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心學」和帶兵之才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
因平定宸濠之亂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
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
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
至明朝,由王守仁(號陽明,下文王陽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學」兩字,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
其中心學最著名者六人,據黃宗羲《明儒學案》載:「南中之名王氏學者,陽明在時,王心齊、黃五嶽、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馮江南,其著也。
心學最不同於其他儒學者,在於其強調生命的過程,中國的聖人學問開始「哲學化」,而有新儒家的誕生。
不過回歸成聖的本來面目,這才是儒家能對混亂的世局與世人能展開的貢獻。
《王陽明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但是有時候人的判斷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麼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此時的心已經被私心和物慾遮蔽了,不是天理,這時就要反求諸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
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什麼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慾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
靠實踐,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
無論有多少方和圓,無論這些方和圓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規律,不然這些規律就是不正確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好多人認為心學是空談,實在是被歪曲的太厲害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好比孝順父母,心中有這個意念還不能算作孝,必須在實際行動中有所體現,並且在孝順父母的過程中,奉養得宜,讓父母舒適滿意,這就是實踐。
表面上看這個實踐好像是在對客觀的父母進行作用,其實是對自己的本心進行作用,萬物皆在本心。
這個孝順父母的天理並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沒有教我們要我們孝順他,這是純粹發乎沒有私心物慾的良知。
而且父母死後,我們的孝順之心也不因此消失。
講究名正言順是中國的特色,思想家們都想爭儒家正統的地位。
朱熹為了宣揚他的思想,減少反對他的阻力,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篡改《大學》,按自己的意願進行解釋。
其實他的思想跟儒家的思想有很大的背離了。
陽明學,通常又稱作王學、心學,是由明代大儒王陽明發展的儒家理學。
元代以及明初以來流行的理學強調格物以窮理,王陽明強調「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從自己心裡即可得到。
王陽明的主張為其學生們繼承並發揚光大,其中又以泰州學派(又被稱作左派王學)將其說法推向一個極端,認為由於理存在於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堯舜」,「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即使不是讀書人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為聖人。
王學這種「心即理」看法的發展,也影響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對於情慾的正面主張和看法。
由於心即理,因此人慾與天理,不再如朱熹所認為的那樣對立,因此是可以被正面接受的,這種主張的代表人物就是李贄,徐階,張居正,唐順之。
心本論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心者身下主宰,目雖視而所以視者,心也;耳雖聽而所以聽者,心也;口與四肢雖言動而所以言動者,心也」,「凡知覺處便是心」(《傳習錄》下)。
「心」即「我的靈明」,「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同上)。
「位天地,育萬物,未有出於吾心之外者」(《紫陽書院集序》)。
「
先生游南鎮,一友人指岩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關?』先生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同上,《王文成公全書》卷三)。
「
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心明便是天理」。
「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聽言動,即事聽言動便是一物。
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傳習錄》上),「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個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個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個信與仁的理。
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傳習錄》下)。
「心」不僅是萬事萬物的最高主宰,也是最普遍的倫理道德原則。
「知行合一」的認識論
王陽明說「知先行後」,他說:「心雖主於一身,而實管乎天下之理;理雖散在萬事,而實不外於一人之心。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傳習錄》中)「知行如何分得開?」「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答顧東橋書》)。
「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事,故有一念發動雖有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
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傳習錄》下)。
實質是恪守儒家倫理,成為聖人。
倫理學說和修養論
「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
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 (《答顧東橋書》)。
「是非之心,不濾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
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明明覺者也」(《大學問》),「良知之在人心,不但聖賢,雖常人亦無不如此」(《答陸原靜書》)。
「致良知,不假外求」,「若能向里求,見得自己心體,即無時無處不是此道」(《王文成公全書》卷一)。
為什麼?「臂之植焉,心其根也。
學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刪鋤者也,無非有事於根焉而已」(《王文成公全書·紫陽書院集序》)。
如何「致良知」?「物者,事也。
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上級,意所在之事謂之物。
格者,正也。
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
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正者,為善之謂也。
夫是之謂格。
」(《大學問》)然「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王門教育觀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傳習錄》,《陽明夫子年譜》)「本體只是太虛,太虛之中,日、月、星、辰、風、露、雷、電、陰霾、噎氣,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為太虛只障?人心本體亦復如此。
……一悟本體,即見功夫,物我內外,一齊盡透。
……二君以後與學者言,務要依我四句宗旨。
」(同上注)肯定人的主觀能動性,追求獨立人格。
聖人權威動搖:「夫學貴得之於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出之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者乎?」(《傳習錄》中)最後「滿街都是聖人」。
去惡為善「致良知」學說具有道德實踐意義。
王陽明的一生帶過三次兵。
一次是正德十一年八月,時年45歲的王陽明擢任僉都御史,巡撫贛南。
當時,閩贛粵交界處暴亂頻仍,官兵征剿多次失利,兵部尚書王瓊看重王陽明的才能,力薦他帶兵挂帥。
王陽明受此重任後,果然不負朝廷之望,調整兵制,改變戰術,出奇制勝,將一個危及百姓的動盪山區,調停成穩定的局面。
王陽明的第二次帶兵是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反。
這是一次充分展示王陽明的政治品質和軍事才能的戰事。
第三次帶兵出征是嘉靖六年的事,王陽明受命於朝廷,總督兩廣軍務,出征廣西思恩、田州,改剿為撫,不動一刀一箭,平息了事端,妥善地解決了少數民族問題,安定了邊陲。
王陽明的三次帶兵,背景不同,戰略戰術各異,每次都是用兵如神,連戰連捷,堪稱奇蹟。
故《明史》有評:「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
」
開國皇帝朱元璋奪取政權後,把24個兒子分封在各地做藩王。
「靖難之役」後,寧王被改封到南昌。
到了正德武宗時,寧王已傳到了朱宸濠的手裡。
武宗皇帝沉湎酒色,還喜歡自封武將,耀武揚威,週遊全國各地。
而寧王朱宸濠呢,卻不甘心做藩王,而想當皇帝。
他想做皇帝自有他的理由:一是武宗晚年無子,這對整個皇族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懸念,朱宸濠便垂涎三尺了;二是當年燕王奪了建文皇帝的寶座,也是振振有詞的,祖先既有先例,後輩豈不可效法?三是周邊的一些術士馬屁拍得他暈暈乎乎,說他相貌有「異表」,又說「城東南有天子氣」。
於是他網羅了謀士李士實、劉養正之流,緊鑼密鼓,籌兵蓄馬,招降納叛,反心日熾。
武宗皇帝卻只圖自己享樂,竟被蒙在鼓裡。
他周邊的一些奸佞小人,早被寧王重金賄賂收買,還不斷在他的耳邊吹風,說寧王如何如何的賢明,如何如何的忠孝呢。
寧王謀反不僅朝野有人反對,他的身邊也有人竭力阻之,這就要說到婁妃了。
婁妃是寧王的妃子,本名叫婁素珍,她是江西上饒理學家婁諒的女兒。
我到江西去採訪時,江西人說起婁妃敬仰之情溢於言表。
在滕王閣不遠的江邊,還有新建的「婁妃撫琴」雕塑。
這位婁妃秀外慧中,無一不美,而且賢淑端莊,深曉大義。
她的不幸和悲劇在於被選入王府作了妃子。
她得知寧王反心日熾,甚是焦慮。
她曾在《采樵圖》上題了一首詩,詩曰:「婦勸夫兮夫且聽,采樵須是擔頭輕。
昨宵雨過蒼苔滑,莫向蒼苔險處行。
」旗幟鮮明地勸寧王不要鋌而走險。
私慾膨脹的寧王哪裡聽得進去,不僅不聽,還把她囚禁在三面環水的「梳妝樓」上。
直到寧王謀反失敗,悔之不及時說:「昔紂用婦言亡,我以不用婦言亡。
」可見婁妃是持反對態度的。
寧王起兵最大的顧慮就是王陽明。
因王陽明當時正奉命巡撫贛南,雖然帶的兵不多,但離他最近。
再說,他對王陽明也是一種矛盾的心態,很賞識王的才幹,多次想拉攏他,還想建議讓他來任江西巡撫。
但是正直的王陽明不肯攀附他。
王陽明對婁妃倒是很尊重的。
這裡還有一層關係。
王陽明新婚不久,攜夫人諸氏從南昌回故鄉餘姚,途經上饒,得悉婁諒的深厚學識,便欣然去拜師,聽了婁諒的授課。
因此,南昌便有了各種傳說,傳說寧王起事前,王陽明曾進過王府,是婁妃設計放了他。
當時,正值寧王誕辰,寧王以慶壽為名,設下「鴻門宴」,召集南昌的官員佯稱奉有太后密旨而舉事,不從者格殺勿論。
王陽明是提前兒天去的,婁妃得悉萬分焦急,她以大義為重,派丫環送去一棗一梨,寓意其「早離」,王才幸得脫身。
正德十四年六月,王陽明受命調查處理福建兵變,行至江西豐城,聞寧王反。
並報說他的同鄉好友、時任江西巡撫的孫燧因不從而被害。
王陽明急忙返回吉安,召集地方官員,與吉安知府伍文定等商量對策。
王陽明非常清醒地看到,倘若寧王直取南京,大明就失去了半壁江山,到時隔江而治,版圖碎裂,受苦受害的還不是黎民百姓?倡導良知的王陽明於心何忍?
但是,光有忠誠熱血是不夠的。
王陽明面對最大的問題還是兵馬糧草的匱缺。
寧王經過十多年的蓄心經營,兵強馬壯,糧草豐足,起兵時,號稱18萬大軍。
而王陽明呢?身邊才幾千個人。
而來聽課的學生倒是不少。
這個仗怎麼打呢?
王陽明不愧有大將的風度。
他一邊上疏京城告變,一邊傳檄四方,號召各地起兵勤王。
在戰術上,他以少勝多,用了幾個計。
第一個用的是離間計。
他製作假情報,讓寧王獲得――他已經調集了數萬兵馬;他又製作蠟丸密書,讓寧王獲得――幕僚軍師李士實、劉養正原來是王陽明的人!密書里讓李、劉鼓動寧王趕快發兵南京,裡應外合,一鼓聚殲!寧王一下子懵住了。
身邊的親信怎麼成了大姦細?等到弄清真相,這一驚一詐一拖一疑,時間就過了10天。
王陽明贏得了籌集兵馬的時間。
第二個計是圍魏救趙計。
寧王清醒自己中計以後,旋即揮師北上,掠九江,大兵圍困安慶。
安慶乃長江要口,倘若失守,危及南京。
當時有人主張火速向安慶進發,解救安慶。
王陽明以為不然。
他提出先攻打南昌,這是寧王的老巢,留守的兵力較弱,此乃「圍魏救趙」也。
果不出王陽明所料,南昌苦戰攻下後,寧王放棄沿江而下,回救南昌,危及大局的情勢很快得到控制。
第三個是設伏包抄。
寧王回兵之後,雙方主力對峙在贛江口及鄱陽湖一帶,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就兵力來說,雙方還是懸殊的,正面交戰肯定不利。
王陽明先在樵舍引敵深入,佯作兵敗,邊戰邊退,造成叛軍的先遣部隊前後脫節進入了埋伏圈。
這個埋伏圈設在一個叫黃家渡的地方,在平定寧王的戰鬥中便是著名的黃家渡一役。
當敵軍鑽進王陽明設伏的口袋之後,結果可想而知,伏兵四出,打得對方措手不及。
第四個計是火燒連船。
王陽明一連數勝,寧王氣沮神傷,戰局己發生了質的變化。
為了加強攻勢,寧王將戰船鎖在一起,結為方陣,表面看來甚有氣勢,卻讓王陽明把握風向,繞到背後,以火攻之,寧王徹底大敗而被俘,婁妃等女眷皆投水而死。
寧王叛亂就此平定。
前後只有35天時間。
當然,王陽明在整個戰役中,還用了一些攻心的戰術以及安撫人心賞罰分明的方法。
龍場悟道 王陽明悟到了什麼(02)
古往今來,儒釋道兼修、知行合一、文治武功,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龍場悟道這一點睛之筆,構築了陽明哲學的四塊基石:1. 無善無噁心之體:開悟後的陽明先生與釋迦牟尼一樣,發現吾心即天理。「佛氏所...
明朝全能大儒王守仁出生
王守仁(1472-1529)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即公元1472年10月31日)太夫人鄭氏娠十四月生文成公於餘姚,嘉靖七年十一月廿九日...
心學——關於知行合一的學問
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灝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由王守仁(號陽明,下文王陽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學」兩字,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