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赤壁之中,看曹營爭鬥,人心莫測,機關算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曹操一方面想做仁君,另一方面卻又連小臣劉馥都容忍不了,在橫槊賦詩時倚酒將他刺死。
(僅因直言詩句不吉:「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
)如此類推,曹操還能聽得進程昱、二荀的逆耳忠言嗎?幸好三位謀士先知先覺,提前疏遠了曹操,不然早已死無葬身之地。
再類推,曹操一旦當了皇帝會怎麼樣呢?所以他的勸降戰略不過是「王莽謙恭未篡時」。
想當初官渡之戰郭嘉是「十勝十敗說」,荀彧也是三番五次諫議曹操堅持到最後。
世事難料,轉眼間主、臣就從互助互信變成了互離互棄。
這就是不可抗拒的對立統一規律。
程昱想在曹操失敗後崛起,可惜不得其時既然三位幕官決計要抱團反曹,但為什麼程昱又要在龐統獻連環計之後,以及東南風颳起之後提醒曹操預防火攻呢?這中間可是大有深意,堪稱倒戈反主的經典。
第一,程昱利用曹操聽不進諫言的逆反心理穩住他,讓他更加堅定自己的錯誤決策。
由於程昱不是第一謀臣,加之曹操現已高高在上,所以程昱料定他必然心存逆反(與前文提到的楊修一樣)。
比如曹操在聽到火攻的警示之後說:「凡用火攻,必藉風力。
方今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安有東風南風耶?」「若彼用火,是燒自己之兵也,吾何懼哉?」曹操在做了這番主觀思考之後,當然就不會懷疑龐統了,甚至認為只有他才能解悟大隱士龐統的奇謀。
龐統也確實誇獎過他:「丞相用兵如此,名不虛傳!」曹操心說,龐統是比伏龍諸葛亮還要強得多鳳雛,有了他相助,你們就不必多慮了。
謀士們便旋即拜伏曰:「丞相高見,眾人不及。
」意思是——軍中無戲言,您可別反悔喲!
正因為前面程昱反向強化了曹操的思維定勢,所以當東南風真颳起時,他仍死要面子說:「冬至一陽生,來復之時,安得無東南風?何足為怪?」心說,這種小機率的風是捉摸不定的,並無實戰應用價值,風頭會隨時轉向。
然而,他也不想想,對這一「不足為怪」的天氣常識為什麼當初謀士們都不提及呢?都只夸「丞相高見」呢?可見此曹丞相已不是彼曹阿瞞了,已不再拒絕任何形式的奉迎。
順便要解釋的是,曹操在冷落身邊謀士的同時,還玩出了一個人力資源新花招,那就是臨時聘用外來的謀士。
他以為只要給足面子或金錢,任何人都能收買。
並且這種僱傭兵不會與自己搶功,還可以隨時解僱。
他此前也確實屢試不爽,比如關羽出於感恩就為他解了白馬之圍,斬顏良誅文丑;許攸就為他獻了偷襲烏巢之計。
但曹操沒有料到世上還有用聲色貨利、虛情假義不能收買的人,哪怕是一瞬間,比如徐庶、龐統。
權術給曹操帶來了一時的成功,更給他帶來了不可挽回的失敗。
赤壁之後的曹操是既不敢相信身邊的人,也不敢相信外來的和尚,趕盡殺絕之後,司馬懿夾縫而生。
第二,程昱是謀士兼政治家的複合體。
在司馬徽的四個主要學生(或朋友)中,智謀從高到低的排名是龐統、諸葛亮、徐庶、程昱。
相互之間的差異理論上是「十倍」,實際是西川級、荊州級、樊城級、東阿縣級。
其中龐統和徐庶是純粹的儒家謀士,既孝又忠,諸葛亮和程昱(包括司馬徽)則是胸存王霸之志的儒法混的謀士,也就是說郭嘉、二荀反曹是為了擁劉備,程昱、諸葛亮則是為了擁自己的家族(具體說諸葛亮是想扶諸葛均稱帝)。
諸葛亮是「眾問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
在當時的社會只有想當皇帝才是不能外露的「異志」,其它自比管仲、樂毅、呂望、張良都無大礙。
小說對程昱雖然沒有這方面的描述,但從他的行為可以判斷,比如他利用徐庶的至孝陷害其母子,就是非常陰損的權謀,能幹出這種事的人對主子也必定不忠(這是古代的人性邏輯,如能孝必忠、有機巧者存機心)。
與之對應,孔明則是利用龐統對劉備的至忠加以謀害。
由於「三國」時期的人心和戰爭形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複雜,所以忠謀士大都職業生涯不長,他們不是被主子清除,就是被兼通智謀和權術的同類算計。
近似於現在的高分低能兒。
需要說明的是,在羅貫中看來,漢朝氣數已盡,篡逆是合理的,如崔州平就曾對劉備直說匡復漢室是逆天數,王道須當更新。
揭開《三國演義》隱秀的面紗,有異心的謀士比忠謀士更具英雄相,而且是反得越徹底越好。
當然這裡有一個界定原則,他們必須是主觀為天下,客觀為自己,比如程昱、崔州平、諸葛亮、司馬徽。
那些只顧個人或局部利益的機會主義者就是狗熊了,如袁術、袁紹等。
辨別時我們可從結局反推其動機,此亦文學的方便之處。
實際上問題還沒有這麼簡單,《三國演義》中沒有一個人不是英雄,也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的英雄。
另文再解。
程昱之所以要在不想讓曹操成功的情況下繼續進諫,另一個目的就是希望曹操失敗後能重用自己,成為他的寵臣。
之後再做新的打算。
他的這一做法與後來的司馬懿如出一轍。
司馬懿也是不管曹操采不採納,先輕描淡寫獻幾條計謀,曹操在前後比較之後便逐步接受了他。
但程昱由於計劃實施得太早,沒有取得預想的成功,曹操在華容道之後依舊很輕狂,未落入程昱的圈套,搶天呼地還是只念郭嘉。
可見程昱比劉備、諸葛亮更「不得其時」。
不過憑一縣令之才爬到振威將軍的位置並善終,還是很不錯了。
他的宦友荀彧、荀攸後來為抵制曹操晉位就慘死在了曹操的手裡。
說起來曹操本人也不是很順,先是接連被程昱、楊修逆向絆倒,當老來「耳順」不再倔犟時,又被司馬懿逮了個正著。
同樣,程昱也認識到曹操只能敗,不能死,所以他最後及時揭破了黃蓋的糧船之偽,讓曹操得以逃逸。
而且這一次程昱非常詳盡地給他講解了常識:「糧在船中,船必穩重;今觀來船,輕而且浮。
」看來,曹操不是聽不懂道理,都是因為前面程昱光說論點,不予強調或論證的緣故。
程昱很明白:許多時候,表達方式比表達內容更重要。
赤壁之戰:曹操百萬大軍竟然敗在自家謀士手中
曹操一方面想做仁君,另一方面卻又連小臣劉馥都容忍不了,在橫槊賦詩時倚酒將他刺死。(僅因直言詩句不吉:「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如此類推,曹操還能聽得進程昱、二荀的逆耳忠言嗎?...
諸葛亮身後的隱形高人:看赤壁之戰真相
「赤壁之戰」有很多種版本,筆者認為羅貫中的創作最為複雜、深刻,箇中是非曲直、情理邏輯至今讓人匪夷所思。比如轉戰了大半個中國的曹操為何突然放棄武力方式而相信勸降?青年才俊郭嘉為何偏偏在赤壁大戰前染...
三國時代謀士排行榜前七名,諸葛亮僅排第三!超乎想像!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三國時期,兵荒馬亂,曹操、袁紹、董卓、劉備、孫權等迅速崛起。每一個掌權者身邊都少不了一個才智出眾的謀士,諸葛亮、龐統、司馬懿等在他們的建國霸業中貢獻了不少的汗馬功勞,今天我們來...
盤點三國時期8位「夭折」的頂級謀士,龐統排第四,徐庶排第七
三國時期那段實力實在太過波瀾壯闊,從東漢末年大大小小几十位諸侯,最終兼并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在連年的戰爭中,誕生出了無數驚才絕艷之輩,而且大多崛起於阡陌,因而也更為勵志;不過在這段時期,也有很多曠...
徐庶母親自殺了,徐庶為什麼不回到劉備身邊!
原來這才是徐庶進曹營的背後真相,我們都被欺隱瞞了千年!「身在曹營心在漢」這一成語有兩個主人公,一個是大名鼎鼎的關羽,而另一個就是三國時期的謀士徐庶。今天我們來說說這名三國早期出名的謀士:徐庶。
三國謀士你不要光知道諸葛亮!這些謀士也不差!你知道的還有誰?
三國時期(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有曹魏、蜀漢、孫吳等三個政權。這一時期英雄輩出謀士更是非常的多,三國謀士排行,別光知道諸葛亮...
《軍師聯盟》中的謀士排名:郭嘉不及司馬懿,更比不上諸葛亮龐統!
在朋友的推薦下,最近熱播的《軍師聯盟》我也看了幾集。該劇與歷史史實相差甚遠,也並未見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實在欣賞不動。三國謀士如雲,如果論排名,可能永遠不會有一個確定的答案。就目前劇中所提及的...
三國最新十大謀士榜,諸葛亮排名第五,第一名當之無愧
三國最新版十大謀士排行榜,諸葛亮第五位,前五名竟然有3位來自魏國,。魏國不論前期還是後期,都沒有不乏能人異士相助,難怪三國中,魏國實力最強,為後來的晉朝統一三國積蓄了力量。10.鄧艾鄧艾(197...
謀臣徐庶為什麼沒有被曹操重用?其實原因很簡單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南下依附荊州劉表的時候,獲得自己人生之中第一個重量級謀臣,那就是徐庶。劉備非常器重徐庶,然而因為母親被曹操軍所擄,不得已離開劉備,轉投曹操。然而才華橫溢的徐庶,為什麼沒有被...
三國智謀最牛排第一的人,不是郭嘉賈詡司馬懿,而是他!
有人說,在三國之中,特別是《三國演義》里,郭嘉是三國智謀中最牛的人,他料事如神,袁紹出擊官渡,曹操欲提傾國之兵與之決戰,但又恐怕後方的劉表和劉備偷襲,是郭嘉,獻計先定劉備,其餘人不足憂慮,一舉就...
赤壁大敗後,曹操痛哭眾將不如郭嘉,一謀臣聽後連連搖頭嘆息
話說,曹操在聽得龐統的連環計後一刻也沒閒住,自己立於將台之上,觀看各船隻操練,心中的歡喜更是按捺不住,只感覺這赤壁之戰,勝利就在咫尺,於是曹操下令教且先收住帆幔,各依次序回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