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疑案「斧聲燭影」。宋太宗趙光義殺兄奪位之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為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最為人道的可能就是史書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兵不血刃就解除了那些開國有功的悍將擁兵自重的隱患,也得以讓那些追隨自己的創業的功臣名將,大多得以善終。
中華幾千年的歷史,兔死狗烹的例子太多。
所以,能做得這樣的帝王,自然能在其文治方面得個高分。
武略方面,當然其也是非常優秀的。
但就是這樣一個雄才偉略的帝王,卻在五十而逝,死因倍受爭議。
雖說尚無定論,但更多的人,其實已經在心裡有一個自己的事實,那就是宋太宗趙光義殺兄奪位。
但有此說的依據是什麼,那就得先了解什麼叫「斧聲燭影」。
以及其兄弟產生矛盾緣由說起。
而造成這一切的根緣,就不得不說宋太祖是聰明人辦了一件糊塗事,也就是這一事之虛,累及身家性命。
「文瑩《續湘山野錄》記載,「上御太清閣四望氣……俄而陰霾四起,天氣陡變,雪雹驟降,移仗下閣。
急傳宮鑰開端門,召開封王,即太宗也。
延人大寢,酌酒對飲。
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
飲訖,禁漏三鼓,殿雪已數寸,帝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霆。
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帝已崩矣。
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
」
以上用現代話說,就是宋天寶九年。
(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天氣陡變,陰霾四起,接著又下起了冰雹夾著雪,宋太祖召開封王,也就是其弟趙光義到宮內飲酒議事,其間遣散左右隨從及宮女太監,只留下兄弟二人對飲。
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離席,有躲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另有記載說「好做,好做」)意思是好自為之。
後太祖寬衣而睡,當天晚上,其弟趙光義也沒有回去,留宿宮內,當晚,宋太祖趙匡胤就去世了,後來趙光義弟繼兄位,就是後來的宋太宗。
因太祖去世時年五十,之前也無任何病症記載,加上兄弟間表面相安無事,其實暗中積怨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所以懷疑是做弟弟的殺死了親哥哥奪了其皇位。
事件的真實性,我們今天也無法得知,但如果這是事實,其兄弟間產生積怨以至到想致對方而死地。
我想除非了對權力的迷戀,細究其積怨之原由,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的,尤其在處理家庭關係的時候。
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每上歷史課,總覺枯燥無味。
而又不得不學,還得背大事年紀表,因為那是我們那個年代考試必考的,至於為什麼而學,我是從老師那沒有得到答案,後來步入社會,閒暇之餘,讀點書沒有那麼目的性時,卻愛上了歷史類的書。
可能還有一方面,我會認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可以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少犯些類似的錯誤,多些理性正確的選擇吧。
說到宋太祖兄弟產生矛盾的原因,其實其禍根就是「金匱之盟」。
何為「金匱之盟」呢,就是宋太祖母親,在病重時,太祖在她旁邊侍奉。
太祖是個孝子,很是聽老母親的話。
這個老太太本來是個挺精明的一個人,可能快行將就木,犯糊塗了。
把做皇帝的兒子叫到床邊,問:兒啊,你知道你為什麼能得天下嗎?太祖說:兒得天下都是您和我老爸積德,我才有此福報啊。
老太太說:當然不是,是周世宗選了個沒成年的兒子繼承王位,才讓你鑽了空子。
如果有個年長的君主,就沒你什麼事了。
所以啊,你將來百年之後,得把皇位先傳給你二弟,再由你二弟傳給三弟,將來再傳給你的長子。
天下之大,責任之重,能傳年長的繼位之君,就是天下臣民的福氣啊。
太祖說,老母親教誨,不敢不照辦。
這下好了,老太太當真了,命趙普書寫作證,要太祖簽了個保證書,還得放第三方的手裡保管,這樣才有了後來的諸多事情。
其實,老太太的建議,放到現在適合。
但以當時的時代背影,暗中已經埋下了禍根。
加上這個趙普,也不是個好東西。
就是個兩面派。
後來趙光義上位後,暗中以條件交換,升了他做手下的一把手,想當於現在的總理職務。
讓他把原本的「金匱之盟」搬出來,以證實其繼承皇位的合法性,只不過這個東西已經被改成只剩下前半部分,傳位於趙光義,後面再傳其弟的部分沒有了。
因為這個公證人已經變節了。
事後趙光義還對其親弟弟及其兄之子進行了迫害。
當然這是後話。
宋太祖起初可能也是認同這個決定的,前期也有這個打算。
因此把其弟封了個開封城最高的職位,掌管京城的治安。
在宋初,大臣們心裡都明白,開封府尹這個位置誰在任職。
也是暗示著將來的皇位繼承人就可能是其弟趙光義。
但人一旦嘗到了權力帶來的好處,想放手就難了。
因此有了想傳位於子的想法,其間趙普因為發現趙光義的親信劉嶅賄賂馮瓚,事後劉嶅僅是免職。
趙普很早就因姚恕、劉嶅事件與趙光義結怨,一方面為了拍皇帝馬屁,一方面為了私怨,勸太祖傳位於子。
因此,讓本來就覺得有希望的趙光義,因為失望而生怨恨。
生起了培植勢力想奪位的想法。
還有一說,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際,調戲其寵姬花蕊夫人費氏,被太祖發覺而怒斥之。
太宗自知無法取得胞兄諒宥,便下了毒手。
但不管那種說法,至少說明趙光義的嫌疑還是很大的。
今天,我們無法得知事實的真相。
因為「歷史本來就是個任人裝扮的小姑娘」從漢武后獨尊儒家。
後來統治者,無不以仁孝為治天下之根本,輔之以法家,兩千年來形成了一個以儒家主導的人治社會。
為臣盡忠,為子盡孝是普天下人應遵循的立身之本。
作為一個開國皇帝的宋太祖,在其治國平天下時表現出色。
卻因為愚孝而作出的這個決定,最終禍起蕭牆,不得不說是種悲哀。
但我們誰也不是聖人,除了吸取前人的教訓。
也許更應該做的是在繼承傳統文化的精華時,去其糟粕。
而現在,我們也許都在犯著和宋太祖一樣的錯誤。
記得〈笑林廣記〉里有個故事:有座廟裡擺著三尊雕像,分別是孔子,道尊,和釋尊。
有一天,有個讀書人來了,看見孔子像擺在旁邊,覺得大聖人孔子,應該擺在中間才合適,因此,把孔子像擺到了中間。
又一日,一道人經過,見道尊像擺著旁邊,心想,道尊像理應擺到中間才合適,而是又動手把道尊像擺到了中間。
又幾日,一遊方僧經過,見釋尊擺在旁邊,認為釋尊才最應該被擺到中間的,又把釋尊像移到了中間。
某日,三尊廟中偶遇,見各自雕像損壞嚴重。
嘆道:原本好好的,被人搬來搬去,搬壞了。
任何學說理論,皆不是適用於所有情景下的絕對真理。
此之良藥,彼之砒霜。
在此與諸君共勉。
金太宗是宋太祖轉世:只為向宋太宗一系報仇?
燭影斧聲相信大家都知道,也稱斧聲燭影,是宋太祖趙匡胤暴死,宋太宗趙光義即位之間所發生的一個謎案。由於趙匡胤並沒有按照傳統習慣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弟弟趙光義,後世懷疑趙光義謀殺兄長而篡...
宋代「斧聲燭影」之謎
中國古代歷史上曾流傳著「斧聲燭影」的故事,故事的主角一個是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另一個則是皇帝的親弟弟太宗光義。據史料記載,公元976年冬季的某一天,天降大雪,太祖召弟弟晉王光義進宮,當日夜裡...
宋太祖為何傳位宋太宗 其中到底有無謀害?
宋太祖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想來很多人都知道。而宋朝的第二個皇帝,是宋太宗趙光義。趙光義並不是趙匡胤的兒子,而是他的親弟弟。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好像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一般中原皇...
趙匡胤母親真的讓他傳位給趙光義嗎?為何趙匡胤卻不儘快立儲
趙匡胤為什麼要把皇位傳給兄弟而不是自己兒子?現在唯一能找到的歷史解釋,記載在宋代官方編修的《太祖新錄》《太宗實錄》這兩本書,以及根據《太宗實錄》寫成的《三朝國史》(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也是官方...
金匱之盟與燭影斧聲,宋太宗趙光義爭奪皇位的那些手段
宋太宗趙光義,原名為趙匡義,與陳橋黃袍加身的大宋開國宋太祖趙匡胤是實打實的弟弟與哥哥。趙匡胤依靠掌握的禁軍兵權,逼迫後周的孤兒寡母讓出了江山社稷。還在趙匡胤還能念及先主世宗的知遇之恩,對於後周的...
「燭影斧聲」結合「金匱之盟」,能解開趙匡胤歸西之謎?
宋太祖趙匡胤的死因,後人一直議論紛紛。人們試圖從「金匱之盟」和「燭影斧聲」著手,來證明此事是宋太宗趙光義(趙匡胤的弟弟)所為。事實真相又如何呢?
宰相趙普是否親自偽造了「金匱之盟」,幫助宋太宗合法繼位
宋朝第二位國主宋太宗趙光義可謂家喻戶曉,圍繞這位皇帝的歷史事件、傳奇故事一直在民間廣泛流傳,其中「斧聲燭影」、「金匱之盟」等頗受爭議的重大事件更是成為學術界爭論不休的焦點,今天我們主要介紹一下「...
燭影斧聲什麼意思?燭影斧聲和宋太宗
燭影斧聲,也稱斧聲燭影,是指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另有記載說,是召太祖第四子趙德芳進宮商議後事,被晉王知曉後未召進宮),左右不得聞。席間有人遙見...
宋史鉤沉(3)趙光義弒兄登皇位 可能是一個背了千年的鍋
公元976年農曆十月十九日晚上,宋太祖趙匡胤在宮中宴請弟弟趙光義飲酒,次日凌晨突然於寢殿中暴斃身亡。十月二十一日,趙光義登基繼承皇位,是為宋太宗。
歷史上除了有太平天國,還有個太平興國,太平興國是個什麼鬼?
歷史上除了有太平天國,還有一個太平興國,但是這個太平興國既不是一個朝代,也不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朝代的一個年號。太平興國,公元976年臘月至984年冬月,是北宋時宋太宗趙匡義登基後啟用的首個年號...
千古之謎「斧聲燭影」,是真的「弒兄奪位」?還是另有隱情?
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大病,深夜召其弟晉王趙光義進宮議事,屏退左右閒雜人等。席間只是有人在遠處看見燭光閃爍下趙光義人影晃動,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得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