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里的草包將軍,現實中卻連連讓劉備吃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三國演義里,張郃是一個草包將軍。

他不僅是馬超趙雲的手下敗將,在漢中更是被張飛打得落花流水。

最後不聽司馬懿的勸告,被諸葛亮射死在劍閣,成為讓人感到可憐而又可笑的無名鼠輩。

事實上這都是羅貫中老先生的虛構和杜撰,歷史上的張郃是一位著名的將領,他智勇雙全,成為劉備和諸葛亮的天敵。

張郃是曹魏名將,以巧變為稱,與張遼、樂進等人並列,被稱為曹魏的「五子良將」。

東漢末年,張郃參加占壓黃巾軍的隊伍,擔任軍司馬。

當時他在冀州韓馥手下,袁紹取下冀州,張郃投奔了袁紹,並且帶兵和公孫瓚激戰,屢立戰功,被袁紹任命為寧國中郎將。

「官渡之戰」時,袁紹派老將淳于瓊帶兵護送軍糧,屯兵烏巢。

曹操聽從許攸的建議,率兵偷襲。

張郃建議袁紹,烏巢乃糧食重地,不能丟失。

請求帶兵攻打曹操去烏巢的部隊,而謀士郭圖卻排擠張郃,說不如圍魏救趙,直接攻擊曹操的大本營,就這樣袁紹命人帶少量部隊去救援烏巢,而大部分士兵攻打曹操大本營。

曹操是個打仗的高手,後方自然準備得很充分,袁紹兵敗,郭圖又污衊張郃,說他是個軟骨頭,可能早已投降了曹操。

袁紹大怒,派人去殺張郃,張郃無奈只好投降了曹操。

而後張郃在曹操手下,屢建奇功。

攻鄴城、敗袁尚、滅袁譚、征烏桓、圍雍奴、討柳城、征東萊、伐管城、平馬超、破韓遂、圍安定、降楊秋等,張郃所向披靡,後來跟隨夏侯淵等進駐漢中。

建安二十年,劉備派張飛擔任巴西郡太守,和張郃駐軍展開激戰,張飛利用有利地形,張郃慘敗,僅帶十幾人逃走。

第二年,劉備駐兵陽平,張郃屯兵廣石,劉備派出一萬多精兵,分為十部,日夜攻擊張郃,不能取勝。

劉備無奈,只得帶兵攻打夏侯淵。

淵雖為都督,劉備憚郃而易淵。

及殺淵,備曰:「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可見在劉備的心裡,張郃是個無法超越的大山。

夏侯淵死後,張郃被推舉為元帥,當時人說:張郃將軍乃是國家之名將,為劉備所忌憚;今日事態緊急,非張將軍不能安定軍心。

劉備渡河來攻擊張郃,見魏軍在漢水以北嚴陣以待,便放棄渡河,採取對峙狀態,不敢向前。

劉備多次敗於他手中,的確是一大勁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民間流傳的三國24名將,你覺得靠譜嗎

三國24位名將源於一首三國武將排名的打油詩,時間大約東晉以後,出處不詳,但在民間廣為流傳。此排名書籍、戲曲、民間資料亦找不到出處,版本也有很多,現在小編就取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其詩如下。詩為:一...

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聊聊三國里的十大統帥

提到戰爭,有這樣一句話,叫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在三國那個紛亂的年代,戰火連綿不斷,誰也不敢說能在亂世存活下來。雖然演義里,猛將如雲,但是不是每個猛將都適合帶兵打仗,對不少武將來說,士兵不過...

諸葛亮都忌憚他三分,卻被歷史刻意遺忘

三國里最憋屈的將領是誰?無疑張郃就是其一。《三國演義》奉的是蜀漢正統,刻意突出諸葛亮。這樣一來,三國舞台上的次要角色變成主角,曹魏陣營整體被矮化,自然,張郃這樣的,就數不上了。《三國演義》中的...

被貶低的名將張郃

張郃,字儁乂,河間鄚人。東漢末年,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191年,袁紹取冀州,張郃率兵投歸,任校尉。因破公孫瓚有功,遷為寧國中郎將。曾是袁紹帳下的「河北四庭柱」之一,官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