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國,學管理!曹操的用人唯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的用人唯才

1 曹操人才庫

曹操花了十二年時間,才把河北、山東一帶的袁紹父子勢力平定,這年他已五十三歲,是老將了。

這一年是建安十二年,劉備三顧草廬,求得諸葛亮出山,解決了劉備十二年來「無腦」之弊。

建安十三年,曹操再購併荊州劉表,兵未到而劉表死,繼位的劉琮又是一個「精裝二世祖」,只有投降。

曹操紅得發紫,志驕意滿,順流而東。

舉凡紅得發紫,例必發黑,三國戰役最大慘敗的「赤壁之戰」立即發生。

劉備、孫權雖然貌合神離,但不得不結成業務聯盟。

諸葛亮和周瑜的合作,本來天下無敵,但瑜亮情結,卻是天下英雄為之一哭。

管理階層的互相拉扯,是降低管理效率的萬靈丹,但組織中偏偏充滿瑜亮。

在三國人才戰中,曹操派蔣干去「獵頭」,獵的是大吳號的周瑜,而不是大蜀號的諸葛亮,是千古之謎。

但曹操的用人方針有缺失,三大人才庫,一是曹氏和夏侯氏子弟(有謂曹操本姓夏侯,淵源極深),是深信不疑的一夥;二是敵營降將,尤其是能忠於「已死」的故主者,關羽終不能用,因為劉備未死,劉備若不幸死於袁紹陣營,劉關張故事亦可改觀;三是屬下推薦人才,曹操有大漢號這塊「老牌子」,亦是「遮羞布」,對希望投入「大企業」的人才仍有吸引力,但亦免不了各占山頭。

曹操英明一世,但總料不到在吸收人才時漏了諸葛亮,卻多了司馬家八達中的司馬仲達(司馬懿),司馬懿還是曹操親自徵召,雖然司馬懿終曹操之世未得大用,但曹丕一上,臥底成功。


2 體悟生平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要了解企業前景,必要知道CEO生平,現代術語是BIOG。

三國時代,謀士們棄袁紹投曹操,只因袁紹的CV雖然四世三公,但平生「多謀少斷」,是「後主格」,臣擇君時只能棄「後主」。

現代CEO的生平,有專人撰寫,要看出字裡行間的真義,要下點工夫。

首先看任職CEO多久,是內部晉升還是空降部隊。

紐約交易所前CEO是基層出身,臨時CEO是前銀行家,誰更勝任,誰更藤瓜相連?學位少不免,名校MBA不會漏,但妙人會把三十年前中學考第一名,也列在其中。

得獎無數,是大企業CEO的side bonus,但要分辨「諾貝爾」分量和普通料,不要以量勝質,須下點工夫調查。

各種公職、慈善事業、博物館等「風雅」職位,可以多到無時間做正職,也要下判斷。

任職後的各種豐功偉業,是前朝遺下或是臉上貼金,要從前任職務分析起。

過去幾年只有業績倒退,CEO請辭的消息,新任CEO救亡之餘,「貼金」不易,突飛猛進和保住江山有一大段距離。

CEO在work life平衡處理最難,婚姻JV已管治到第幾個,從來很少透露。

但「狗仔隊雜誌」經常提供業外消息,不能只看正路資訊,真假自行判斷。

CEO生平也有別出心裁、別開生面者,最簡潔莫如:「本人乃創辦人兼管理人,你無理由不知,現在可以get lost」,其他一切都是浮雲襯月。

但CEO大都是打工仔,可以如此豪氣者沒幾人,讀BIOG而有所體悟者,可以免了「意外之驚」。


3 右腦左腦

十五歲的曹操已被評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到了二十歲,在地方選舉中得了「孝廉」的提名,但身為宦官養子之後,打天下是處於劣勢,好不了以「皇室」為招牌的破落戶劉備多少。

但兩位條件最劣的競爭者,最後是力壓群雄而出頭,曹操首先出頭,因為在三十七歲上得到最佳軍師,二十九歲的荀彧,如漢高得張良。

從此在後勤和選拔人才庫兩大命題上無憂;曹操的班底,在三十七歲後成型。

劉備要等到四十七歲,才遇上二十七歲的諸葛亮,所以要「大器晚成」。

曹操是「右腦」強的人,長於想像,長於創造,而荀彧很明顯是「左腦」發達,長於組織,長於推理。

曹操是領袖的材料,感性豐富,荀彧則是管治的材料,長於理性。

所以曹操和荀彧,一個當CEO,一個當COO,是絕配;當曹操太衝動,奮勇當先,總有荀彧將他捉住,再獻新策。

曹操最後成為強隊,是因為大破黃巾,但是大破黃巾不奇,能收編三十萬黃巾入自己隊伍中,壯大兵力。

化亂民為順兵,再以順兵來屯田,安定生活,正是無限想像力的成果。

作為COO的荀彧,正是忠實執行政策的高手,曹操無後顧之憂,荀彧長於規劃,有獨當一面的管理能力,正是知道有事要按那一粒按鈕的人物。

曹操事業成功,荀彧這一位人物,居功至偉,亦最得信任,可惜賓主之間,不能安享成功的結果。

荀彧因反曹操封九錫而鬧翻自殺而死,是曹操管理手下一大缺憾,右腦廢了左腦,惜哉。


4 人才之戰

三國之爭,只在爭人才:群雄崛起,各位CEO們都在「求才之誠,知才之明,識才之能,用才之道。

」四者下工夫,誰能發揮得淋漓盡致,誰就成功。

董卓引入呂布,以為是人才,結果喪命。

袁紹四世三公,人才自動來歸,但不能用人,田豐、沮授計不用而身死,用淳于瓊而失烏巢,不得不敗,是有人才而不能用的典範。

劉備人才較少,能夠讓人才各盡所能,所以孔明大展所長,五虎將所向無敵,劉備用人不疑,連孔明所指為反骨的魏延一樣重用,用魏延為漢中守將而不用張飛這位三弟,確有眼光,而協調五虎將和孔明關係,更是用心良苦,最後出征東吳而不用孔明,只因大本營要孔明才守得住也。

孫權用人最得用人不疑之旨,從不怕大權旁落,用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陸抗俱如此,與劉備的一戰,拜陸遜這位年輕大將為大都督,策略是「閫以內,孤主之,閫以外,將事制止」,基本上宮廷以外,一切由陸遜主持,用人之道,淋漓盡致矣。

曹操求才之意更不用說,求關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拜將封爵,無所不用,腦筋動到周瑜頭上,而手下虎將中的張郃、張遼、徐晃、許褚,莫不是從敵營挖來,曹操理論是「以恩遇之」,雖開始時有異心,亦可以改變其心態,所以由馬超手下過來的龐德,為了曹操寧死不降於關羽;而由袁紹投來的荀彧、荀攸,亦是一直未有轉工,曹操手下臥虎藏龍,統一三國的司馬懿亦出其營。

5 認可程序

西方管理系統內,員工是自由市場的一分子,有轉工的自由,也有怠工而不表態的行為,不是CEO幾句訓令和企業守則所能左右。

CEO要成功,一定要獲得主要骨幹部屬的認可(recognized)、信任(trusted)、追隨(followed)和配合(cooperated),還要是心裡如此,而不是隨口而答。

唯有如此,CEO才可以及時改變方向,員工可以大跳CHA CHA CHA,詳情見筆者天地出版《閱世篇》所載一文。

員工面對chance、challenge和change,能夠立即改變,和CEO配合,才能令航空母艦及時改航。

在東方管理中,也只有在亂世如三國前後,君擇臣,臣亦擇君,各種人才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不為後世的科舉選才,重重束縛,令人才只有一種管道出頭。

二十世紀的GE中子彈曾說過:「人才是一切,有人才就是贏家。

曹操在招攬人才上,無所不用其極,用人唯才,再論其德;所以明知劉備是敵手,也不敢下毒手,為禰衡所辱,亦不敢殺,都是為了吸引人才。

甚至收容關羽,「以恩遇之」,亦為改變其「異心」,雖然失敗,方針不變,因為人才和策略不同,對手不可以學習和模仿。

當然亂世無聖人賢人,曹操這類英雄才能出頭,但曹操當時也不是人人認可,徐庶、周瑜、諸葛亮都不認可曹操,而認可劉備、孫權,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化學作用」的問題。

但是人才是有眼光的人,所以每次合併,人才換了老闆,新CEO就要再次被認可,問題也就出現。

6 伏龍雛鳳

「伏龍雛鳳,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當然是廣告術語。

臥龍投身劉備名花有主,雛鳳龐統,寓居江東,魯肅識才,要推薦給周瑜,但尚未見工,曹操已兵臨城下。

龐統未入吳營,但已獻上火燒曹操戰船的「連環計」;之後還親自出馬,騙了「大愚人」蔣幹當獵頭,介紹給曹操,曹操是好才之人,當然待如上賓,獻上連環計,用「連環大釘,鎖住船隻」,還不居功,請曹操「自裁」,還要為曹操說降周瑜手下,曹操得意忘形,答應龐統可以位列「三公」。

赤壁一戰,如無龐統的連環計,曹操船艦可以被燒,而不至全燒,此役曹操可以不敗,但沒有孔明,周瑜一樣可以有東風,赤壁之戰,龐統才是不可或缺之人,一是尚未現形,曹操未知其心何屬;二是龐統確是有料,曹操一定要招攬。

可惜是周瑜早死,魯肅這位獵頭把龐統推薦給孫權,但孫權以貌取人,連蔣干都不如。

龐統「濃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加上面試時,輕視周瑜所學:於是「誓不用之」,如此可安天下之人,乃先考慮「投曹操去也」。

魯肅這位獵頭,大發善心,寫推薦書給劉備,勸龐統不必投曹操,但劉備亦犯上孫權的以貌取人行為,「心中不悅」,只用作縣宰,真是亂用人才。

由此可見,曹孫劉三人,最能愛才用才,亦是曹操最高明。

不過,劉備最能認錯,「屈待大賢,吾之過也。

」表演欲最強的劉備,自然上演一幕下階請罪,拜龐統為副軍師中郎將,與孔明共贊方略,甚至入蜀一役,偏向龐統。

7 慈孝而不違吾令

本書花了頗多時間研究世代交替的方法,其中以曹操較有準則。

劉備生了個劉禪,雖然「腦震盪」,也別無他法,只有設計令諸葛亮反不得;孫權是老來昏庸,傳子一無是處;其他袁紹及劉表更不足說,及身已近亡了,子女無力保江山。

曹操用人一向是「唯才是舉」,擇子亦復如是,說明不會偏私。

曹操二十五個子女,只有庶長子曹昂、庶子曹沖、嫡長子曹丕、嫡次子曹植四個人有機會,曹操傳位的條件頗出一般人的想像,居然是「慈孝而不違吾令」,仁慈孝順又絕對服從命令,是子女最難做到十足的事。

仁慈是天生,曹操的DNA中不是沒有對士兵仁慈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心狠手辣,是亂世中CEO的特質。

要求四子仁慈,以曹沖最有希望,但曹沖十三歲就病死。

曹沖若不死,到曹操死時,已二十五歲,其才智足當繼承人有餘。

曹昂這庶長子是曹操早期最看重的兒子,出征亦帶在身旁,但曹操因好色而令張綉降而復反,曹昂為救父而身亡,是天喪曹操兩大承繼人,命該如此!

曹丕、曹植脫不了兩兄弟勾心鬥角的場面,曹丕有吳質、司馬懿,曹植有楊修,結果曹植敗在太聰明的楊修身上,曹操是相信「大位不可以智取」,凡事沒有捷徑,要把仁孝聽話的性格,表露無遺,才得曹操的信心。

但曹操何以要用「不違吾令」為重要因素,亦只因知道兩子不及自己的思慮周到,舊制舊人三國歸一之志不可改,誰料達成的是司馬懿。

8 忠義而不仁不孝

國內民營企業只有二十年左右的歷史,所以還未能擺脫家族企業的形態。

在核心管理層內,究竟是「用人唯親」或是「用人唯賢」,或是兩者兼用,各有各的看法,一般是看董事長的年齡,和有沒有第二代子弟兵的存在。

在董事長年輕化和沒有第二代的存在,「用人唯賢」大概也是不得已,老人家們經歷風險多,遇上個沒有職業道德的屬下,自然亦偏向「用人唯親」。

但親亦不是保險,父子成仇,兄弟反目亦是屢見不爽,曹操是「唯才是舉」,但接班人仍是曹丕,當然曹丕是接董事長,而不是接CEO之人。

曹操在用人方面,仍然追求「至德之人」,但至德的定義是「忠孝仁義」四種品德,但曹操仍是有選擇性。

曹操能容忍「不仁不孝」,但卻不能接受「不忠不義」,所以在三國管理上,「忠義」成為主流,到了水滸式管理,宋江更改「聚義」成「忠義」。

忠者忠實執行董事會政策和路線,即使和CEO意見不合,仍要忠實執行。

曹操用荀彧便是如此,荀彧雖然最後自殺而死(今日只須辭職),是知道自己不能再忠,宋江用吳用,亦是一用到底。

但「忠」字仍是充滿「貴賤尊卑」的傳統觀念,而義字則是平等觀念,所以水滸中提出「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董事長用CEO要做到兄弟之交,有難度,甚至在各部門內,要求主管「唯才是舉」亦難,所以有董事長重返古代,用「科舉取士」,每年用考試方法,使任何員工,都有「一舉成名老闆知」的機會。

如此可以不遺才,但還要看考試範圍和題目的設定,八股取士失敗亦在此。

9 九品中正制

大漢號儲才在掾屬的職位里,直到漢末曹操時代尚是如此。

曹操自任丞相後,在丞相府設立東曹和西曹兩個人事部門,東曹主管二千石以下政府及軍隊中的官員升降,西曹主管丞相府內官員的任免。

兩個曹的正官名掾,副官名屬。

曹操既仍大量吸引人才,亦要知人善任,所以在選東西曹的掾屬,條件是清廉正直、不徇私情、辦事認真、堅守原則、不怕得罪人,而自己又要全力支持,人事部門才能貫徹執行人事政策。

東西曹掾屬先後出過崔琰、毛玠和蔣濟等人物,崔琰以善於鑑賞人物知名,誰是大器晚成,誰是三公之才,都看得極准。

這不是看相,而是閱人多矣,夠經驗才能稱職。

毛玠本身極清廉,除了重才能,亦重德行。

政績平平而私財豐足的,生活和收入不相稱而又無能者,一律免官,永不錄用,一時風氣大變。

曹操治下的軍政開支大減,當然弄虛作假時時有,當掾屬者要帶眼識人。

曹操年代,仍用大漢號的選舉法,亦即「鄉選里舉」,只有本地人才真知本地人的真偽。

曹操創下九品中正制,亦即將官員評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人事部門按此選用人才,和今日的「優良平可劣制」相去不遠。

評分常有人情分,但評語卻往往可以吐真情,留下伏筆。

所以上下級要雙向溝通,對評語充分了解。

「九品中正」一定要在唯才是舉下才成功,否則成為黨派用人工具,到唐朝門第盛行,九品作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第一謀士到底是誰(投票簡介貼)

三國是個人才輩出的年代,由最初的群雄割據到後來的三足鼎立,出現了無數的名將謀士,就像滿天的繁星一樣,但這眾多的繁星中,總有一顆是最為閃爍的,三國謀士眾多,每一位都有他們的特色,但到底誰是三國第一...

三國十大謀士,誰排第一名?

一場戰爭的好壞除了指揮者的指揮外,謀士的出謀劃策在戰爭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諸候的成功與不成功關鍵就在領導者對謀士的運用。三國中謀士眾多,從而使長達百年的戰爭顯得更加波瀾壯闊,從而使我們在血雨腥風...

三國時期的人物名字

為什麼三國時期人物的名字大多都是兩個字:劉備、曹操、孫權、關羽、趙雲、張飛、諸葛亮、袁紹、周瑜、司馬懿、龐統、馬謖、魯肅、呂布、董卓等等,幾乎無一例外?

看《三國演義》產生的十大錯覺

三國的故事流傳甚久,到了明代,經過民間的不斷推演,人物形象不斷豐富,最終形成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但是因為小說演義和影視劇的影響,三國人物故事反而與史實漸行漸遠,以致大家對三國歷史出現了以下錯覺...

他若不死,諸葛亮排不了第一

NO.10 徐庶 徐庶,字元直,河南禹州人,本名徐福,為了朋友殺人而逃難,改名徐庶,與司馬徽、諸葛亮等人為友。諸葛亮之前的劉備主要謀士,曾大破曹仁八門金鎖陣。徐庶最大的貢獻,是回馬向劉備推薦了諸...

三國中最聰明的人 諸葛亮未上榜

第一名、魯肅魯肅,字子敬,出生於一士族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他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東漢末年,他眼見朝廷昏庸,官吏腐敗,社會動盪,常召集鄉里青少年練兵習武。他還仗義疏財,...

三國人物盤點,你沒有看過的細說三國

這樣的三國人物盤點你看過嗎?最昏庸的主公 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門徒眾多,是東漢末年最具影響力的家族,可惜出了一個庸才——袁紹。導致了袁家的滅亡。官渡之戰——袁紹以70萬大軍逼近曹操7萬部隊,且袁...

曹操關羽諸葛亮,到底哪個才是三國的真正主角

一部《三國演義》,就是英雄的大戲,男人的舞台。三國中塑造了諸多良謀猛將,忠臣明君,何止百人。其中又以「謀臣之絕諸葛亮」「奸雄之絕曹操」「名將之絕關羽」而聞名。那麼,在群英譜的《三國演義》中,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