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作為蜀漢中期第一名將,被人誣陷謀反,為什麼無人保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受《三國演義》影響,大多數人對魏延的印象都不好,認為他是一個腦後有反骨的小人。

但是如果細讀歷史,我們就會發現,這僅是小說家言罷了。

在真實的歷史上,魏延是一名相當受劉備倚重的大將,他剛剛來投,就被任命為牙門將,在劉備拿下漢中之後,他又成為了漢中太守。

漢中是蜀漢的門戶,非常容易受到曹魏的侵擾,但是他守此地十餘年,卻從未有失。

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雖然對他處處掣肘,卻也不得不倚重他的勇武。

由此可見,在五虎將相繼去世之後,他成為了蜀漢武將中的第一人。

可是一個對蜀漢而言,如此重要的人物,為什麼在受到誣告的時候,沒有人為他說話呢?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魏延被誣告時的背景。

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無功,病逝於五丈原,他病逝之前,將楊儀、費禕、姜維等人叫到面前,託付身後退兵之事。

諸葛亮的安排是,讓魏延斷後,姜維次之,並專門提到,如果魏延不聽安排,就放任他自去。

但是楊儀和費禕等人,還是激怒了魏延,並把魏延逼到了對立面。

於是魏延在大軍撤退之前,先一步率本部兵馬離開,並燒毀棧道,阻斷了楊儀等人的歸路。

這個時候,雙方人馬還沒有直接開戰,而是各自上表,指責對方背叛。

眾所周知,劉禪是一個非常無能的皇帝,他面對這等事情,根本不知道如何處理,於是只能向蔣琬、董允等人問計。

結果這些人的意見,出奇的一致,他們都表示相信楊儀,懷疑魏延,之後蔣琬更是親率宿衛軍北上,想要幫助楊儀克制魏延,聽說魏延已經伏誅後,才退回成都。

這些人遠在後方,根本不了解前線的情況,他們在楊儀和魏延各執一詞的時候,為什麼毫不猶豫的選擇站在楊儀一方呢?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黨派之爭

蔣琬、董允、費禕、楊儀等人,皆是荊州派,而且都算是諸葛亮的接班人,他們都是一體的,肯定要統一戰線。

而魏延雖然與他們同樣出身於荊州,卻並不親近,相反魏延是諸葛亮在世之時,就刻意壓制的人。

據《三國志·魏延傳》記載:「延每隨亮出,輒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意思是說,魏延每次隨諸葛亮出征,都想出奇兵,與諸葛亮分頭行動,但是諸葛亮每次都沒有同意他的請求。

魏延對諸葛亮也不是太過敬重,在他的心目中,諸葛亮不敢用他的奇謀,是因為太過膽怯,諸葛亮不同意他的奇謀,導致了他的才能無處施展。

由此我們不難推測出,魏延與這些人的關係,絕對不會融洽,所以他們絕對不會替魏延說話。

二、魏延的人際關係糟糕

魏延能夠守漢中十年,未嘗有失,西入羌中,與魏將郭淮等人大戰,也曾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可見魏延的軍事才華非常卓越。

可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名將魏延有一個巨大的缺陷,那就是不擅處理人際關係。

在五虎將相繼去世之後,不管是論資歷,論地位,還是論功勞,他都已是蜀漢武將中的領頭者。

這個時候,他是怎麼表現的呢?《三國志·魏延傳》記載:「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也就是說,魏延心高氣傲,大多數人都會避讓他,尤其是楊儀,他們可以說是水火不容。

讓人敬服,是一個人的本事,讓人懼怕,則是一個人的不幸。

畢竟沒有幾個人,會在自己害怕的人落難時,願意主動伸出援手。

正是因為這樣,在蔣琬、董允等人站隊楊儀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沒有一個人為魏延據理力爭。

於是一代名將,就這樣被扣上了「叛亂」的罪名,慘遭誅殺,其三族也被夷滅。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魏延與楊儀發生衝突之後,上表互相指責對方謀反,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他說話,既有蔣琬等人排除異己的原因,也有魏延自己不會為人處事的緣故。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致三國】探案:魏延究竟是怎麼死的?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個案。三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宗著名的懸案,這是一場發生在蜀漢的內亂,也是一場倉促發動的兵變,或許還可能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驚天陰謀!這就是魏延謀反之案。

楊儀派馬岱殺了魏延,楊儀是怎麼死的呢?

魏延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功勳赫赫,諸葛亮死後,魏延和長史楊儀爭權,兩個人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魏延爭權失敗後,軍隊一下子散了,魏延和兒子等少數幾個人逃到漢中。楊儀派馬岱追斬了魏延,並滅了魏延三族,...

魏延為什麼寧願被殺,也不投降魏國?

魏延是三國蜀漢名將,在劉備時代,魏延受到重用,鎮守軍事要地漢中,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鎮守漢中多年,一直確保漢中無事。劉備死後,在「五虎上將」相繼凋零的情況下,魏延成為蜀漢的重要將領,一直跟隨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