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三國興衰的老將(二)雪中奮短兵的丁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要在三國的各個勢力中推選出一位能打的老將,孫吳方面在前期可能是程普或者黃蓋,到了後期,孫吳的首選肯定是丁奉。

三國志13威力加強版中,丁奉的出場算是稍晚的了,在「三顧茅廬」劇本中,我們才能選擇這位18歲的小將。

(統率值和武力值都還說得過去)

的確,丁奉年少時便以驍勇著稱。

雖然是名小將,但是他經常跟在程普、太史慈、甘寧以及韓當等「江東十二虎臣」身邊。

行軍打仗期間,丁奉耳濡目染,一邊學習如何奮勇殺敵,一邊堅定了自己為孫吳無私奉獻的決心,建立了不少功勳。

孫吳初期,「江東十二虎臣」都還尚在自己的巔峰時期,他們的功勳相當耀眼奪目。

丁奉這位還不怎麼出名的小將,光芒自然而然地被掩蓋住了。

可是等到中後期,丁奉儼然成為了江表的名將,成了孫吳的中流砥柱。

太元二年(252年),吳大帝孫權逝世。

也就在同年,曹魏方面派遣諸葛誕、胡遵等人進攻東興,吳國的太傅諸葛恪率軍前去抵禦。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諸葛誕是諸葛瑾的同族兄弟,諸葛恪是諸葛瑾的兒子,按照輩分,諸葛恪還要叫諸葛誕一聲叔叔。

等到諸葛恪率軍上岸後,丁奉與唐咨、呂據、留贊等人一起沿著山向西面進發。

此時,丁奉認為要搶占先機,占據有利地形來迎抗魏軍。

於是獨自帶領手下三千人前進。

當時正值冬季,北風凜冽。

丁奉卻令士兵脫去鎧甲頭盔,都拿著短兵器。

殺了魏軍先頭部隊一個措手不及。

等到呂據等人率領大部隊趕來之後,又一起大破魏軍。

(三國殺中丁奉的原畫,取材便是來自「雪中奮短兵」)

(小浣熊乾脆面中的「雙尾蠍解寶」,怎麼感覺跟丁奉有點像呢?)

太平三年(258年),孫權的第六個兒子孫休即位。

在此之前,孫吳的權臣孫綝發動政變,將前任皇帝孫亮罷黜,並且毒殺了他。

孫休即位後,孫綝覺得自己有廢立之功,漸漸地變得膨脹起來,進而想要把控朝政。

為了鞏固孫吳的正統,丁奉於是和張布合謀,商討誅殺孫綝的相關事宜。

丁奉建議吳主孫休邀請孫綝參加臘月祭祀,然後用親兵誅殺他。

孫休採納了他的計劃,派人邀請孫綝參加祭祀。

等到孫綝來參加這場「鴻門宴」後,丁奉與張布以目示意埋伏在左右的親兵,將篡權專政的孫綝誅殺。

丁奉也因此功升為大將軍,加封左右都護。

建衡三年(271年),丁奉逝世。

九年之後,孫吳亡於西晉,中國漢末三國以來割據局面的徹底結束了。

(最後一個劇本「姜維北伐」)

丁奉雪中奮短兵的那天,或許他會回憶起曾經百騎劫曹營的甘寧吧。

「甘將軍,我這一仗,可有你當年的威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