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加上這下半句,才對仗工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三國演義》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偽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用在哪個時代和大環境下都不為過。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很多事情最終都可以用四個字來解釋,即「性格使然」。

同樣,三國時期很多人的結局也都和其性格相關,比如,孫策一意孤行和匹夫之勇註定了最後的下場。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非常勇猛,視死如歸,血氣方剛,一心想帶著將領士兵們闖出一片天下。

雖然人在屋檐下,他也籌劃夢想著有天能東山再起。



最終,孫策的下場是被殺,而關於真相兇手是何方神聖卻不得而知。

有人認為是因為他曾經殺了許貢,所以這次是許貢的門客上門來以牙還牙了;也有人認為是曹操暗地裡偷偷使的手段,當然,還有觀點認為是同門親兄弟之間的恩怨。

其實,曹操要殺孫策其實用不著派人暗殺,而孫策和孫權的兄弟之情也沒那麼塑料,所以,最有信服力的解釋就是第一種情況了。

因果相生,這不過是昔日種下的因在如今結了果而已。



畢竟本是同根生,最終還是一家人靠得住,孫策走之前還不忘江東偉業,他一再叮囑孫權,日後如果有什麼舉棋不定的事情一定要多聽兩個人的意見。

自己內部的問題諮詢張昭,外部的問題要請教周瑜。

這相當於給孫權留下了左右手,為他日後鞏固地盤提供了有力的靠山。

當面對浩浩蕩蕩的曹兵來勢洶洶時,到底是進是退,他一直猶豫不決,而這個時候,周瑜果斷說「干」,事實證明,這一場仗打得很漂亮。



左膀右臂,在兩個人的幫助下,孫權確實把基業鞏固得穩穩噹噹的。

而作品中,相比較來說,作者花了更多的筆墨在刻畫周瑜這個人物,張昭出場的機會和C位的時候則少了很多。

周瑜的英年早逝對於孫權來說是很大的打擊和損失,一下子就如同失去了一座靠山一樣。

深思熟慮之下,他覺得魯肅是大都督這一要職的不二繼承人了。



東吳一直也都是人才濟濟,孫權之所以看上了魯肅,一方面是因為這個人靠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的本事了得。

有句話「伏路把關饒子敬,臨江水戰有周郎」就是形容陸地作戰當屬魯肅強項,而水上打仗則是周瑜的強項,怎麼說這兩個人也是各有半邊江上,都是人才。

而現在的周郎走後,水軍又該由誰來統領呢?



魯肅發揮自己陸地作戰的強項,而水上用兵則由甘寧來替補之前周瑜的角色。

他的水上用兵功夫十分了得,面對關羽出其不意的五千大兵夜裡攻擊,甘寧僅動用了敵方五分之一的兵力就讓對方嚇得乖乖撤退了。

所以說,他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孫權對甘寧也十分滿意,甚至曾對其高度讚揚,認為雖然曹操有張遼,但是他有甘寧,這就讓他可以寬心了。



對於孫策的時代,張昭周瑜是鞏固東吳大業的基石,萬萬不可缺少,而當周郎不幸離開之後,新的時代也隨之被開闢,對於孫權來說,此時他的左膀右臂變成了陸軍戰神魯肅,水軍戰神甘寧。

若孫策臨終的那句話「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是上聯,此時的孫權大可以輕輕鬆鬆對出下聯,即「伏路把關饒子敬,臨江水戰有甘寧」,不僅對仗工整而且前後呼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群雄(三)——孫權

200年,孫策遭刺殺身亡,傳位給了他的弟弟孫權,孫權繼位吳侯、領會稽太守。孫策突然的死和自己突然就變成一方諸侯,孫權自己也挺懵逼的,本來就只是想好好過著二少爺的生活,享受人生,孫策也知道孫權資...

碧眼紫髯觀孫權(上)

孫權,字仲謀,繼承父兄之業,成為吳主。他生得「方頤大口,碧眼紫髯」,從外貌上看,極像胡人。有專家認為漢時國門已開,漢胡交融,孫氏一門乃江東豪族,家蓄鬍姬,並不意外,因此推斷:孫權極可能帶有外族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