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唱千古的空城計,其實是司馬懿的陰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說起波瀾壯闊的三國年間,有一場驚心動魄令後人拍案叫絕的經典之戰,那就是被反覆搬上銀幕的——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
俗稱:空城計。
然而,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雖然羅貫中先生筆下諸葛亮羽扇綸巾,瀟洒不凡,但顯然並不是帝都掃黃風暴中那些妖艷賤貨,並沒有彈琴哼曲歌唱反腐倡廉就能嚇得貪官污吏們心驚膽戰的小三反貪氣場。
而且,據史料記載,空城計根本並不存在。
街亭之戰爆發的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春)時,司馬懿率兵攻打的是新城,斬殺孟達,距離空城計戰場上千里之遠,當時對戰諸葛亮的是大將張郃,諸葛亮得知街亭戰敗的情報後,並未相持,迅速領兵,撤回了漢中。
太和二年春,正月,司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之,斬孟達。
申儀久在魏興,擅承制刻印,多所假授,懿召而執之,歸於洛陽。
——《資治通鑑》
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
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
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
——《三國志》
拋開歷史來看,其實,司馬懿中了空城計這件事本身,與軍事並無關聯,這只不過是一次蓄謀已久的政治陰謀罷了。
曹操打下了偌大的基業,固然有著喜愛人妻和喜歡吹牛等缺點,但是一代梟雄,如何會不提防權臣亂政?
從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如果司馬懿就此徹底摧毀了諸葛亮率領的蜀漢力量,那麼,天下大定之時,也就是自己沒命一刻。
沒有了足夠份量的敵人,如何保證自己的地位和價值?
此時奪取曹魏皇權的時機尚不成熟,當然,也就扯起一面虎皮大旗,渲染一下諸葛亮如何不好對付,不得已只得退兵,獲得能夠積蓄篡權力量的空間和時間。
所以,看似占了上風的諸葛亮,其實也不知不覺間,成了司馬家族政治鬥爭中的,一枚籌碼。
小編註:聲明授權不得轉載為頭條原創保護自帶描述,然而並沒有什麼......對於小編來說,轉載隨意的啦!祝大家元旦快樂,身體健康。
拼搏在外累了倦了,也抽出點兒時間,給爸媽打個電話,或者回家看看。
失街亭事件表明:諸葛亮謀略水平如何?
諸葛亮被大家認為是一個傳奇般的人物。在三國中,他憑藉自己的智謀,為劉備贏得一次次戰爭,是最有謀略的軍師。可是這只是小說中的形象,在歷史中,諸葛亮的謀略水平究竟如何呢?
諸葛亮「空城計」智退司馬懿?別被騙,《三國演義》這個故事假的
在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的《馬謖拒諫失街亭》這一回中,描寫了諸葛亮在首次北伐時,魏國以司馬懿為帥領軍對陣。司馬懿主動出擊,率領二十萬大軍,首先把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圍困在一座孤山上,切斷了水源,使...
空城計真的出自於諸葛亮嗎?其實是荀令君之手
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三國演義》,魏蜀之戰。因用馬謖大意失街亭,直接導致司馬懿大軍逼近西城,不巧諸葛亮已將兵馬調遣在外,一時難以回來,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危機之中,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