上,是與北方遊牧民族的一個交易地點,也位於謝鹽的流通路線上。

關羽之所以會從故鄉亡命逃到涿郡,是因為他與從事謝鹽貿易的商人關係深厚,託了他們的福。

在唐代,關羽憑藉武藝高強,成了其戰死之地的玉泉寺(位於今湖北省當陽市玉泉山東麓)里的伽藍神,也從祀於國家祭祀的武成廟中,然而其祭祀規格與地位並不突出。

直到宋代,關羽的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渡邊義浩分析認為,其中有三個層面的原因。

國家層面,在持續面對北方民族入侵威脅的宋代,關羽作為國家守護神被寄予了很高的期待。

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朝廷出資修繕了玉泉寺中供奉關羽的顯烈廟,此後玉泉寺的祭祀逐漸變為官方祭祀。

徽宗又分別於崇寧元年(1102年)、大觀二年(1108年)和宣和五年(1123年)三次加封關羽,關羽的神號從「忠慧公」升至「武安王」,又成「義勇武安王」,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北宋末年戰事日漸吃緊的緊迫焦慮。

在社會層面,隨著三國故事的普及以及朱子學確立了蜀漢正統論,以關羽為代表的蜀漢人物得到了民眾的普遍喜愛。

蘇軾曾在《東坡志林》中記載,街頭小孩聽說書人講三國故事時「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生動反映了民眾親近蜀漢的心理。

朱熹作為朱子學的集大成者,則在《資治通鑑綱目》中批評了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使用曹魏年號為三國時代紀年的做法,指出蜀漢才是正統王朝繼承者。

南宋偏安一隅,朝野上下一直將收復中原作為目標。

諸葛亮在收復中原的北伐中去世,因而成為了反映國家理想的英雄人物,蜀漢正統論亦由此得到鞏固。

而晉商中開始出現的關帝信仰才是令關羽在日後成為財神、地位極大提高的最重要原因。

山西是中原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對峙的軍事要地,戰事所需的龐大軍費就是由鹽商負擔的。

為了擺脫軍費不足的窘境,宋朝由鹽專賣制度轉變為「通商法」,即國家將販鹽業務委託給商人並從中徵稅。

作為鹽產地謝池的鹽商,晉商開始嶄露頭角,迅速發展壯大。

宋代財政收入的八成用於軍費,而鹽稅在稅收中占了五成,由此可見,晉商所積累的財富數額相當可觀。

然而晉商這一群體一直被儒士視作「不入流」之輩,他們為了提升自己的文化與社會資本,選擇將同鄉關羽作為守護神加以崇拜。

此後,商人信仰與國家信仰逐漸合流。

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謝池曾發生洪災,直至崇寧四年(1105年)才得以修復,國家財政一度陷入危機。

鹽池修復後,徽宗賜予鹽池神廟「顯慶」二字匾額,並為廟內所有的神加爵,關羽獲得了「崇寧真君」的爵位。

到了元代,晉商勢力進一步擴大,關帝信仰隨之盛行。

元代諸多漢族士人因無法考取功名轉而投身戲曲創作,關羽神話也在他們的戲曲作品中被進一步發展。

戲曲《關雲長大破蚩尤》講述了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謝池水枯,關羽鏖戰蚩尤神,使天降大雨令鹽池恢復如初的故事。

關羽傳說由是與鹽池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販鹽晉商興建關帝廟、上演與關羽相關的戲曲、向關羽守護神祈願,不斷傳播這一信仰。

明代中葉以後,國家再次面臨外患威脅,晉商通過承擔軍事物資供給進一步加強了與國家的聯繫,並在鹽法改革中占得先機,進入揚州及長江流域,逐漸發展為與徽商並列的中國兩大商人勢力之一。

晉商商圈的擴張也帶來了關帝信仰的擴張。

萬曆帝為了祈禱神明保佑軍事勝利,大力推行關帝信仰,於萬曆十年(1582年)封關羽為「協天大帝」,又於萬曆十八年(1590年)和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分別加封「協天護國忠義大帝」和「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關羽由此正式獲得了「關聖帝君」的道教頭銜。

鹽業在清朝依舊是朝廷仰賴的經濟支柱,晉商繼續發揮巨大作用,關羽信仰也在清代迎來了全盛時期。

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將《三國志》中未記載名字的關羽三代先祖封為公爵,賜予居住在山西謝州和河南洛陽(關羽頭顱埋葬之地)的關羽子孫以五經博士之位,並規定可以世襲。

以此為標誌,關羽正式成為儒教之神,成為了國家祭祀的對象。

清朝對關帝信仰的宣揚在乾隆年間達到頂峰,國家和民眾共同篤信著財神關羽。

渡邊義浩認為,關帝信仰固然是被國家權力和商業資本所共同推動建立的,但在清朝覆滅後,這一信仰能夠綿延至今,尤其是在海外華人社群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原因在於關羽身上體現出來的「義」。

對於關羽之「義」,他在書中這樣解釋:

「『義絕』關羽不同於儒家之『仁』。

即使面對不奉行信義亦可的敵人曹操,他也要拚命搭救。

這就令人想起基督教的『愛你的仇敵』。

關帝信仰成為海外華人社會的中心,也是由於關羽將為他人所盡之『義』作為道德的中心。

義神守護者』義倉』『義田』等陌生人之間各自拿出的共同財產。

因此,關羽重「義」的生平事跡為重視拓展人際關係網的商人提供了一套行為準則——相互信賴、遵守道義為立身之本,即使是陌生人,亦能在遵守規範的前提下放心進行生意往來。

這不僅讓關羽成了商人們心目中的財神,也讓關帝信仰成為異國他鄉華人社區建立的基礎。

幾乎每個「中國城」,都能見到關帝廟。

在我們了解了關羽成為「武財神」的這段歷史後,反觀日前在網上爆紅的奶奶廟,或許可以有更豐富的理解。

在奶奶廟中供奉的形形色色的「奇葩」神祗中,同樣有一位財神。

財神一手捧著元寶,一手手心朝上舉在胸前。

神像上貼著一張海報,上書「摸摸財神手,財神跟我走」,神像前箱子上「捐款箱」三個紅色大字甚是刺眼。

在關帝武財神的背後,是傳承千年的「義」和「信」的價值觀,人們在拜關帝的同時,亦是在重溫這套為人處世的邏輯;而在奶奶廟的財神像背後,是故事、意義、價值觀的一片虛無,人與神的關係被簡化為赤裸裸的經濟關係,這或許是奶奶廟在可笑之餘令人憂心的真正原因。

……………………………………

歡迎你來微博找我們,請點這裡。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介面文化」【ID:BooksAndFun】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公作為財神的來歷

關公被封為財神,來源於民間人們對財富的理解。大家一提到關羽就想到忠義無雙,知名度遠超劉備、張飛,另一方面關羽死後,被歷代皇帝不斷加封。此外,作為山西人,關羽還是晉商文化的代言人,成為經商供奉的標配。

關羽從武將到武財神,雍正皇帝竟然是幕後推手

關羽作為三國史中最出彩的人物之一,在中國不論男女老少,基本上人人熟知。他是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的武將,三國五虎將之一;他是忠義兩全的臣子,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千里走單騎回到主公劉備身邊,又在華容...

關羽「侯-王-帝-聖」的進階之路

原來在寫頭條的時候,寫到關羽的時候,歷史上真實的關羽是什麼樣的?就有個疑問:三國猛將那麼多,關羽是怎麼由一個武將到最後被封王封帝封聖的?為什麼只有關羽做到了這一點呢?也沒有專門研究這個問題,直到...

為何關帝對現在人影響這麼大

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關羽像坐落於關羽為「首任市長」的荊州,僅其手中的青龍偃月刀就長達70米,重達100餘噸。在此之前,這個「吉尼斯世界記錄」則屬於關羽的故鄉——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關公故里。這裡有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