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挑袍故事的歷史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許昌一直流傳著關羽在霸陵橋挑袍的故事。


建安五年春正月,曹操進攻下邳,關羽被俘。

曹操愛惜關羽的勇猛,對關羽關愛有加。

就在許昌賜其宅邸,送其美女,上馬贈金,下馬贈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想以此感動關羽。

但關羽在打聽到劉備在河北袁紹軍中時,毅然掛印封金,往河北投其兄長劉備。

曹操得知後立即追趕,追至許昌西霸陵橋,對關羽說有錦袍相送。

關羽本想下馬拜謝,但曹操人多勢眾,擔心出現意外,就用青龍偃月刀挑起錦袍,並大聲叫道:多謝丞相贈袍。

而後絕塵而去。

這個故事流傳至今,幾乎是到許昌旅遊必講的故事。

但是細細分析史料,其實霸陵橋和關羽沒有丁點關係。


建安「五年春正月……備將關羽屯下邳,復進攻之,羽降。

昌豨叛為備,又攻破之。

公還官渡,紹卒不出。

」關羽被俘後,隨曹操到了官渡。

建安五年「二月,紹遣郭圖、淳于瓊、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紹引兵至黎陽,將渡河。

夏四月,公北救延。

荀攸說公曰:「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

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禽也。

」公從之。

紹聞兵渡,即分兵西應之。

公乃引軍兼行趣白馬,未至十餘里,良大驚,來逆戰。

使張遼、關羽前登,擊破,斬良。

遂解白馬圍,徙其民,循河而西。

紹於是渡河追公軍,至延津南。

公勒兵駐營南阪下,」並在此地與袁紹接戰,「大破之,斬丑。

良、丑皆紹名將也,再戰,悉禽,紹軍大震。

公還軍官渡。

紹進保陽武。

關羽亡歸劉備。

」從《三國志魏書卷一》的這段記載來看,自關羽被俘到「亡歸劉備」這段時間,曹操沒有回過許昌,一直在官渡與袁紹對峙,而且關羽又一直在曹操營寨中,根本不可能出現霸陵橋關羽挑袍的情況,況且在建安五年二月白馬之戰中,關羽斬殺顏良後去河北投劉備,曹操沒有親自去追,甚至手下人去追也被曹操攔下(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

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因此,霸陵挑袍這個故事只是《三國演義》的一個虛構情節而已。


既然關羽被俘後沒有到過許昌,那麼關羽春秋樓里讀春秋、千里走單騎等也就可以翻篇了。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之我見——官渡之戰

前期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 袁紹舉兵南下的消息傳到許都,曹操部將多認為袁軍強大不可敵。但曹操卻根據他對袁紹的了解,認...

官渡之戰真的成就了曹操的基業嗎?

對於中國歷史,三國時期一直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一段歷史。劉備,孫權,曹操,公孫瓚,袁紹等各路諸侯群雄並起,書寫了一段盪氣迴腸的史書。但是作為曹操來看,官渡之戰或許成為曹魏政權基業建立的基礎,自此之後...

白馬之戰經過

白馬之戰是東漢末年袁紹和曹操在華北決戰官渡時的一系列戰鬥中的第一次戰鬥。是戰曹操軍斬殺袁軍大將顏良,並放棄了白馬以保衛更具戰略重要性的官渡。背景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前後,東漢陷入群雄割據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