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識人確實一流!他看重的四位蜀漢人才日後都成了蜀漢股肱之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策在臨死之前曾對弟弟孫權說過這樣一句話:「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直白一點說就是哥哥我打仗比你牛逼,弟弟你識人用人比我牛逼。

孫策對弟弟的評價確實沒錯,孫權識人用人的能力不僅僅體現在東吳本國上,連他看重過的蜀漢人才,他想「挖牆腳」的人日後都成為蜀漢股肱之臣。

孫權:我看你行,那你就行。

  • 費禕

諸葛亮南征勝利回來後,派費禕為使者出使東吳增進一下兩國之間的感情。

費禕到了那邊,孫權以及臣下都對費禕百般刁難,費禕從容淡定,回答合理,辯論未落下風。

孫權十分欣賞費禕,對他說:「你是難得的人才,料你日後會成為蜀漢的輔佐大臣,恐怕不會再作為使者來東吳了,我們也就見不了面啦,遺憾啊。

果然,之後費禕成為了蜀漢的一把手,他執政期間,蜀漢尚能穩固。

費禕

  • 鄧芝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派鄧芝前去向東吳示好。

鄧芝和吳主孫權交談了許久,孫權十分欣賞鄧芝,還給諸葛亮寫信說:「丁厷掞張,陰化不盡;和合二國,唯有鄧芝。

意思是說丁厷言辭浮誇,陰化不能言盡,我更看好鄧芝。

其中丁厷、陰化兩人均是蜀漢官員,記載並不多。

孫權果然沒看錯人,鄧芝之後擔任江州都督,保障蜀漢一方土地,文能治理州地,武能領兵平亂,是蜀漢的重要支柱。

當時人都說:鄧芝在東,馬忠在南,平在北境,咸著名跡。

鄧芝

  • 宗預

對於宗預,小夥伴們可能都不太熟悉,主要他在《三國演義》中「戲份」不多。

他是荊州人,隨著張飛一起入蜀的,後被諸葛亮器重。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東吳考慮到曹魏會趁機去打蜀國,於是在吳蜀邊界處增加了一萬的兵力,一來可以救援蜀漢,二來可以瓜分蜀漢領地。

蜀國當然也不示弱,也在白帝城增兵。

蜀漢朝廷還派了宗預出使去問問什麼情況,到了東吳,孫權首先質問道:吳國蜀國本是一家,你們增加白帝城守兵幹什麼?宗預回答說:我覺著東吳加強了守備,我們也增加防禦,這是為了適應形勢的合理行為,不值得相互追問吧。

孫權很欣賞宗預的坦白實誠,對他的敬重程度僅次於費禕、鄧芝。

孫權又一次看對了人,之後宗預被任命為尚書,也擔任過永安都督,鎮守蜀漢一方土地。

宗預

  • 張裔

此人被造反的南蠻流放到了東吳的領地,鄧芝出使吳國時去向孫權要人,孫權和張裔交談了一會,發現他很有才華,怪不得諸葛亮派鄧芝親自來要,事後孫權曾派人去挽留張裔,不過他已經進入吳蜀邊界幾十里內。

張裔回到蜀地,被諸葛亮重用,擔任丞相府參軍,代行相府政務,又兼益州治中從事,是諸葛亮執政的重要組成部分。

張裔

且不說孫權任命的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都是能文能武,為東吳盡忠的帥才。

光看孫權對這四個蜀漢人才的評估和偏愛,他的識人用人水平就已經很牛掰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

三國:諸葛亮治蜀

劉備征戰東吳,被陸遜火燒連營打敗,退到奉節白帝城暫時駐紮下來,不久就病倒了。在病勢沉重的時候,劉備派人去成都,把丞相諸葛亮等人請到白帝城來。劉備讓諸葛亮坐到床邊,對他說:「我有了丞相,才有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