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男人的一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山色空濛無限美,百戰歸來再讀書】 原創作者:山色歸讀

管仲,名夷吾,字仲;鮑叔牙,鮑氏,名叔牙,兩人是安徽老鄉,從小就一起玩耍、長大,一起讀書;出生年齡差不多,去世時間也相隔不遠,粗略地說,有點同生共死的拜把子兄弟意味,算得上刎頸之交。

哥倆成年後都在春秋戰果時期的齊國謀事,先後一起做過買賣、當過兵,後來又一起輔佐過齊僖公(齊桓公之父)、齊襄公(齊桓公之兄),公子小白登上齊國國君位後,兩人一起協力輔助齊桓公(公子小白)尊王攘夷,九和諸侯,一匡天下,成就「春秋五霸」之首的偉業。

要說這對異性哥倆是刎頸之交一點也不過分,在他們未發達還在一起混生活時,兩人常常一塊合夥經商。

管仲家裡很貧困,所以有時候手頭緊本錢就少出點;偶爾特別困難的時候拿不出本錢鮑叔牙也不以為意。

每筆生意結束清算時,要是虧損了,管仲就不分擔或少分擔虧損;如果掙錢了,鮑叔牙更是讓管仲多分盈利。

後世的華人經營之神李嘉誠在講述他與人合作經營分享利潤原則時說:「我與人合作,如果賺10%是正常的,賺11%也是應該的,那我只取9%。

」這與鮑叔牙的經營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李嘉誠是從長期的商業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鮑叔牙卻是出於樸素的朋友兄弟情義與管仲在金錢上從不計較。

不過一些好事的夥計卻常在背地裡議論紛紛,說管老闆貪財好貨,完全不講友情和公正道義,經常占我們鮑老闆的便宜!鮑叔牙這時主動站出來解釋:「你們不要多說了!他哪裡是貪這幾個小錢呢?他家生活很困難,要養老母,將來還要娶媳婦、蓋房子不是?是我心甘情願地多分給他一些。

其實管仲也不是平常家世,管仲的祖先是姬姓的後代,與周王室同宗。

管仲的父親管莊曾經當過齊國的大夫,只是由於父親早逝後來才家道中落,到管仲成年時已經很貧困,要靠和發小鮑叔牙搭伴做點小生意為生了。

人往高處走,經商沒什麼起色,管仲就嘗試去當兵,或許憑軍功博個封妻蔭子逆襲回原來的階級隊伍也不一定呢。

不過經歷過好幾次戰鬥考驗,部隊進攻的時候他躲在後面,退卻的時候他卻跑到最前面,其他士兵都瞧不起他,認為他貪生怕死,打仗時甚至都不願意和他呆在一塊兒。

看來他在軍界是混不下去了!鮑叔牙再次替他辯護:「管仲老爹去世得早,家裡只有80多歲的老母,他保護自己是為了活下來侍奉老母盡孝,並不是真的怕死。

鮑叔牙這麼理解、庇護、罩著管仲,投桃報李,管仲也真心實意地想方設法回報下鮑叔牙。

鮑叔牙的父親是當時齊國在位的大夫,他算是官二代,起點比管仲高得多。

當鮑叔牙先於管仲謀得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後,管仲曾經在鮑叔牙手下辦事,他也多次想為鮑叔牙出點子、辦些好事,不過都沒有辦成;不但沒有辦成,有幾次甚至辦砸了,反而給鮑叔牙造成困窘,還不如不辦好呢!因此其他人都認為管仲平庸無能。

鮑叔牙卻不這樣看,他認定自己的朋友管仲是個志大才高之人。

世事茫茫,成功往往取決於時也,勢也,命也,運也諸方面機緣的整體配合。

事情之所以沒有辦成,只是由於機會沒有成熟罷了。

鮑叔牙借著父親的人脈關係,曾經也給管仲謀了三次官,但是管仲每次都被罷免,到了這個光景,基本上其他人都認定管仲是倒霉蛋兼窩囊廢,只有鮑叔牙仍然堅信管仲不是沒有才能,而是因為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獲得充分信任和授權罷了,所謂「古來才大難為用」。

管仲和鮑叔牙從共同玩伴、同學到合夥經商、一起參軍,乃至後來都做了齊國政府部門的公務員,兩人在長期交往中結下了深情厚誼,他們互相支持、彼此照顧,其中人生的前半段尤其以鮑叔牙蔭蔽管仲、設身處地地替管仲著想為多,所以管仲對鮑叔牙發自內心的感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說白了,管仲是一輛頂級賽車,他的使命本就不該在公路上,而應在賽道里。

經商、當兵,普通小吏,這些舞台太小,他應該擁有更大的施展空間。

管仲是一匹千里馬,然而目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只能暫時「祗辱於奴隸人之手」,吃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

此時的管仲尚處於蜇伏階段,時機未至,潛龍勿用,一旦雲銷雨霽,飛龍在天。

這一路走來,他們是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好兄弟。

但是他們都是以搞政治為職業的人,等到他們產生了政治分歧的時候怎麼處理相互關係呢?

這事情說來就來了,後來兩人都做到齊國的高級幹部——大夫。

當時是齊僖公(齊桓公之父)當政,他有三個兒子:太子諸兒、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齊僖公指定管仲當公子糾的師傅,鮑叔牙當公子小白的師傅。

國君的兒子是潛在的儲君(儘管已立太子,但歷朝歷代並不是所有太子都能平安即位,即便順利即位如果沒有繼承人還是傳位給兄弟),儲君和師傅的關係是一種准君臣關係,君貴臣榮,君辱臣死。

所以每個儲君陣營從來對其他儲君團隊是烏眼雞似的緊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帝王家大多數時候只是個美麗的傳說。

管仲和鮑叔牙這對多年好友就進入了各為其主這種尷尬的角色。

不過他們之間的關係有別於歷史上其他競爭對手:一方面兩人忠心耿耿地輔佐各自的主子,希望自己的徒弟將來能登大寶,所以競爭起來你死我活,毫不含糊;另一方面為了齊國強大這個共同目標,他們依然能坦誠合作。

管鮑兩人之間的關係是一種求同存異的良性競爭關係,用現在時髦的話說,是一種「競合關係」。

鮑叔牙當初對齊僖公令其輔佐公子小白不很滿意,常常稱病不出,因為他認為齊僖公作為公子小白的父親和主公,「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齊僖公讓小白當繼承人的可能性不大,以他鮑叔牙的才能歷練、學識家世應該讓他去輔佐更聰明的公子糾才是。

而管仲卻不以為然,他明白鮑叔牙的心結,勸導鮑叔牙說:「國內諸人因厭惡公子糾的母親(公子糾母親是魯國公主,而齊魯一直較勁且糾葛、是非不斷),以至於不喜歡公子糾本人,反而同情小白沒有母親(小白母親是弱小的衛國公主,早逝)。

將來統治齊國的,非糾即白。

公子小白雖然沒有公子糾聰明,而且還很性急,但卻有遠慮。

不是我管仲,無人理解公子小白。

公子糾即使日後廢兄立君,也將一事無成。

到時不是你鮑叔牙來安定國家,還有誰呢?」這樣,鮑叔牙聽從了管仲的意見,出來接受任命,殫精竭慮輔佐小白。

這段話是管鮑兩人那個階段「競合關係」的典型寫照,管仲所說的話一半實,一半虛。

勸說老朋友安心出來當差是大實話,伴君如伴虎,過分拂逆主子之意非自保之福,也不利於齊國朝野包括鮑氏家族的整體和諧不是?再說管仲為鮑叔牙所做的一番國民心理學分析也不是空穴來風,順帶還埋下了自己是為數不多的很欣賞公子小白的大臣之一這個伏筆,小白將來即位的可能性儘管很小,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萬一歪打正著呢?至於說公子糾當不上國君,即使當上了也將一事無成云云,顯然是敷衍之辭,才氣縱橫的管仲怎麼會如此不看好自己的學生呢?這種說辭不是侮辱學生,也是侮辱老師吧!沒準是他管仲布下的另一路伏兵,他與鮑叔牙兵分兩路,兩人一個投到小白門下,另一個則投到公子糾門下。

等沒有繼承人的齊襄公(小白兄長)一下課,能繼位的非糾即白,管仲和鮑叔牙至少有一個就是擁立功臣,事成之後再把另一個也推薦給新君,管鮑也就功德圓滿了。

這就好比買彩票的「包圓策略」,在彩票所剩無幾但還有大獎未出時,你包買下所有的剩餘彩票一定勝算很大!這種政治博弈手法康熙朝的勛戚寵臣佟國維、隆科多父子(電視劇里叔侄關係與史實不符)就用過。

佟國維家族和愛新覺羅皇室幾代的姻親,最輝煌時期佟系勢力有「佟半朝」之稱。

佟國維為了維護佟氏家族的影響力,在康熙繼承人奪嫡大戰情勢未明時自己出來擁立大熱門「八爺」,指使兒子隆科多擁立冷門「四爺」(後來的雍正皇帝),並授意兒子隆科多在康熙朝堂議事時公然站出來揭批自己。

這種燒「冷熱灶」、雙向押寶的方法屢試不爽,後來事實證明,隆科多贏了,管仲也大勝。

齊僖公過世後,大兒子齊襄公(公子糾、公子小白之兄)即位。

齊襄公這人是歷史上有名的荒淫無道、暴戾昏庸之君。

他與異母妹妹文姜私通亂倫,並因為醜事敗露殺害了文姜老公——魯國國君魯桓公。

齊襄公在國內也大肆誅殺,搞得人人自危,一些齊國親貴重臣紛紛外逃,作為潛在儲君的公子糾和公子小白更是風暴中心,公子糾由管仲、召忽二人輔佐逃往舅家魯國;公子小白則由鮑叔牙輔佐逃往臨近齊國都城臨淄的莒國。

不久齊國內亂,齊襄公及篡位的公孫無知(齊襄公堂兄弟)相繼被殺,國內政權出現了真空。

逃往國外避難卻一直伺機的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集團都借兵回國爭奪國君之位。

這時管仲和鮑叔牙你死我活的鬥爭就開始了。

由於莒國離齊國近(當初鮑叔牙選擇避難地時就有所考慮),管仲怕鮑叔牙、公子小白一行會先回國繼位,便分兵親自領軍前去必經道路潛伏,截殺公子小白。

管仲領軍還真截到了他們,箭術不凡的管仲毫不猶豫一箭射中小白,遺憾的是命不該絕,正中小白身上的銅製衣帶鉤。

公子小白急中生智,慘叫一聲仰面躺下,並咬破舌頭讓鮮血噴涌滿面,騙過了大喜過望的管仲。

保護公子糾回國即位的魯軍由此放慢了進軍的速度,鮑叔牙和公子小白卻日夜兼程直入臨淄,最終得以立為國君,他就是齊桓公。

魯國不甘心本國外甥公子糾爭位失敗,魯莊公(魯桓公之子)親自提兵和齊國進行一場乾時大戰,結果魯國一敗塗地。

為絕後患,齊桓公挾戰勝之餘威,遣書給魯莊公,叫魯國殺掉公子糾(小白的小算盤是免得自己殺死親二哥留下壞名聲),交出管仲和召忽,否則齊軍將大軍壓境。

形勢比人強,魯國無可奈何地殺了公子糾,失去了摻和、影響齊國內政的最後政治籌碼。

但是交還公子糾的輔臣管仲和召忽本來是鮑叔牙忽悠齊桓公的權宜之計。

說是:「這兩人當初帶兵截殺您,差點要了您的性命,可以讓您親自動手殺死他們,以解您的心頭之恨,而且殺這兩人也不會影響名聲。

」其實自公子小白即位成為齊桓公這一刻起,鮑叔牙心底與管仲的競爭關係就完全沒有了,剩下的全部是合作意識了。

他一直盤算著怎麼救這個老朋友的性命、然後讓齊桓公重用管仲呢。

但是鮑叔牙的如意算盤被魯國的高人識破了,魯國大夫施伯看出齊國要管仲不是為了報仇雪恨,而是為了重用他。

管仲的才幹世間少有,一旦受到重用齊國必然會迅速崛起,將成為鄰國魯國的大患。

因此施伯力主殺死管仲,將屍首還給齊國。

但鮑叔牙此時已經熬成一塊老薑,急中生智稱齊桓公恨管仲入骨,一定要要生殺管仲,食肉寢皮,以報一箭之仇!魯莊公新敗之下,心有餘悸,不得不 照章執行,將管仲和召忽擒住送還齊桓公發落,以期退兵。

臨行前召忽士不受辱,自殺殉主。

管仲太了解他這老哥們了,他知道這是鮑叔牙的計謀。

說是押送回去千刀萬剮,他一點也不害怕,反倒怕魯國這邊反悔,懇求押運士兵快馬加鞭趕去齊國。

齊桓公是歷史上的有道明君,他後來成了「春秋五霸」的第一個霸主。

當年多災多難的公子小白即位後,當務之急是要找有才幹的人來輔佐自己。

他立馬拍板要朝夕相處的師傅鮑叔牙當宰相(上卿),鮑叔牙不愧賢者之風,他說:「大王你要讓齊國保國安民,我當宰相不成問題;但你要讓齊國富國強兵,獲得大治,當周天子之下的諸侯長稱霸天下的話,非管仲莫屬!」齊桓公一聽管仲這個仇人的名字就心堵,還等著魯國押送他回來後自己生撕活剮他呢!還重用?老大不樂意。

再說,他真的有很高的治國之才?「我敢以腦袋打包票。

」鮑叔牙信誓旦旦的說,「若論治國安邦,管仲堪稱奇才。

我有五個方面不如管仲:「寬厚仁慈,安撫百姓,我不如他;治理國家,綱紀井然,我不如他;取信於民,百姓擁戴,我不如他;制定禮儀,四方效法,我不如他;陣前用兵,鼓舞民心士氣,我不如他。

」為了進一步解開齊桓公的心結,鮑叔牙解釋管仲當初在陣前射出那麼狠的一箭,是兩軍陣前,各為其主嘛。

可以理解,如果您真的寬恕他,他做了您的臣子肯定也一樣忠於您!齊桓公畢竟是睿智之君,聽從了鮑叔牙的勸說,選擇良辰吉日,用「郊迎」的大禮迎接管仲進城。

桓公與管仲一連談論三日三夜,句句投機,不僅拜了管仲為齊國的相國,而且還尊稱他為「仲父」,言聽計從,專任不疑。

於是管仲和鮑叔牙老哥倆又成了齊桓公的左膀右臂。

齊桓公在管仲的謀划下,對內政、經濟、軍事都進行了全方位、有效的改革,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實力,齊國很快富強起來。

齊國打著「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敬,「南征蠻楚、北伐山戎」,為齊桓公坐上春秋第一霸主的寶座立下了汗馬功勞。

鮑叔牙是非分明,疾惡如仇,他在大諫(相當於後來的諫議大夫)的職位上選賢薦能,為齊國朝堂肅正風氣,進諫忠言,考評和選拔官員做出了很大貢獻,算是管仲一個很好的助手。

這對老友配合默契,各施所長。

公元前645年,管仲重病將死,齊桓公求教仲父於病榻,問鮑叔牙是否可繼承相位。

管仲直言進諫,鮑叔牙為人廉潔清正,剛直不阿,是當諫臣的好材料,但是不當和事佬,上不討好君心,下不迎合民意,會得罪很多人。

相比公孫隰(xí) 朋更適合接任相國。

鮑叔牙聽後笑說管仲說得正確,他這樣是為國不對朋友有私心。

知管仲者鮑叔牙;反過來最知鮑叔牙者未必不是管仲也!這對一輩子的老友已經到了心領神會,心意相通的境界啊!接任管仲相位的公孫隰朋一個多月就去世了,齊桓公無論如何要讓鮑叔牙稱相,鮑叔牙不得已答應下來,管規鮑隨做了不到一年的相國也去世了。

管仲鮑叔牙這哥倆相識、相助、相知的美談流傳了幾千年,到今天留給我們一個管鮑之交的成語來描述關係好的兩個人。

管仲故里位於今安徽潁上縣建潁鄉管谷村還建有一座管鮑祠,是後人為紀念「春秋第一相國」管仲與大夫鮑叔牙功績和友誼的合祠。

關於管仲鮑叔牙對後世的影響還有兩則趣事:很多人知道管仲在軍事、政治、經濟及治國安邦,綱紀禮儀方面的才能和貢獻,其實他還是中國最早把娼妓合法化開設官營妓院的始祖,據史料記載,管仲開辦國營妓院,弄來七百戶站街女,賺其夜合之資,以充國庫,真是理財高手!後世的妓女老鴇就把管仲附會成行業保護神,逢年過節或諸事相求時就焚香叩拜。

鮑叔牙當年反覆叨念人生有兩大快事:「一為食盾魚,二為飲玲瓏。

」這裡的盾魚就是鮑魚,因為鮑叔牙愛吃。

所以後來人們稱盾魚為鮑魚,鮑魚之名就這樣流傳後世。

【山色空濛無限美,百戰歸來再讀書】 原創作者:山色歸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管仲做啥了,為啥能夠成為妓女的祖師爺?

中國各行各業都有祖師爺,比如說木匠的祖師爺是魯班,商人的祖師爺是范蠡。對於這兩個行業的祖師爺很好理解,魯班木匠活賊好,范蠡會做買賣,成為祖師爺,經過歷代的高知一宣傳,成為祖師爺也無可厚非,但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