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怎麼就從一個通明智達的君王變成了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扶不起的阿斗」這句俗語恐怕連鄉村老婦人都能運用起來,阿鬥成為了懦弱無能的代名詞。
阿斗就是劉禪的小名,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老先生為了突出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偉大形象,把劉禪拿來當了諸葛亮的陪襯。
劉禪才智真是如此不堪嗎?
從遺傳基因來看,劉備雄才偉略,母親甘夫人聰明賢惠,應該先天智力問題不大。
而劉禪從小流離失所,據《三國志》記載,劉禪小時,劉備因曹操突襲,倉皇出逃。
阿斗四處逃串,後跟人來到漢中,後劉備派人出使漢中,劉禪主動找到使者表明自己身份,這才回到劉備身邊,從這看出劉禪品質是多麼堅毅和聰慧。
劉禪繼位後把軍國大政交給諸葛亮:「政由葛氏,祭則寡人」。
堂堂一國之君願意放下權利只負責宗廟祭祀。
十七歲少年就懂得大局為重,也有識人之明,自己則委曲求全,當諸葛亮如父親一般去尊敬。
諸葛亮為了報答先主知遇之恩,不顧國貧民弱發動北伐。
劉禪明知勞民傷財卻始終站在諸葛亮這邊,全力擁護他的決策。
那是因為劉禪深知君臣不合,必有內變。
到時內憂外患,必遭滅國之禍。
劉禪長遠著眼,能主次分明處理孰重孰輕的問題。
諸葛亮死後,劉禪利用蔣琬費禕權利相互交叉和相互制約,防止大權皆落於一人之手,穩定局勢進一步收回大權,直至統治蜀漢政權十九年。
在十九年里,政權穩定、統治穩固、百姓安定。
蜀漢與魏國的國力軍事的巨大差異就註定了蜀漢的覆亡,在最後成都一戰中,劉禪是為了自己權力最後一搏還是為了避免生靈塗炭而放棄抵抗。
結果我們自然知道他選擇了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劉禪應付司馬昭的手段在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看法,或許是他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或許他是有著自己的大智慧。
無論如何爭議,劉禪起碼活到了六十六歲,得以善終。
劉備對諸葛亮說的「君可自取」是什麼意思?劉禪真是個弱智皇帝嗎
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這是成都武侯祠里無數歌頌諸葛亮的楹聯之一。 「兩表」就是諸葛亮給劉禪上的《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一對」則指的是《隆中對》。後世對諸葛亮的表彰和崇拜是由來已久的,劉備...
政由葛氏,祭則寡人:弱主劉禪與權臣諸葛亮的君臣關係之謎
文 | 江隱龍很多時候,忠臣與權臣之間並不矛盾,而諸葛亮大約正是此中代表。當同為託孤大臣的李嚴功其進九錫時,諸葛亮直言「若滅魏斬叡,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可想而知在諸葛亮...
很多人說「阿斗扶不起」,為何諸葛亮死後他還能稱帝30載
讀過《三國》的人大抵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劉禪似乎是一個不怎麼受人喜愛的角色,史書里對他的評價大多都是說他昏庸無能,並且以「扶不起」來形容他,寓意他爛泥扶不上牆。甚至還有人說他是 亡國之昏君,喪邦之...
劉禪真的扶不起?其實他和司馬懿是同樣的人
公元222年,劉備於夷陵之戰中戰敗,退守魚復(今重慶市奉節縣)。次年,在白帝城病危,臨死之際將兒子劉禪託付於諸葛亮。劉禪登基後,繼續任命諸葛亮為丞相,還說:「政由葛氏,祭則寡人。」將蜀國軍政大權...
諸葛亮死後,劉禪立即頒一政令,保蜀漢三十年,都小瞧了這個阿斗
三國歷史一直都是人們討論的熱點,擁有諸葛亮坐鎮的蜀漢政權,更是大家最看好的三國勢力,然而諸葛亮死後,後主劉禪上台,大家都責怪這個後主不僅沒有能力,還貪生怕死,樂不思蜀的故事更讓蜀漢眾英雄蒙羞,...
劉禪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原因很簡單!
劉備的兒子,劉禪,是蜀國的第二代君王。有人說他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因為他在位期間,縱然手下有一大批能臣武將,但他依然沒能帶領蜀國一統漢室江山,反而在最後還被滅國退位。從這裡來說,劉禪真的是...
狐言論史十二:政由葛氏、祭則寡人,劉禪是個孝順相父的好孩子。
《三國志》裴注中引孫盛點評白帝城託孤之事,是:【古之顧命,必貽話言;詭偽之辭,非託孤之謂。幸值劉禪闇弱,無猜險之性,諸葛威略,足以檢衛異端,故使異同之心無由自起耳。不然,殆生疑隙不逞之釁。】評劉...
揭秘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為何沒能坐上高位?
其一,劉禪的不允許。諸葛亮獨攬大權,劉禪很不爽。你看出師表中,諸葛亮耳提面命,把劉禪說得很不堪。劉禪作為一國之君,當然不願意臣子如此的放肆。劉禪公開的說:政由葛氏,祭則寡人,意思是國家大事都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