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大意失荊州還是權力場的犧牲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從關羽自身來說,「羽討樊而多留備兵,恐(呂)蒙圖其後故也。

」《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關羽在江陵、公安的沿江地帶修築了許多「屯候」,一旦發現敵情,即可舉火,施放狼煙。

關羽在鎮守荊州期間,為防範吳軍的進攻,大築江陵、公安二城,將其建成內外套城,形成堅固的兩道防線,綜上關羽對荊州還是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2.關羽與部下關係方面,關羽北攻襄樊,留守江陵與公安的是糜芳和傅士仁。

關羽同這二員承擔守御大本營重任將領的關係極為糟糕,並由此釀成糜芳、傅士仁叛變投敵,拱手獻城於呂蒙的慘禍。

糜芳、傅士仁為何在關鍵時刻倒戈呢?除了呂蒙大軍出其不意,兵臨城下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與羽有隙」、「素皆嫌羽輕己」。

(《三國志》呂蒙傳)關羽與曹仁在樊城相峙之時,令「芳、仁供給軍資,」芳、仁沒有及時將「軍資」運往前線,關羽就大發雷霆,宣稱「還當治之。

」這種做法不啻是使早與關羽「有隙」的糜、傅二人更加「懷懼不安」,一旦形勢發生變化,豈能阻止他們臨陣倒戈。

3.蜀中方面,襄樊戰役前後,吳、魏使者往來不絕,密謀夾擊關羽,可謂緊鑼密鼓,配合默契,而劉備、諸葛亮對此卻一無所聞,對關羽未作任何具體的軍事、後勤與外交的部署和支援。

更使人困惑的是,當曹操親統大軍屯駐摩陂,並不斷調遣于禁、龐德、徐晃率兵增援樊城,如此規模巨大的軍事行動,蜀漢政權居然作壁上觀,絲毫沒有採取任何對策,最後當關羽敗走麥城,面臨全軍覆沒之際,蜀中援軍還是遲遲不至。

這點確實讓人心生疑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失荊州的背後:劉備藉機除掉結拜兄弟

筆者日前拜讀了蔣星煜先生在《新民晚報》上所撰的《劉備聯孫拒曹有始無終》一文,頗受啟發。但又感到關羽失荊州不僅僅是孫劉聯盟有始無終的問題,蜀失荊州之事頗為複雜,內中既有關羽本人的問題,又有諸多隱情...

揭秘關羽失荊州的背後 指揮不當致地失人亡

筆者日前拜讀了蔣星煜先生在《新民晚報》上所撰的《劉備聯孫拒曹有始無終》一文,頗受啟發。但又感到關羽失荊州不僅僅是孫劉聯盟有始無終的問題,蜀失荊州之事頗為複雜,內中既有關羽本人的問題,又有諸多隱情...

揭秘關羽失荊州背後:指揮不當致地失人亡

關羽指揮不當,終致地失人亡關羽首戰於禁告捷,使荊州軍處於主動地位。在此情況下,關羽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誤認為固守樊城的曹仁已成瓮中之鱉,「有必破之勢」,因而不是集中兵力迅速殲滅曹仁主力於樊城...

關羽「失荊州」真相:劉備想藉機除掉結拜兄弟

筆者日前拜讀了蔣星煜先生在《新民晚報》上所撰的《劉備聯孫拒曹有始無終》一文,頗受啟發。但又感到關羽失荊州不僅僅是孫劉聯盟有始無終的問題,蜀失荊州之事頗為複雜,內中既有關羽本人的問題,又有諸多隱情...

關羽失荊州的背後:劉備藉機除掉結拜兄弟

筆者日前拜讀了蔣星煜先生在《新民晚報》上所撰的《劉備聯孫拒曹有始無終》一文,頗受啟發。但又感到關羽失荊州不僅僅是孫劉聯盟有始無終的問題,蜀失荊州之事頗為複雜,內中既有關羽本人的問題,又有諸多隱情...

關羽大意失荊州的另一個原因

千百年來,很多人一提到關羽,就會指責他失荊州之過。其實,關羽失荊州的原因是很多的,單從表面上看把喪失荊州的過錯全部推到他身上,這對他是不公平的。其實此時,劉備對結義兄弟早已「變心」,他不發蜀兵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