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靈帝家的四庭柱,為什麼總覺得裝的有點歪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猶記得三國演義評話里袁紹手下有個「河北四庭柱」(河間四將:顏良文丑張郃高覽)、一正梁(韓猛、或韓瓊、或韓榮)。
其中兩個柱子(顏良文丑)被殺後河北也就丟了。
在漢靈帝時期也有四根庭柱,他們四人撐著整個天下。
黃巾之亂時期,漢廷委任了四位牛人。
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北中郎將盧植、東中郎將董卓。
不過也許是因為沒有正梁的緣故吧,總覺得這四個柱子裝得都有點歪呢?
隱於朝堂的戰爭機器——皇甫嵩
皇甫嵩出生於安定皇甫世家,祖上三世為將,其叔父更是「涼州三明」中最長於心術的皇甫規。
不過,皇甫嵩畢竟是皇甫嵩,不是他那個隱於江湖卻能遙控朝政的叔父皇甫規。
可以這麼說,如果說漢靈帝前期,段熲為天下第一能戰,那在段熲死後,皇甫嵩就是東漢朝廷最恐怖的戰爭機器。
他打的戰鬥幾乎未嘗敗績。
但就皇甫嵩、朱儁、盧植、董卓這四人之中,他是最善戰的。
舉例,朱儁被黃巾軍打了一悶棍,皇甫嵩搞定了自己這邊的敵人又去給朱儁解得圍,後來,盧植董卓搞不定的黃巾主力,皇甫嵩接任後,打得張梁陣亡,張角的棺槨都被他刨出來梟首,最後張寶也沒逃過這位帝國戰將的魔爪。
堪稱叛軍剋星。
能力強大如他,然而他註定不能再有大的作為。
因為他沒有野心,有無數次控制朝廷的機會他都選擇放棄了,甚至很多人主動去勸說他也沒用。
他就像是對權力、財富,沒有追求。
不論朝廷是何進、宦官、董卓、王允,只要皇命下達,他就去執行,大殺四方後,接受朝廷那可憐的一點封賞。
如是反覆,機器人一般。
皇甫嵩給人的感覺其實很像是一位隱居於朝堂的大隱者。
不論天下多麼風雨飄搖,他都永遠穩坐自己的一葉扁舟,不越出,也不強求。
沒有人知道他到底想要什麼,是四人中最難以捉摸的存在。
天賦點錯的老學究——盧植
盧植其實完全繼承了「涼州三明」中張奐的衣缽。
就連軍職「北中郎將」都是承襲自張奐的。
說實在的,盧植的天賦點一定點錯了。
明明是一個八尺兩寸的小巨人,通過一番歷練和軍略培養,一定可以成為帝國頂尖戰將。
然而卻跟了馬融修習學問,而且幾乎是一門心思投入學問。
不過他的身高畢竟瞞不了人,帝國用人單位還是覺得他會比較適合干粗活。
揚州一有個叛亂就會把想要研究學問的盧植調過去救火。
或許因為被這些政務所累,盧植雖然曾經拿到過「博士」稱號,撰寫過官方教材,也修過國史。
可是在學術上的成就與名聲卻不如其師弟鄭玄的大。
不過他的書生身份還是得到了國家認可,在黃巾之亂後,沒有給他封將,而是官至尚書。
盧植非常牛。
有多牛?想當年。
何進被殺,袁氏兄弟指揮軍隊殺入漢宮,宦官挾持皇帝跑路。
這位一把年紀的盧植只帶著一個隨從官就去追殺這逃跑的群宦官,最後生生逼得宦官們跳了黃河。
這哪像是個老學究所為,簡直就是個戰場殺神。
騎於牆頭的權力忠犬——朱儁
朱儁是四人中出身最貧寒的一個。
但並不代表他是最無能的一個。
恰恰相反,他在任何方面都不是最差的一個。
能力中庸,性格炸裂。
朱儁是個南方人,長江以南的會稽。
很多人認為南方人溫柔的多,不好意思,不知道湖南韶山沖里的某位偉人嗎?他們不缺血性,而且當時南方所受教化也比較少,因此民風雖不比涼州幽州并州,但也算是「素質過硬」。
估計「涼州三明」中的段熲戰神,想都不會想到,自己的「鐵血」大旗竟然被一個南方佬扛起來了。
在平定黃巾之亂中,朱儁的表現其實一點都不好。
但是在這次戰爭中他的人格表現得十分突出,尤其是在宛城攻略戰中。
這次戰役暴露了他是一個十分希望獲得朝廷肯定和獲取權力的人,為了避免對遭到撤換,他可以接受愚蠢的攻城方案。
這一仗他雖然算是用盡腦汁,計策百出,但是拒降、強攻、瘋狂,無不有他的私心存在。
宛城最後以幾乎全城陣亡的結局被朱儁攻克,朱儁也因為貫徹朝廷旨意並且取得「突出戰果」而被列為僅次於皇甫嵩的第二大功臣。
在反董卓聯盟失敗後,朱儁從董卓手下逃到關東希望組織第二次反董卓同盟。
不得不說,這是一次很值得探討的「投機主義嘗試」。
最終只有陶謙給他了幾千兵力支持。
朱儁艱苦「創業」碌碌無為地熬到了董卓遇刺,他果斷選擇接受了李傕郭汜的橄欖枝,入朝當了太尉。
最後,朱儁的性格最大特點是暴脾氣。
他這暴脾氣很怪,不對上發,只對下發。
董卓那麼暴虐,他完全能忍受,然而當董卓死後換到李傕郭汜當權,將百官劫持後,作為被劫持者的太尉朱儁竟然被活活氣死了。
情商低下的帝國凶獸——董卓
董卓是臨洮董氏,董仲舒的後人,有人考據好像也有論文。
可能這個人身上污水太多,董仲舒家族怕被染黑就索性絕口不提了。
年輕的董卓是十分仗義的,充滿著正與能量,憑藉優秀表現保送帝國軍校(羽林)。
但是能力強的人要想成功,還需要情商相輔,董卓恰恰缺少情商。
在官場上遭受了幾度沉浮。
首先他與上司張奐不和,不出意外應該是他頂撞上司,並站隊段熲的對羌戰略。
後來他頂撞過宦官,黃巾之亂中被擼了官。
之後在討伐涼州叛亂時,他還頂撞了當朝太尉張溫。
今人有句話說得好,能力強情商低的人適合創業,「死」上幾次情商也就提高了。
董卓似乎就打算趁著天下將亂,走上一條創業道路。
不過一般沒人能真的死上幾次,尤其是他的這條創業道——殺人奪權。
1、在皇甫嵩眼中
朱儁:我有恩於他。
平定黃巾,皇甫嵩讓功。
盧植:我有恩於他。
平定冀州,皇甫嵩讓功。
董卓:我有恩於他。
侄子建議殺董卓,皇甫嵩沒答應。
2、在盧植眼中
皇甫嵩:裝聾作啞!皇甫嵩明明很有實力,但是他卻選擇做中立派,這不符合儒家入世觀。
朱儁:不足與謀!在盧植眼中朱儁可能就是個兵痞,他倆之間幾乎沒有交集。
董卓:大逆不道!盧植曾與董卓有過一場另立新君的大討論,以董卓拔劍威脅為結束。
3、在朱儁眼中
皇甫嵩:公子哥還有點本事。
事實上,皇甫嵩是他不能翻越的高峰,永遠高他一層。
盧植:臭老九牛什麼牛?一個渴望權力與晉升的寒族子弟,對知識分子的高冷回以心聲。
董卓:我必取而代之!擺脫董卓想要重組反董聯軍,勝利之後呢?
4、在董卓眼中
皇甫嵩:竟然比我能打?董卓對皇甫嵩是嫉妒與欣賞,當權後甚至還讓百官配合演戲讓皇甫嵩當眾屈服。
盧植:竟然說不過他?盧植是董卓入京後最頭疼的政敵。
朱儁:竟然沒活過他?董卓就沒把朱儁放在眼裡過,朱儁叛逃創業後,董卓只是打發手下的中郎將去討伐朱儁,可他沒能看到朱儁的滅亡。
假如他沒有遇刺,李傕郭汜應該就把朱儁滅了。
不過歷史也是很有意思,當這四位牛人都陸續死掉。
一個新的時代也就來臨了——真正的亂世。
東漢正式進入最後的滅亡倒計時。
。
。
東漢末年第一名將,殺黃巾無數,卻在三國群雄逐鹿中碌碌無為
東漢末年,黃金亂起,全國都在打仗,曹操、劉備、孫堅都參加了平滅黃巾的戰鬥,但是他們官職低、兵少,也就是跟小股黃巾作戰。真正對陣黃巾主力的,還是東漢政府中央軍,主帥有皇甫嵩、朱雋、盧植(後董卓接任...
皇甫嵩:幹掉黃巾軍 卻在董卓面前服軟的名將(武廟72將系列)
李大嘴 大嘴讀史——史料摘譯——原文:嵩與角弟梁戰於廣宗。梁眾精勇,嵩不能克。明日,乃閉營休士,以觀其變。知賊意稍懈,乃潛夜勒兵,雞鳴馳赴其陳,戰至晡時,大破之,斬梁,獲首三萬級,赴河死者五萬許...
草根出身的他,憑著一頓飯,徹底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朝廷無力,各路群豪並起,但是卻是各存私心,所以導致了東漢末年的亂戰局面。這場災難的製造者,即是漢獻帝時的丞相、太師、滅絕人性的董卓。也正是董卓,才開啟了三國的時代。
漢末第一名將,卻是完全不懂政治的糊塗蛋,還不如呂布
改變三國歷史的非主流人物⑥東漢末年,有三名重臣在平定各地、穩定大局方面居功至偉,即皇甫嵩、朱儁、盧植,後人習慣將他們合稱為「漢末三將」。其中最出名、功勞最大的是皇甫嵩,《後漢書》稱讚他,「天下大...
平定黃巾起義的最大功臣,放棄了成為亂世霸主的機會
文|小河對岸漢末三國之亂,以黃巾起義為起始標誌。而平定黃巾起義的最大功臣,乃是出身於將門世家的皇甫嵩。皇甫嵩字義真,為安定郡朝那(今寧夏固原)人,其父皇甫節為雁門太守,其叔父皇甫規為度遼將軍。史...
皇甫嵩抄斬董卓全家是巧合還是必然?
《三國志》里被忽視的八卦(21)作者:雜了咕咚東漢末期,涼州地區出現了大量軍事人才,除了董卓帶領的西涼軍,韓遂馬騰也有一支包括西北各民族在內的地方軍隊,常年遊蕩在國家的西北邊疆。不過,他們都是小...
涼州三明,平定黃巾起義手段恐怖,甚至不惜屠殺十萬造京官!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想必都知道「涼州三明」吧,這三人雖然如今名氣不如三國時期的關羽、張飛等人那般大,但是在歷史上,他們三個都是地位極其崇高之輩。涼州三明之皇甫嵩
坐看漢末天下倒懸的皇甫嵩,憑什麼會位列武廟七十二良將之一
小A短評三國風雲人物之「漢末第一名將」皇甫嵩文:小A史蒂芬天下大亂兮市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賴得皇甫兮復安居。這是一首流傳於漢末的民歌,相傳為冀州百姓所作,所歌頌的是時任左中郎將的皇甫嵩平定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