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死後,劉備為何不帶領荊州繼續抗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荊州基業,成也豪強,敗也豪強。
劉表和後妻蔡氏,生了一個兒子叫劉琮,因為母愛,蔡氏就經常說大兒子劉琦的壞話,枕頭風吹多了,劉表也信了。
劉琦失寵之後,擔心自己被後媽陷害,於是依從諸葛亮的計策出任江夏太守,避禍在外。
在劉表病重時,劉琦曾來探視父親,但在蔡瑁,張允的阻撓下,不得見。
劉表去世後,劉琮被荊州豪強們擁護,接任荊州牧。
《魏書》記載說劉表病重時和劉備說:「我兒不才,而諸將並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
」劉表有這種想法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他清楚自己和荊州豪族已經是同床異夢,自己死後,兩個兒子無論是誰繼承基業也鎮不住局面,遲早被曹操吞併。
讓劉備掌權,以劉備的政治才能,手下又有諸葛亮,關張等人的輔佐,接管荊州會保險得多。
面對劉表的託孤,劉備辭讓了:「諸子自賢,君其憂病。
」有人問劉備幹嘛不接受,劉備說:「此人待我厚,今從其言,人必以我為薄,所不忍也。
」
劉備不接受劉表的託孤,不單是道德觀念上存在障礙,還可能是在徐州一事上,劉備吸取了教訓。
因為現在的荊州就和當年的徐州一樣:渾水一潭。
荊州軍政大權基本都集中親曹派手裡,有這些人反對,雖得荊州,事必無成。
在劉表死後,曹操領兵南征,面對大軍壓境,對曹操早已有臣服之心的荊州豪強們,如傅巽等人,接二連三地勸劉琮歸降,劉琮本來還想反抗。
說道:「今與諸君據全楚之地,守先君之業,以觀天下,何為不可乎?」巽對曰:「逆順有大體,強弱有定勢。
以人臣而拒人主,逆也;以新造之楚而御國家,其勢弗當也;以劉備而敵曹公,又弗當也。
三者皆短,欲以抗王兵之鋒,必亡之道也。
將軍自料何與劉備?」琮曰:「吾不若也。
」巽曰:「誠以劉備不足御曹公乎,則雖保楚之地,不足以自存也;誠以劉備足御曹公乎,則備不為將軍下也。
原將軍勿疑。
」
劉琮聽傅巽這麼一分析,明白了輸贏與否,自己都沒好處,那還不如投降算了,於是在曹操進軍新野時,劉琮就瞞著劉備,派人去曹操那請降。
當時劉備不在新野,屯兵在新野南邊的樊城。
劉備此時還不知道曹操已經打過來了,但也覺得事情不太對勁兒,就派人問劉琮,於是劉琮就派個手下去跟劉備說了歸降之事。
劉備一聽曹操來了,劉琮降了,大驚失色,道:「卿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語,今禍至方告我,不亦太劇乎!」話沒說完就拔刀架在來人的脖子上「今斷卿頭,不足以解忿,亦恥大丈夫臨別復殺卿輩!」
劉備收拾一番後立即向南逃亡,路過襄陽時,諸葛亮建議劉備攻擊劉琮,奪下襄陽對抗曹操,但劉備沒同意,在城外譴責了劉琮一番就走了。
接下來就是曹操率大軍從容過江,兵不血刃,接管了荊州,連續封了十五人為侯,這也是荊州豪強們為什麼要投降的原因。
三國演義中一神童,被部下所誤,慘死於曹操之手
魏武帝曹操曾說過一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劉表之子如土雞瓦犬耳。曹操之所以極力貶低劉琮,抬高孫權,只是由於孫權割據江東,擋住了曹操大軍的屢次進攻,而劉表之子劉琮,統領荊州,未經一戰,就投降了曹操。...
劉表的兩個兒子,一人靠劉備,一人靠曹操,結局和演義完全不同
說到三國中的諸侯,劉表是怎麼都跑不掉的,畢竟占據了荊州很長時間。其實他年輕的時候還是很有魄力的,單騎入荊州成就大事。並且在他的治理下,荊州相對平穩,戰亂比較少,是各種人才成長的搖籃,如後來蜀漢的...
劉表之子劉琮投降曹操並沒有被殺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病重,劉琦從江夏回來探望父親。蔡氏弟弟蔡瑁和蔡瑁外甥張允怕他們父子相見會感動劉表,令劉表改讓劉琦接手荊州,於是將劉琦拒於門外,不讓他見劉表。劉表不久逝世,劉琮在蔡瑁...
到底是劉表遇到了「災星」劉備,還是劉備遇到了昏君劉表?
上一篇小編講到了劉表因為內部叛亂和個人猜忌而沒有主動在官渡之戰站隊,被評為不識時務。時間飛逝,官渡之戰已經結束,曹操通過數年時間徹底平定了北方的袁氏遺留問題。在安撫馬騰的同時,曹操大軍南下。在這...
足智多謀諸葛亮卻意外中了一個小人物的一計
《三國演義》中把諸葛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具有傳奇色彩且足智多謀的「奇人」。他未出茅廬「三分天下」,三氣周瑜,司馬懿甚至被他嚇破了膽,好像所有的人都不是他的對手,魯迅先生評價三國說「狀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