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嘗試當遊俠、酷吏、能臣,都失敗了,最後只好選擇當奸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一句評價曹操的經典語錄,叫「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那是在曹操小時候,社會上流行一股風氣,就是喜歡評論朝野知名人物,領軍人物叫許劭。

曹操很好奇,也找上門來請教。

費了好大勁兒,曹操才從應劭嘴裡聽到一句話:「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聽了這句評語,曹操大笑而去。

曹操為什麼大笑,大家對此理解不一樣。

很多人以此斷定,曹操從小就有「奸雄」性格,把他扒拉到反面人物拿一夥去了。

其實,這都是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對曹操是很不公平的。

我認為,曹操之所以大笑,是因為他從小胸有大志,想長大之後干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

能在治世當一名能臣最好,如果治世變成了亂世,自己當一個奸雄也未嘗不可,總之是不枉此生。

我們從曹操的人生軌跡就可以看出來,他最初是按照治世能臣的道路走的。

他生長在一個官宦之家,爺爺是大宦官曹騰,爸爸曹嵩也當大官,家庭很有權勢。

作為典型的官二代,他養成了「飛鷹走狗,遊蕩無度」的少爺秉性,也養成了嫉惡如仇、抱打不平的俠義性格。

這種豪俠氣質再加上他家無人敢碰的社會地位,使得他做出了不少荒唐事,給老爸添了不少麻煩。

有一次,他聽說宦官張讓專權用事,殘害忠良,俠義之心頓起,也不想想後果,就跑到張讓家裡刺殺他。

張讓發現後,大叫捉拿刺客。

衛士們蜂擁而至,可曹操一點也不慌張,揮舞手戟從臥室一路殺到院子裡,最後從容翻牆而走。

這件事,雖然張讓礙於老前輩曹騰的面子沒有追究,但曹嵩狠狠教訓了曹操。

曹操是個愣頭青,但曹嵩明白呀,刺殺張讓這不是捅了個天大的窟窿嗎?

經過這件事,曹操明白了,靠個人的力量改變社會是行不通的。

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手中有權。

二十歲那年,曹操被舉為孝廉,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負責洛陽北一帶的治安。

洛陽是東漢的都城,是皇親貴戚聚居之地,很難治理,但曹操認為越是法制廢弛,就越要嚴厲打擊。

他一上任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製作了十多根五色大棒,懸在衙門左右,如果誰違反禁令,亂棒打死。

宦官蹇碩的叔叔蹇圖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把他用五色棒打死了。

蹇碩深受皇帝寵幸,他雖然礙於曹騰和曹嵩的關係沒有收拾曹操,但通過明升暗降的辦法,把曹操調到頓丘(今河南清豐)當縣令去了。

光和三年(180年),曹操被朝廷徵召,任命為議郎。

他想,自己治理地方受到諸多牽制,才華不能施展,抱負無法實現,這次在皇帝身邊參與朝政,總可以為國家好好出力了吧。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先前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謀劃誅殺宦官,沒有成功,反被宦官所害。

曹操上書漢靈帝,請求為竇武等忠良之人平反,剷除朝廷里的姦邪之徒,沒有被採納。

之後,曹操又多次上書進諫,雖偶有成效,但東漢朝政日益腐敗,曹操知道已經無法匡正了。

黃巾起義爆發之後,曹操因功擔任濟南國相。

各縣官吏大多依附權貴,貪贓枉法,無所顧忌。

曹操大力整頓吏治,一下了奏免了十分之八的官吏,「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但當時政治已經極度黑暗,曹操難有作為,又不肯迎合權貴,只好回家隱居了。

中平五年(188年),曹操被任命為典軍校尉。

他雖然極力進言勸諫,但大將軍何進就是不聽,最後釀成董卓之亂,東漢王朝徹底進入了亂世。

在關東州郡討伐董卓的過程中,曹操看到各鎮諸侯打著解除國難的旗號,乾的卻是擁兵自重的勾當。

他明白,在這個諸侯割據、實力為王的時代,他的治世能臣夢已經做不下去了。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做一個亂世奸雄。

他也加入了割據爭雄的戰團,憑藉自己的能力擊敗了對手,贏得了一片天下。

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政治主動權,成為三足鼎立中最強大的一足。

他繼續發揮能臣的作用,唯才是舉,實行屯田,興修水利,發展經濟,同時在對敵鬥爭中不得不運用一些不太光彩的計謀和手段,由此被後人指摘為奸雄。

曹操最初的夢想是當一個名垂青史的能臣,但最後卻成了一個遭人唾罵的奸雄。

但他不後悔,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不當奸雄,不知道還有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那樣的話,百姓所受的苦難就更多。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代梟雄曹孟德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朝丞相。中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漢族。在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北方的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

宦官之孫——阿瞞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生活於東漢末年,漢族人。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三國曹操是好人嗎?

早年經歷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三國志》稱其為漢相曹參之後,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漢桓帝時被封為費亭侯,《三國志·武帝紀》中說曹嵩「莫能審其本末」,而在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