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武將把人肉做軍糧——生逢亂世拼下限,承平盛世才能拼上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已經44歲的郭威,戎馬半生,位高權重,已經官至後漢的樞密使一職(後漢軍委主席)。

但他面對18歲的少年——幼主劉承祐的時候,並沒有安於享樂或者擁兵自重的主觀意願。

要知道,當時像郭威這種,擁兵而不自重的軍頭,幾乎鳳毛麟角。

比如劉知遠本人,當年雖然名義上是後晉老石家的河東(山西太原)節度使不假,但其實就是割據一方的地方軍閥。

後晉面臨契丹人亡國滅種危險的關鍵時刻,劉知遠先是隔岸觀火,之後又乘虛而入,自顧自地面南稱帝了;又比如,如今劉知遠屍骨未寒,劉知遠的老部下河中(山西永濟)節度使李守貞、永興(陝西西安)節度使趙思綰(wan,三聲)、鳳翔節度使(陝西鳳翔)王景崇等地方軍頭就紛紛起兵造反。

不辭勞苦的郭威,為幼主劉承祐南征北討。

他先是起兵討伐李守貞,逼的李守貞彈盡糧絕,自焚而死;之後,郭威又乘勢,逼降了叛將趙思綰和王景崇。

在蕩平內亂的基礎上,郭威又出兵河北,大敗契丹。

應該來講,郭威當得起劉知遠對他的信任,也當得起劉知遠臨死前的託孤。

在亂紛紛的五代時期,郭威這樣有節操有底線有文化的實力派軍人,可遇而不可求。

但可惜的是,劉承祐並不這麼想。

劉承祐是那個時代的人們普遍崇尚武力的典型代表,對於他來講,他根本不會理解郭威的內心世界,也不知道軍人除了帶兵打仗之外還應該具備「忠信孝悌,禮義廉恥」的普世價值觀。

在劉承祐迄今為止的所有認知中,他所接觸的亂世武將,大都是他父親劉知遠那樣的人,或者是前面提到的李守貞,趙思綰那樣的人。

比方說李守貞,這輩子活著就是為了活著,為了活著可以背叛後晉投降契丹,也可以為了活著背叛契丹投降後漢。

這種人的人生沒有信條,只有有奶便是娘;又比方說趙思綰,趙思綰這種人基本上沒有太長遠的打算,基本上就是快活一天是一天。

為了快活,不僅每天酒色財氣,高興了還要吃人肉,喝人血(「經年糧盡,遂殺人充食。

」《舊五代史.卷一百零九》)。

據說趙思綰酷愛吃人肝配酒喝,自認為吃一千副人肝就可以「膽氣無敵」。

最後這貨雖然打了個很大的折扣,但也一口氣吃了六十六副人肝。

(「賊臣趙思綰自倡亂至敗,凡食人肝六十六」《太平廣記》)

說得直白一點,生逢亂世拼下限,而承平盛世才能拼上限。

在五代那個黑暗時代里,生存都要靠拼下限,只不過郭威的思想超越了當時他的時代而存在,而劉承祐則遠遠到不了這個檔次。

更加可怕的是,劉承祐這種人,他會用自己的價值觀來套用郭威的價值觀。

-----------------

備註:本文是一本書的其中一個小節,整本書的名字叫做《魔方中國史》。

欲知上下文,請關注「唐島漁夫」頭條號。

更多最新內容,請關注天涯煮酒論史版塊的原帖——「打亂順序重讀中國歷史」,原貼已更新三十五萬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