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臨終託孤,劉備堅決不從,玩的都是心理

文章推薦指數: 81 %
投票人數:11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昨天曾經在文章中提過,劉備在中原闖蕩十多年,一無所成,最終逃到了荊州避難,一呆就是七年。

這七年是劉備人生中的一個重大轉折。

不僅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也終於明白了自己這麼多年失敗的原因,同時也找到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不過,好事似乎還不止這些。

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年中,劉表病重,將劉備從樊城招至襄陽。

所為何事?託孤。

這個故事在陳壽的《三國志》中沒有,但在《英雄記》、《魏書》、《漢魏春秋》中均有提及,後來北宋司馬光在編撰《資治通鑑》時也採用此說,想來這個故事應該真的。

當時劉表對劉備說了這麼一番話:「我兒不才,而諸將並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

」但是就被劉備拒絕。

不過後來有劉備的手下還真的提醒劉備,乾脆就順了劉備的話執掌荊州。

劉備的回答是這樣:「此人待我厚,今從其言,人必以我為薄,所不忍也。

劉備這話究竟是真是假呢?

劉表對劉備,並沒有劉備話中的那麼寬厚。

之前我在其他文章中也談過,劉備來到荊州後,劉表又喜又憂,先是利用後是提防。

目的也只有一個,限制劉備的發展,不讓劉備在荊州搞事。

從這個意義上說,劉備說的是假話。

奪取荊州,是諸葛亮隆中對里實現全國統一的首要戰略目標。

劉備這幾年在荊州沒少費力氣,又是招兵買馬,又是在荊州搞內部分裂,目的只有一個,壯大自己,以便奪取荊州。

否則的話,他早就像當年在曹操和袁紹時一樣,找個機會就跑了,又何必苦等上七年。

既然有劉表的表態在先,劉備為什麼不趁勢奪了荊州呢?

大致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劉備回答手下這句話的後半句「今從其言,人必以我為薄」。

熟悉三國歷史的人都知道,若論扮正義、顧形象,大概沒人能比得過劉備。

陶謙遺命讓徐州,劉備心裡樂開了花,可嘴上卻偏偏找出一堆理由來推辭;明明是搶奪益州,也非要弄個名正言順出來,為此還不惜在龐統面前裝模作樣,惹得龐統仍不住直接開噴。

可見,劉備這人及其顧忌自己的形象,這個時候取了荊州,無疑是乘人之危。

第二個原因最關鍵,也是劉備不取荊州的最主要原因:劉表說的也不是真話,這一點被劉備給識破了。

荊州內部不穩,有劉表自己造成的混亂,也有劉備從中攪局的因素。

不過,最終的結果卻是不僅劉表已經決定自己的繼承人是劉琮而非劉琦,連荊州主要政治勢力都支持劉琮。

諸葛亮就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才建議劉琦離開襄陽去夏口,為的是萬一劉琮繼任,劉琦遠在夏口,一來有時間應付劉琮對劉琦的加害,二來也為劉備集團建立一直支持自己的武裝力量,同時也有一個退路。

在這種局面下,劉備即便算趁勢掌握荊州,其實也是根本做不到的。

劉表託孤,其實並沒有真正將荊州交給劉備的意圖,這一點劉表的手下明白,劉備自己也明白。

因此,劉表死後劉琮繼任,曹操大舉進攻,劉琮忙著舉手投降,而近在樊城的劉備卻一無所知。

那麼,既然劉表根本沒有將荊州交給劉備的打算,為什麼又要託孤呢?理由很簡單,曹操在北方磨刀霍霍,準備大舉進攻荊州,這一點劉表是預料到了的。

與兒子劉琮主降的立場不同,劉表是不願意將自己辛辛苦苦控制的荊州拱手讓人的。

在這一點上,劉備與劉表的立場完全一致,也是不會向曹操投降的。

因此,劉表費盡心機玩了這麼一出,目的就是想讓劉備繼續對抗曹操,保證荊州的安全。

只可惜劉表死後荊州形勢變化太快,劉表的目的無法實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劉表次子劉琮為何向曹操投降

在小說《三國演義》里,荊州是劉表的地盤,劉表有個兒子叫劉琮,是劉表與後妻蔡夫人所生之子,甚得劉表寵愛。蔡氏一族欲立劉琮為主,在劉表病重之時斷絕其長子劉琦與劉表的往來,劉表死後擁立劉琮為主。曹操大...

劉表死後,劉備為何不帶領荊州繼續抗曹

荊州基業,成也豪強,敗也豪強。劉表和後妻蔡氏,生了一個兒子叫劉琮,因為母愛,蔡氏就經常說大兒子劉琦的壞話,枕頭風吹多了,劉表也信了。劉琦失寵之後,擔心自己被後媽陷害,於是依從諸葛亮的計策出任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