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敗走華容道,是諸葛亮故意放走的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敗走華容道,是諸葛亮故意放走的嗎?

事後自稱有先見之明的人。

謔語,諷刺那些自作聰明放馬後炮的人。

諸葛亮是未卜先知,他們是過後方知,所以稱為事後諸葛亮。

赤壁之戰後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原本打算安排其他將領去攔截曹操,但關於主動請纓,因此諸葛亮錯誤的派遣了關於前往攔截。

曹操果然由烏林向華容道敗退,並在途中三次大笑諸葛亮、周瑜智謀不足,未在險要處暗設伏兵。

然而,一笑笑出趙子龍,多虧徐晃、張郃二人雙敵趙雲,才使曹操得以逃脫;二笑笑出張翼德,又是張遼、徐晃二將抵擋張飛,使曹操再次脫險;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關雲長,且又在有一夫當關之險的華容狹路上,加之曹軍幾經打擊,此時已無力再戰,無奈,曹操只得親自哀求關羽放行,關羽念舊日恩情,義釋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鬼谷子思維點評:

諸葛亮的一個錯誤決策讓曹操得以逃脫,實在是一場錯誤的決斷,悔之晚矣。

當時是如果天下沒有曹操,那麼劉備就更有希望能成就大業。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會失算?有人說是演義,只是小說故事而已,其實曹操敗走華容道的背後有著一個有趣的謀略故事。

簡單的說就是諸葛亮摩錯意了,他以為關於會鐵面無私,但卻不想關於實在是個義氣之人,之前收到曹操諸多恩澤,以關於的性格,自然會放曹操一碼。

諸葛亮把關於當成棋子,卻不想關於是個重感情的棋子。

所以說用人做事都要揣摩清楚,知道對方的真實情況然後使用。

山中宰相陶弘景認為摩意是因為每個人的能力品德本性不一樣,而且事情是不停變化的,所以「凡此十者,皆摩之所由而發。

言人之材性參差,事務變化,故摩者亦消息盈虛,因幾而動之。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

平者,靜也。

正者,宜也。

喜者,悅也。

怒者,動也。

名者,發也。

行者,成也。

廉者,潔也。

信者,期也。

利者,求也。

卑者,諂也。

故聖人所以獨用者,眾人皆有之;然無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揣情摩意是一個系統工程,鬼谷子認為要想計謀得到實施,就必須客觀分析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比如分析清楚對方的情緒,性格,愛好等諸多問題,諸如平與靜,正與直,喜與悅,怒與動,名與成,行與成,廉與潔,信與明,利與求,卑與諂,與對方的意念合一,繼而才能內符,才是真正的摩意。

鬼谷子最後這些事情每個人都有,但是卻沒成功,是因為用錯了。

比如諸葛亮就錯誤的揣摩了關羽的意,繼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功虧一簣。

喜歡國學鬼谷子的朋友們,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guiguzi7619299】吧!每天更新最有價值的國學鬼谷子智慧文章。

30000名鬼谷子愛好者智慧社群歡迎你的加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為何派關雲長華容道堵截曹操之新說

曹操敗袁紹、破烏桓,基本統一北方後,於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南陽)揮師南下,欲先滅劉表,再順長江東進,擊敗孫權,以統一天下。九月,曹軍進占新野(今屬河南),時劉表已死,其子劉琮不戰而降。...

三國迷案:關羽為何華容道釋曹操

(160-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

還原一個真實的三國 敗走華容道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肯定對曹操敗走華容道的故事耳熟能詳。《三國演義》第五十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小說寫赤壁戰前,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且夜觀天象,曹操不當身亡,考慮到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