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攻打劉璋時,為什麼不帶上諸葛亮隨軍出征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247期 文/無常奉天玉)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彼時於普通百姓而言,並不是一個好時代,畢竟那個時候處處民不聊生。

可是對胸懷大志者而言,那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時代,因為只有在亂世之中,他們才能更好的突破自己。

劉備就屬於後者,他本是一個織席販履的普通人,卻在亂世之中找准了機會,成為了一方諸侯。

眾所周知,劉備在創業的過程中,最倚重的人便是諸葛亮,畢竟諸葛亮尚未出山,就為其做出了三分天下的規劃,之後更是為其獻計良多。

他自己也曾說過,孤之有孔明,如魚之得水也。

可是,於劉備而言,至關重要的入川之戰,他為什麼沒有讓諸葛亮隨軍出征,反而將其留在了後方呢?對於此事,小編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諸葛亮更擅長內政

在世人心目中,諸葛亮用兵如神,是一個算無遺策的頂尖謀士,其實這僅是經《三國演義》美化後的結果,如果我們細讀歷史,就會發現,劉備生前諸葛亮的軍事成就並不多。

而且劉備不但在入川之戰的時候,沒有讓他隨軍出征,攻打漢中、東征伐吳等戰爭,也沒有讓其隨軍出戰。

關於此事的原因,陳壽給出了明確的回答,即「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也就是說,比起運籌帷幄,諸葛亮更擅長的是內政。

他留在後方,負責政務的處理,以及籌備糧草等事務,對劉備產生的助力更大。

二、給新人立功的機會

入川之戰的時候,劉備手下新收服了許多人,例如武將方面有霍峻、魏延、黃忠等,謀臣則有原屬於劉璋的法正、出身荊州的龐統等。

對於如何更好的讓這些人,融入到自己的陣營,劉備選擇了讓他們隨軍出征,建功立業。

如果我們仔細翻閱史料,就會發現,劉備發動入川之戰,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幾乎都沒有啟用元老,連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都被留在了荊州,諸葛亮被留下也是理所當然的。

三、龐統和法正更擅長在戰場上的謀略

當然了,讓新人更好的融入自己的陣營固然重要,但是若拿不下西川,一切都是徒勞。

如果龐統和法正,能力不及諸葛亮,劉備或許也不會犯險,讓諸葛亮留在後方。

可是龐統和法正並非草包,相反,這兩人在戰場上頗有成就——龐統剛剛入川,就為劉備獻上中下三計,供劉備選擇,在他戰死之前,劉備軍更是一路勢如破竹。

法正雖然在入川之戰的時候,名義上還在劉璋屬下,但是有他為內應,劉備更有胸有成竹,因此不必帶諸葛亮一同出征,他也有拿下西川的把握。

四、荊州是劉備的根據地,不容有失

雖然劉備在荊州只有一部分地盤,比不得整個益州。

可是在他拿下蜀地之前,荊州這部分地盤,是他唯一的立足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其背後的東吳,卻一直對這塊地盤虎視眈眈,為了避免在自己拿下益州之前,再失了荊州,劉備必須留下足夠靠譜的人守荊州,這個時候,後方遠比前線重要,而諸葛亮以謹慎著稱,又頗有大才,留他穩定後方,劉備絕對放心,就像曹操每次親征,都放心的把後方交給荀彧一般。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入川之戰雖然對劉備而言,至關重要,這關係到隆中對是否能夠實現,關係到他一統天下,有沒希望,但他卻沒有帶軍師諸葛亮一同入蜀,並非逞能,而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彼時,於他而言,諸葛亮留守後方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龐統和諸葛亮究竟誰厲害

《三國演義》里龐統是個悲劇的人物。論能力,他與諸葛亮齊名;論操守,同樣也是難分伯仲。但是為什麼諸葛亮聲鳴四海,功成名就,留下來千古佳話。而龐統則命途多舛,最終命隕落鳳坡,曇花一現的出現在歷史長河...

三國的這位鬼才,若非早逝,劉備定能一統天下

漢獻帝建安十七年,入川為劉璋討伐漢中張魯的劉備,藉口曹操進攻荊州,要回軍幫助孫權,要求劉璋給兵給糧。劉璋只給劉備一半的糧草士兵。劉備佯怒,裝腔作勢要回荊州,搞得劉備的內應張松信以為真,寫信勸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