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丨讀書時應該進行怎樣的思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什麼要讀書?通常會有四種情況:一是為休閒而讀書。

隨便翻翻,看看小說、散文或非專業的書。

二是為興趣而讀書。

對某個領域有興趣、為了解某個方面的情況而讀書。

比如出國或國內旅遊,要了解目的地、景點的情況。

三是為學習而讀書。

要完成學習任務、為了考試或者要求寫體會文章而讀書。

三是為研究而讀書。

也就是為研究問題、做學問而讀書。

我所說的讀書思考,主要是講為學習、為研究而讀書時的思考。

為學習、為研究,肯定要讀書。

尤其是為了研究還必須讀很多書。

張培剛先生在哈佛大學寫博士論文,9個月時間翻閱了200多部專著,涉及180位學者,最終論文得了威爾斯獎。

為學習或研究需要很認真讀書,為了說明或檢驗讀書認真,有的還要求整段整篇地背下來,有的還寫讀書筆記或體會。

我認為,為學習或為研究而讀書,判斷其認真程度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記憶,讀過之後,記得書的主要內容,甚至能背出其中的段落和句子;第二個層次是理解,能夠理解書中所傳達的思想;第三個層次是思考。

為學習研究而讀書,往往有通讀和精讀兩種方式,有時也會有選擇地讀或有重點地細讀。

無論哪種方式,都可以引發思考,都可以因為思考而讀懂。

讀書時的思考,可能會涉及四個方面。

讀書需要平面思考。

要把書、作者以及所處的時代結合起來思考。

如何理解書的旨趣,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為什麼有時直截了當、有時卻環顧左右而言他,甚至似是而非?需要結合時代背景觀察,必須歷史地看,必須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中看;需要結合作者的人生、風格、追求看。

只有這樣,才能把書的中心思想理解准、理解深、理解透、理解到位。

讀書需要總結思考。

一本書總是有一定篇幅的,無論是通讀還是精讀,必須抓住重點,總結概括出書的主題、中心思想、所運用的主要方法、最能引人注意的創新點或亮點。

雖然作者、出版單位在推介時會講該書的看點,包括寫作意圖,也會有專門的書評,甚至包括其他人的讀書筆記和體會文章,但這些只能幫助我們理解,不能代替我們思考。

讀書需要關聯思考。

要把所讀之書與同類書籍、文章聯繫起來讀,與相關領域的學術體系、學科前沿聯繫起來思考,搞清楚該書的學術地位、學術價值、原創水平和實際貢獻,建立起「由點到面,以面看點」的分析框架。

讀書需要啟發思考。

無論是為學習還是為研究而讀書,目的總是要提高自己的。

讀書的最高境界是啟發性思考,要一邊讀一邊想。

通過讀書我們想到了什麼、悟到了什麼。

通過讀書我們是否受到激勵、觸動與啟發,這是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書讀得怎麼樣的最好回答。

◎本文原載於《學習時報》(作者尹漢寧),轉載請註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語文學習的通用方法

語文的學習重在積累,所謂厚積而薄發,才能顯示真正的實力與內涵。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同學們要從主動自覺的去分析一個字形、掌握一個詞語,理解一個熟語、記住一句名言警句、賞析一首詩,閱讀一篇文章,欣賞...

開學了,你的孩子準備好讀書了嗎?

宋代大家朱熹有云:「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先於讀書。」從古至今,從中到外,凡在歷史上留名的學者都有博覽群書的愛好。多讀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適合幼兒閱讀的繪本、童話書,到適合小學閱讀...

讀書:怎樣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語文和英語裡都有閱讀理解,可惜我們很多人只是在閱讀,而沒有理解。只能說明你知道這麼書內容是什麼,而不能透過內容看到更深層次的含義,自然而然就不能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力。怎麼才能加深理解呢?下面介紹...

人丑就要多讀書,可沒點閱讀辦法傍身怎麼行

1丑,好像是個硬傷,不過智商卻是可以習得的、可以積累的,而且被科學證明竟然是可以遺傳的。所以只要夠聰明,總能找到掙錢的辦法,而且閱讀這件事本身就能掙錢,比如樊登讀書會、還有得到的專欄。一旦有了錢...

不注意這4點,書讀再多也是白搭

▌推薦星級:★★★★▌閱讀時間:4min▌推薦理由:讀了書卻沒有看進去,那這樣還不如不讀,你說呢?你是不是有時發現自己看了一大堆和產品、網際網路行業相關的書,卻好像還是一知半解?你會不會發現一本...

閱動人生,優秀的人往往從讀書開始

書,被喻為從眼睛流入心靈的智慧之泉。莎士比亞曾說: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了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失去翅膀。我經常聽一些學生說,讀了一篇文章不知該學些什麼;還有人說,讀了不少書,...

讀了這本書,才知道之前的書都白讀了

文/噹噹歡樂多電影《妙筆生花》里有一個故事,講了一名不得志的作家偶然在購買的古舊手提包中,發現了一卷舊的小說稿。小說如此吸引人,他深深陷入,一邊沉迷於故事中,一邊憤恨自己寫不出同樣打動人心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