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曾給劉備留下24個字,劉備不聽,導致關羽慘死,蜀國衰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演義中龐統與諸葛亮齊名,事實上這絕非言過其實。
也許龐統排在第五有點低,也許他比諸葛亮更能輔助劉備完成霸業,然而龐統留給我們的印象太過短暫了,從投奔劉備到卒於雒縣,只有短短數年,他的才能還沒有得到完全的體現。
龐統開始為功曹,以他的才能這是小菜一疊。
龐統名聲遠揚,周瑜死後,送喪入吳,縱論吳國權貴,顯示出他的確是志大才高。
投靠劉備後為縣令,後經魯肅諸葛亮推薦得到重用,親待僅次於諸葛亮。
後隨劉備進軍益州。
以劉備的知人之明可以預見至少他的軍事才能要在諸葛亮之上。
龐統作為劉備二大謀士之一,在三十六歲中箭而死,劉備十分痛惜,言則流涕。
公元211年12月,益州這兩個不甘心的官員張松與法正出謀不軌,打著讓益州牧劉璋邀請劉備入川的晃著,名義上為了北拒漢中張魯,實際上兩人一起策劃的擁立劉備為益州之主的密謀。
就是這樣的謊言,劉璋被欺騙的暈頭轉向,居然派遣法正去荊州迎接劉備入川來抵抗張魯。
法正來到荊州後,終於向劉備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私下向劉備獻秘計,讓劉備不要錯過這次機會,趁機奪取益州。
因此,劉備猶豫再三,還是為了自己所謂的好名聲,不能決斷。
一旁的龐統就為此事向劉備進言,「荊州荒殘,人物殆盡。
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
今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今可權藉以定大事。
」。
然而劉備仍然十分猶豫,擔心因謀取益州而失信於天下,壞了自己的名聲。
龐統乃進一步建言,「權變之時,非固一道所能定也。
兼弱攻昧,五伯之事。
逆取順守,保之以義。
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他人利耳。
」指出如果不趁現在攻取益州,到時就會被別人占了先機。
公元214年,龐統在艱苦的雒城之戰中,中流矢而亡,時年三十六歲。
最後劉備不聽龐統的「荊州荒殘,人物殆盡。
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這句話,讓關羽他鎮守荊州,承擔著蜀漢政權差不多半壁江山的重任。
俗話說得好,驕兵必敗,關羽如此驕狂,以至於因張狂而不把孫權放在眼裡,最後走麥城,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其中劉備確實是要負責任的。
龐統是劉備稱帝的墊腳石,劉備是諸葛亮完成統一的後腿,都是天意
在那個戰火紛飛人心不定的世界,良禽折木而棲,無能者苟且偷生,選取一個有潛力的領頭,就能發揚光大,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為何劉備得臥龍鳳雛最終還是未能完成夢想。
劉備原本想給龐統拿頭功,沒想卻把軍師給坑在了川地。
劉備要聘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直到去了三次,諸葛亮才見他,這就是被後人津津樂道的「三顧茅廬」。劉備見到諸葛亮,兩人有一番談話,諸葛亮說:曹操已經強大,暫時不可以和他爭鋒,孫吳政權已歷三世,只能...
解密劉備:是仁義漢室後王,還是嘴臉醜惡的小人?!
一說三國,很多人自然而然的想到曹操、劉備、孫權以及關張趙等五虎上將。三國是一個有趣的時代,是一個英雄出亂世的時代,斑駁精彩,萬分豪光。而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便是擁有關張趙三大明星的蜀國。
劉備:若他不英年早逝,也許我就不會只分到三分之一的「蛋糕」
關於三國,想必大家都對水鏡先生的那句 「臥龍鳳雛得一者,可安天下」的話非常熟悉,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來,臥龍龐統與鳳雛諸葛亮是齊名的,只是龐統死的太早,最後名聲才不如諸葛亮。
劉備取益州,為什麼不帶關羽、張飛等大將,卻帶黃忠、魏延?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拿下荊州五郡之後,就開始籌劃西取益州的打算了,很快就迎來了機會,張魯進攻劉璋,劉璋聽從張松建議,派法正邀請劉備入川襄助自己對付張魯,在這種情況下,劉備正式入川。但是劉備入川...
劉備入川,為什麼沒有帶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原因很簡單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拿下荊州五郡之後,就開始籌劃西取益州的打算了,很快就迎來了機會,張魯進攻劉璋,劉璋聽從張松建議,派法正邀請劉備入川襄助自己對付張魯,在這種情況下,劉備正式入川。但是劉備入川...
蜀漢滅亡究竟要怪誰:若劉備遵守這八個字,也許三國歷史將被改變
從公元220年,曹丕建立曹魏政權、次年劉備建立蜀漢政權、229年孫權稱帝,建立吳國開始,三國正式成立,歷史進入了三國時期。我們都知道在這三個國家中,蜀國是最先滅亡的,而對於蜀國的滅亡,與兩場戰役...
蜀漢滅亡究竟要怪誰:若劉備遵守這八個字,也許三國歷史將被改變
從公元220年,曹丕建立曹魏政權、次年劉備建立蜀漢政權、229年孫權稱帝,建立吳國開始,三國正式成立,歷史進入了三國時期。我們都知道在這三個國家中,蜀國是最先滅亡的,而對於蜀國的滅亡,與兩場戰役...
朱坤明:鳳雛龐統不死,諸葛亮坐鎮荊州,劉備就不會失去荊州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是我最喜歡的名言,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對於龐統這個人物印象深刻!司馬徽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一「龍」一「鳳」,「龍」是諸葛亮,「鳳」是龐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