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我們永遠的精神家園 作者:韓建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家蔣子龍

在《書的征服》中寫道:「假若這個世界上沒有書,會是一種什麼樣子呢?精神失去了陽光,思想無法傳播,知識不能保存,語言失去意義,人們的生活殘缺不全,生命將變得無法忍受……」

每個人都不妨這樣設想一下:假如生活里沒有書,你的生活將會是什麼樣子?我想,那答案也一定是「豐富多彩」的:

也許你會在更加懵懂無知的昏昧中又增添幾分無知者無畏的狂躁;也許你會在本就笨拙不堪的名利追逐中又沾染更多讓靈魂發霉的銅臭;也許你會生活在精神的沙漠中永遠不能知道季節的輪迴,聽不到鳥語,聞不到花香;……

是的,我們離不開書籍,作為學生,更加離不開。

書籍是我們最重要的生命元素。

朱永新說:「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一個人的讀書史。

」我們所閱讀的書籍,營養著我們的精神成長,塑造著我們的心靈與品格。

林語堂說:「讀書所以養性靈。

」是的,一個人的性靈是需要文化滋養的,否則便會枯萎。

性靈枯萎的人,還會有生命的鮮活嗎?

拒絕讀書,就是拒絕自己精神的成長。

所以,讀書絕不僅僅是語文學科的需求。

為分數而讀書的人,很難從書中汲取到人生的營養,甚至品嘗不到讀書的妙處。

上世紀三十年代羅庸先生就說過:「國文教學和人格陶冶實在只是一件事的兩方面。

」你想,考試分數和人格的陶冶比較起來,該是多麼地微不足道。

退一步說,即使只為學習成績的提高,你也必須走讀書之路。

我這裡所說的讀書,不包括教科書。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少年學生除了教科書以外什麼都不閱讀,那他就連教科書也讀不好。

」「有的學生除了上課、教科書、家庭作業和分數外,對別的任何事情都不考慮,這種人的命運是不值得羨慕的。

學生還應該有一種豐富的、多方面的智力生活——課外閱讀。

」「如果少年、男女青年沒有自己喜愛的作家,那麼他們完滿的全面的發展是不可設想的。

」「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們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

」他甚至用飽含深情的語氣懇求大家:「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

而且再退一步說,即使只為語文學科的學習,你也必須有廣泛的課外閱讀。

我們聽聽胡適先生在《中學國文的教授》中說過的話:「我可以武斷現在中學畢業生能通中文的,絕不是靠課堂上幾本古文選本得來的。

我因此主張用『看書』代替『講讀』。

……每周三小時,每年至多不過四十周,若全靠課堂上的講讀,一年能講得幾篇文章?」周作人用幽默的話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學生一學期中只讀得這一點兒國文,無論他怎樣用功,真心想學寫作,怎麼能呢?世間說現今中學生國文程度差,這猶如虐待繼子的三天給他吃一頓飯,卻說他長不肥,豈不是冤哉枉也麼。

用不著費力的統計,就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家、學者看,單靠自己閱讀而成就一番文學大業的人就不勝枚舉:魯迅先生在南京學開礦,到日本學解剖;郭沫若和魯迅一樣在日本學的是醫學;郁達夫學的是統計;朱自清在清華學的是哲學;胡適到美國先學農學,後來才入文學院。

茅盾、孫犁好歹高中畢業,還有更絕的,沈從文、柯靈、唐弢幾位先生都只讀了幾年小學,他們都是現代文學史上光彩熠熠的大作家;而被稱為「國學大師」的錢穆先生也不過讀了幾年中學……

我在這裡不憚其煩的羅列,不過想說明一句話:單靠課堂上的「聽講」,就想「通文」,甚至在文學上有點造詣,無疑是滴水灌田,痴人說夢。

只有廣泛的閱讀才是語文學習的康莊大道。

可是,學業如此沉重,時間這麼有限,讀什麼書呢?

台灣著名學者徐復觀先生的話值得借鑑,他說:「決不讀二流以下的書。

……看慣了小冊子或教科書這類的東西,要再向上追求一步時,因為已經橫亘了許多庸俗淺薄之見,反覺得特別困難;並且常常等於鄉下女人,戴滿許多鍍金的銅鐲子,自以為華貴,其實一錢不值;倒不如戴一隻真金的小戒指,還算得一點積蓄。

這就是情願少讀,但必須讀第一流著作的道理。

」因此,我們要把有限的時間與精力用在經典的閱讀上。

不能說同學們平時不讀書,也讀,但閱讀的書籍常常玉石不分,薰蕕錯雜。

經濟大潮的衝擊與升學教育的畸形發展,加速著校園閱讀質量的逐日下降。

各種所謂的「優秀作文精選」和「時文薈萃」充斥課桌,形形色色的「痞子小作家」成了許多孩子對經典叛逆的文學偶像,直指心靈的經典閱讀成了奢侈品,與孩子漸行漸遠。

當一個民族讓校園裡的文化經典都布滿灰塵的時代,你還能企盼這個民族未來肌體的健康與文明發展的生機嗎?閱讀經典,應該成為校園的常態風景,成為學生的日常功課。

但人類文化發展數千年,所積澱的經典亦是浩若煙海,一個人無論怎樣的兀兀窮年,都只能品讀其滄海中的一粟。

下面轉入正題,談談這個《文學讀本》的編選。

選擇永遠是遺憾的工作,因為在留取的同時,也意味著放棄。

選家在圈畫目錄的時候,常常會受到難以割捨的折磨,有時就像一位母親遠離家門時選擇帶走的孩子,對留在身外的子女反增無限的眷戀與愧疚。

就小說的選編來看,古代的不說,即使現代名家,亦可謂群山連綿,高峰林立。

由於篇幅的限制,連茅盾、巴金、老舍、丁玲、李劫人、師陀這樣的大家都忍痛割愛了。

長篇不說,即使中、短篇也有許多是高中生必讀的書目。

茅盾的《春蠶》和《林家鋪子》,巴金的《憩園》,老舍的《正紅旗下》,都是現代文學史的傑作;丁玲的《莎菲女士日記》把靈與肉的衝突寫得多麼驚心動魄,李劼人的《死水微瀾》寫清末民初成都周邊的社會風貌真是筆筆入神,活靈活現;而師陀的《果園城記》描寫中州小城鎮的風物人情,那簡筆畫般的語言描摹中卻氤氳著水墨畫般的意蘊,風格的鮮明與老練真讓人百讀不厭。

散文和詩歌也是如此,不過都是從璀璨的文學星空中採摘幾顆罷了。

散文我不說了,只談詩歌。

古代的、外國的不算,就中國的現代詩歌來說,從一九一八年新文化運動,迄今近一百年,從這近一百年的詩歌發展史中選出二十幾首詩歌,你想,這種淘選該是多麼艱難。

魯迅先生不以詩人名世,但他一九一八年寫的《夢》《愛之神》《桃花》等新詩是多麼「現代」,朱自清先生在《中國新文學大系·詩歌卷》的《導言》中說他「全然擺脫了舊鐐銬」,郭沫若先生稱讚說:「魯迅先生無心作詩人,偶有所作,每臻絕唱。

」還有俞平伯的《冬夜》,郭沫若的《女神》,宗白華的《流雲小詩》,都是引起當時詩壇振蕩的集子,這裡都沒有選一首;就連被朱自清稱為「異軍突起」的象徵派詩人李金髮也只得忽略了;「九葉」詩人尚且沒有選進一個,更不用說「專心致志做情詩」的「湖畔」詩人——潘漠華、馮雪峰、汪靜之和應修人了……

一本小書是無法包羅萬象的。

即使是入選的作家,也只是一鱗一爪罷了。

《魯迅文集》煌煌十六卷,兩篇文章豈能表現出先生的神采?周作人的集子有三十六本,選一篇文章其實是連一鱗一爪也算不上的。

郁達夫的小說本來想選他的《遲桂花》,那是他寫得最好的小說,因為篇幅略長只好換成了《春風沉醉的晚上》;孫犁的《鐵木前傳》因為是中篇,根本不敢考慮入選的事,但它卻是被列入「兩傳一城」(《呼蘭河傳》《鐵木前傳》《邊城》)的中篇名著。

沈從文先生呢,因為已經選入了一篇小說,他的散文名篇《湘行散記》就只好落選了。

我們選了朱自清先生的《冬天》,但我覺得對不住先生。

如果先生自選,他是未必選這篇文章的,因為先生對他早期的散文並不滿意,先生最好的散文應該是他後來的《論雅俗共賞》《語文影》和《人生的一角》等集子。

這些集子的文章,融學識與詩情於一體,縱橫開闔,筆力飽滿,真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我們選梁遇春的《淚與笑》,實在說不出什麼特別的理由,因為梁先生只活了二十七歲,他沒有什麼代表作,他的五十篇文章都是精品、極品。

他說「小品文是用輕鬆的文筆,隨隨便便地來談人生」,然而,那是怎樣的「隨隨便便」啊,他談天說地,議古論今,引經據典,滔滔不絕;情思與哲理並茂,莊重和幽默交互,讀這樣的文章,你才能真正明白什麼叫「才華」。

因此,只讀這樣兩本小書仍然是不夠的。

這裡不過如批發水果的老漢熱情的吆喝罷了,「來啊,大家先嘗後買……」倘若你真的嘗也不嘗掉頭就走,我也沒有辦法,然而吃虧的是你自己。

話說回來,不管怎麼講,只要是「選」,就總會有一些取捨標準的。

譬如《朝花夕拾》有十篇文章,為什麼單要選《父親的病》?因為這篇文章能讓我們獲取先生更多的生活信息與思想信息。

在有些人的眼裡,反對中醫是先生的罪狀之一。

讀了《父親的病》,我們就會明白昏庸的中醫曾給他帶來多麼深重的傷害,明白他為什麼到日本去學醫學,由此而輻射到社會思想的各個方面,我們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先生大聲疾呼「拿來主義」的良苦用心乃至隱藏在他內心深處的悲憤情懷。

這是個例,更多的時候我們考慮兩點。

一是有相對的陌生性,大家經常能看到的儘量避開,選那些一般讀本上不選又絕對是經典的作品,比如魯迅的《傷逝》,沈從文的《菜園》,汪曾祺的《徙》等;二是看重作品的語言品位,純凈,優美,有風格,耐咀嚼,目的是培養同學們純正的閱讀趣味。

一切文學欣賞以語言的欣賞為最高境界,譬如一架薔薇,故事只相當於橫豎綑紮的竹竿,語言才是生機勃勃的綠葉和香氣四溢的花朵。

選了這麼兩本小書,當然還想讓同學們能夠精讀。

朱光潛先生有一段話說得很好:「讀書並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

與其十部書都只能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十遍。

『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兩句話值得每個讀書人懸為座右銘。

讀書原為自己受用,多讀不能算是榮譽,少讀也不能算是羞恥。

少讀如果徹底,必能養成深思熟慮的習慣,涵泳優遊,以至於變化氣質;多讀而不求甚解,則如馳騁十里洋場,雖珍奇滿目,徒惹得心花意亂,空手而歸。

末了還想說明一下,學習理科的同學要不要讀文學書?我想是要讀的。

文學非關知識,關乎性情。

一個人缺少點知識不要緊,如果缺少性情,則容易趣味低下,面目可憎。

經過文學滋養的人生,正如帶露的花草,雖然一樣的活著,但他更滋潤、更鮮活、更有魅力。

文學能使我們瑣碎的日常生活流淌著詩意,詩人舒婷有形象的描述:「有一本好書在家靜靜等著,手邊的瑣事都會變成音樂。

猶如甜蜜的幽會守在你將要經過的街角,你心中貯存了那麼多情感與他同行。

好了,這聲吆喝實在太長了,同學們不聽也可,快去品嘗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怎麼學好語文?多「讀」的作用讓你意想不到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千里路」,讀書與實踐是成長不可缺少的兩個環節。先讀,在書里看遍世界,汲取前人的經驗,那始終是他人的視野,不能真正去體會其中真切。後行,從書中獲取到指導思想或者經驗,再去親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