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靠契丹 石敬瑭稱兒皇帝之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契丹是五代時期在我國北方出現的一個強大民族。
公元907年阿保機建契丹國.938年其子遼太宗耶律德光改國號為江。
乘粉中原地區軍閥的棍戰,契丹人在滅後唐、立後晉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後唐明宗李用源,是五代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的帝王,但他沒有培養出有能力的繼位者。
在他死後.他的幾個女蜻.如本握兵權的石敬塘、趙延壽、杜貢威等先後一個個向契丹投降.與後唐為敵。
繼明宗的閡帝李從厚十分軟弱,很快被明宗養子末帝李從坷殺掉。
李從坷即位不久,就把與他關係不好的石敬箱刺激了一下。
他讓石敬珊從太原調到那州去,石敬塘不肯。
於是他發兵討石敬箱.並且殺掉石敬箱在洛陽的子弟四人。
石敬塘要對付末帝,就令掌書記桑維翰草表稱臣於契丹,甚至對丁比自己年輕得多的耶律德光「請以父禮事之。
約事捷之日,例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
為獻。
表至,契丹大喜.復書許挨仲秋傾國赴援『。
936年九月.耶津德光率騎兵五萬援救被後唐軍隊攻打的石敬琅.後店軍隊沒料到契丹軍隊會突然出現.被石敬珊和契丹軍隊包圍在晉安寨。
末帝派心懷厄測的軍閥趙德鈞父子從幽州出兵.而趙德鈞卻與契丹聯繫上了.要求支持他自己為中原E朝的墩帝.所以行動緩悅。
石敬箱怕趙德鈞奪去他行將到手的帝位,派桑維翰向耶律德光苦苦哀求。
耶律德光最後同意了石敬墉的請求。
這年十一月,設壇晉陽.備禮冊命,並讓石敬箱「水為我落」。
後唐軍隊在晉安寨遭到了契丹軍隊的痛擊.全軍解體.耶律德光派轉兵五千送石敬塘赴洛陽做皇帝。
石敬珊應約割幽、薊、流、莫等十六州給契丹.並且同意每年輸帛三十萬匹,其他的吉凶慶弔。
歲時饋遺.玩好珍異.相繼於道.契丹大小官員石敬塘每人都送_L一份好處。
石敬塘還稱比自己年輕十多歲的耶律德光為父皇帝,事之甚謹。
石敬塘這樣的做法,從古至今通到了許多人的批評。
北宋薛居正在編((I日五代史》時就說:「圖事之初,召戎為援,撿猶自茲幣沉熾,黔攀由是以摧殃。
」今人的評價更是直白尖銳,如範文潤說:「石敬墉拜契丹主當父親.並且出賣廣大土地.另加歲貢帛三十萬匹.換取一個兒皇帝的稱號,在五代皇帝中.他是最大惡已極的可恥人物。
,很多人認為石敬墉將廣大的北方地區長期淪為外族統治,這是中國人無法接受的.他是出賣中原人民利益的大罪人。
不過一些學者認為石敬璐之所以甘做兒皇帝,是有一定緣由的,如果僅用「屈辱無恥」與卑哪來邊責他.並不能圓滿地說明問題。
像石敬塘這樣tt做契丹附庸的人,在五代時不只石敬塘一人。
石敬瀟勾結契丹自助,只不過是隋唐以來一些方鎮軍閥的一種故伎重演而已。
石敬墉只圖稱帝奪權.不顧名節人格,事屬可恥.但又須看到.這是與契丹的家長制政治有關。
契丹在唐末以前,杜會制度比較落後,只是到了阿保機時期,才由部落聯盟發展成為奴隸制汗國。
這使得新的國家領導人.既以君主的身份.又習慣於以家長的身份實行統
治。
他要求臣民更多地像一個家庭成員.即兒子、孫子那樣服從自己,接受自己的統治。
這是契丹主般次要求屈服於他的中原政權的頭目稱兒皇帝的根本原因。
年齡問題也是石敬璐被人罵的一個因家。
石敬緒稱兒皇帝時已經四十五歲.而耶律德光僅三十四歲。
其實石敬塘自稱兒皇帝的地位,早在他草表求救於契丹主時即主動提出。
石敬璐出身於沙陀族,而這個民族氏族公社遺習相當嚴重,養子之風很盛.但養子往往並不和養父在年齡上相當。
石敬塘稱兒實質上具有耶律德光養子性質,其年齡上的不相稱。
以氏族養子的習恢來看,並不覺得有什麼奇怪。
耶律德光多次讓石敬瑞上表時稱臣,但作書時稱兒皇帝,如家人禮,契丹和後晉就成了「父子之邦」。
.因為歷代很多人無法擺脫漢人傳統的道德倫理觀念,對這個問題就十分敏感。
封建時代的官員尊君為父,如果是少書老臣,那就不是與石敬箱差不多馮?
契丹側讓幽薊十六州.貴任不全在石敬緒身上。
長城以北的少效民族在東漢末、西晉至北朝、庸代都曾進人長城以南,正因為如此,才導致了當時激烈的民族矛盾以及隨之而來的大規模的民族融合。
十六州的確是北方落筒.但胡三省在《資治通鑑》的注文中已經談到自撤藩篇並不始於石敬籍。
幽潤十六州主要影響在北部防線。
東部防線因後唐時營、平為契丹所取,早已不守,幽、薊、順等州實際上已成為契丹勢力範圍。
石敬籍割十六州後的影響是比較嚴重的.因為遼的南擾大體都從幽、薊與雲、應兩個方向而來。
但總不能把契丹之所以南擾的責任全歸罪於石敬塘.從而餛淆國內民族矛盾與國外民族矛盾的界限,因為契丹畢竟是國內的一個少數民族。
反對這種觀點者認為,石敬塘遭到千古唾寫是罪有應得。
因為其一當兒皇帝是他主動提出的.其二他當兒皇帝的前提條件是出賣傾土.他是甘心充當契丹的傀偏,其三他事契丹「甚謹」,克盡了「臣道』。
契丹是有一些與漢人不一樣的風俗.但這也僅是一廂情願的事情.他們怎麼會要求他國君主必須服從於他們的習俗?在契丹與中
原幾個王朝的關係上,也並非都是「論父子之義「、「為父子之邦」的。
為了做個兒皇帝,石敬籍出賣了幽魷十六州.這連契丹人h己也認為是這樣的,如耶律德光曾說:「我無心南來,漢兵引我至比耳。
」按這種看法.稱兒皇帝是石敬塘自甘墮落的結果。
另有人認為,契丹人有收繼養子及外姓人人族的習俗,遼代皇帝特別喜歡與中原各朝皇帝之間義結父子、兄弟.都叮視作這種習俗的外延表現形式。
唐末五代之初.阿保機就與李克用結義.約為兄弟。
李克用死.其子李存助向契丹求救,阿保機伶說:「我與先王為兄弟.1L即吾兒也.寧有父不救子耶?」儘管除掉李克用時.契丹和後梁是聯手發動攻擊的.但當李存助上門,阿保機還是想到當年的結拜。
李存助死後.後唐告哀使至,阿保機裝出痛苦的樣子大哭了一番.口口聲聲「看兒「如何如
契丹之所以支持石敬墉,最能打動耶律德光心的是事成之後可別地人契丹。
當石敬珊派人至契丹許割燕雲求兵為握時,耶律德光說:「我非為石郎興師,乃為天帝教使也。
」原來是契丹在阿保機時就想得到後唐的土地。
石敬璐當上皇帝後。
耶律德光與他「執手約為父子」.農面上是契丹的風俗形成了石敬瀟的兒皇帝.但問題的實質是契丹的心思一直在「雁門以北及幽州之地「上。
當上兒皇帝後,石敬塘對遼帝唯唯諾諾,奉表稱臣,遼帝「般止晉帝上表稱臣,但令為書稱兒皇帝,如家人禮。
.契丹的目的就足想利用這種不平等的「父子國」關係,通過後晉傀臨政權,控制中原地區,以愉掠更多的財物人契丹。
石敬塘死後,其子石重貴繼位,是為晉出帝。
石敬墉在世時,後仔朝野上下已對其割讓疆土,稱兒臣遼頗多不滿。
石重貴為了平息眾怒,向契丹申明稱孫不稱臣.使契丹「爺爺」大為惱怒.當粉晉使就斥罵石重貴,於是契丹與後晉絕交,兩國關係破裂。
三年後耶律德光率大軍攻人晉都開封.滅掉了後釋。
這種觀點強調.結義是契丹民族傳統文化內場的一種表露.利用了這一點.耶律德光執政期間就恃「冊立之恩」,以不平等的「父子,
親戚關係,得到了石晉拱手相讓的雁門關以北、長城以南的十六州廣大地區,每年還要勒索白銀和繃帛.這才是石敬璐能夠稱上兒皇帝的真實原因。
要真正解開皇帝「的來源。
看來還得假以時日。
45歲的人向34歲的人叫爹,這個皇帝真的是拼了!
後晉皇帝石敬瑭,原來是後唐皇帝的女婿,擁兵一方,但是他卻藉助契丹的軍事力量,推翻後唐政權,建立了後晉。石敬瑭為了得到契丹人的幫助,他甘願做兒皇帝。這遭到了很多人的指責與謾罵!
這個漢奸當不成兒皇帝,向契丹皇帝提了一個更無恥請求
歷朝歷代,均不乏漢奸。越是在亂世,這種背叛中華民族、出賣中華利益的敗類就越多。五代十國時期的趙延壽就是一個極為典型的代表人物。在《辭海》中,漢奸原指漢族的敗類,現泛指中華民族中投靠外國侵略者,甘...
生前認後晉皇帝當兒子 死後屍體被鹽醃成「帝羓」
五代十國,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建立為止,這一時期割據政權互相征伐,絲毫不顧百姓死活。後晉皇帝石敬瑭不惜將燕雲十六州送給契丹人,換取契丹軍隊幫助他擊敗後唐皇帝李從珂,還厚顏無恥的認比他小十幾歲的...
宣揚「兒皇帝」石敬瑭認賊作父厚顏無恥其實是道德綁架
現在我們一提兒皇帝肯定會想到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並且認為他是一個厚顏無恥之徒。只因他原是後唐皇帝的女婿,擁兵一方,但是他藉助契丹的軍事力量,推翻後唐政權,建立了後晉。後來為了得到契丹人的幫助,他...
五代十國時期就為宋代埋下了很深的禍根
唐朝在唐末農民起義的打擊下更加衰弱,907年,朱溫最後取代唐朝建立了後梁政權。唐朝後期以來的藩鎮割據演化為五代十國的分裂混戰局面。這一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王朝更迭最頻繁的一個時期,實行的是軍閥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