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後,諸葛亮明知道關羽會放掉曹操,為什麼還讓他去華容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曹操為了統一天下,率領大軍南下討伐各路諸侯。
劉備為了不被曹操消滅派諸葛亮遊說江東孫權,聯合江東孫權共同對付曹操。
由於曹操兵多將廣就驕傲自大起來,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把自己善於謀劃的計策放到了腦後,結果被詭計多端的諸葛亮和周瑜大敗於赤壁。
善於用計的曹操結果毀於計謀之中,不用腦子了。
可想而知打仗不是你兵多將廣就能勝利的,而是靠得是人的謀略。
曹操赤壁大敗之後是丟盔卸甲,一路北逃。
為了劫殺曹操敗軍,諸葛亮和周瑜是一路設伏。
這時的關羽在看到張飛,趙雲都有任務去伏擊曹操大軍,唯獨自己沒有任務,心裡是非常的著急,終於按捺不住就去問諸葛亮,他們都有任務為什麼我沒有任務。
這時的諸葛亮微微一笑對關羽說:不是我不派你去,你也知道曹操對你那是恩重如山,你又是重情重義之人,我是怕你去了會放掉曹操,毀了孫劉抗曹的大計。
關羽說: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你放心我去了一定把曹操的首級給你送來,我原立軍令狀。
這樣諸葛亮才讓關羽去華容道。
一旁的劉備問諸葛亮,你明知道關羽去了會放掉曹操,那你為什麼還要讓他去呢?你們看就連沒有雄才大略的劉備都知道會放掉曹操,諸葛亮就不知道嗎?
諸葛亮是什麼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經天緯地之才,奇門遁甲之術。
他能不知道嗎?他心裡比誰都明白。
如果現在殺掉曹操對誰有利?那是江東的孫權有利,孫權經營江東幾十年,有著數百萬的人民群眾,經濟發達,人民安居樂業,又有著長江天險,也就是說有著雄厚的革命根據地和地盤,也就是穩固的後方,進可攻,退可守,文有周瑜和魯肅武有黃蓋周泰,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如果現在曹操被滅北方必然陷入諸侯混戰的態勢,孫權必然乘勢北進消滅北方各諸侯,統一北方。
進而消滅我們劉氏集團那是輕而易舉。
劉備有什麼,江夏之地,兵少將少,又沒有革命根據地,可以說是流寇。
為了實現《隆中對》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戰略決策,曹操是不能死的,留著曹操還要去制衡孫權,這樣諸葛亮就能去建立自己的根據地,進而去統一中原。
在諸葛亮的謀划下,劉備能夠西入西川建立自己的革命政權,他的不殺曹操是正確的抉擇。
還是那句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歷史上了諸葛亮與周瑜到底誰更厲害
毛宗崗曾說用美人陪襯大美人是演義很高明的創作手法。演義里周瑜生來就是為了襯托"絕世美人諸葛亮的主要美人之一。羅貫中雖然不忘有時在他頭上插點花,但那是為了使他襯得別人更好看用的。所以他就是死了也要...
明明知道關羽重情義,諸葛亮為何還讓他去守華容道?不愧是臥龍啊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領80萬軍隊向東吳進發,此役是他平定中原,統一全國的最後一戰。如果曹操勝利,那麼中原大定,自己也能建立萬世功勳,誇耀後世。為了此役的順利進行,曹操不惜大興土木製造戰...
當年諸葛亮為什麼要故意放走曹操?這裡告訴你原因
諸葛亮在曹操赤壁戰敗後故意放走曹操,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要知道,諸葛亮力主劉備聯孫抗曹是戰略的需要。劉備最開始寄掛在劉表麾下,劉備是個仁義之人,在劉表病逝後又不願奪其城池,結果被曹操追趕的如喪家...
《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除了周瑜還「智激」過誰?
在《三國演義》里諸葛亮曾為了說服孫權聯合抗曹時舌戰群儒,面對孫權的疑惑諸葛亮頻頻使用「激將法」,黃蓋責東吳眾士,引諸葛亮見孫權。諸葛亮見孫權碧眼紫髯,容貌非凡,料只可用語言相激,諸葛亮刻意誇大...
三國系列之曹操敗走華龍道
赤壁之戰結束後,曹操的船艦被劉備燒了,引領軍隊從華容道撤退,路上遇到了泥濘,道路不通暢,又颳起了大風,沒辦法只好讓羸弱的士兵背著草填在馬下,騎兵才能過去。羸弱的士兵被騎兵踐踏,陷於泥中,死者很多...
諸葛亮與劉備,第一次意見相左,一個放虎歸山,另一個險些亡國
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曹操大敗。此戰中曹軍傷亡過半,曹操回到江陵後,恐赤壁失利而使後方政權不穩,立即自還北方,留曹仁、...
周瑜若在聯劉抗曹時殺了劉備,那曹操是不是早就能統一天下?
建安十三年,在統一北方之後,曹操率83萬大軍南下,欲侵吞江東之地,如果能一舉拿下江東的遼闊土地,那麼他的勢力就能得到極大的提升,統一天下的美夢就前進一大步。當時的曹操,深知蜀道難,沒有詳細地圖,...
他向孫權說了一句話,嚇得曹操連筆都握不住了
一提起魯肅,人們總想起那句歇後語:魯肅上了孔明船——盡辦糊塗事。無論是在小說《三國演義》還是《赤壁》等諸多影視作品中,魯肅都給人一種忠厚老實、毫無主見,跟在周喻和諸葛亮後面唯唯諾諾甚至被他們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