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紅軍長征落腳西北蘇區與新局面的開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跨越千山萬水,歷經千難萬險,到達西北蘇區吳起鎮,完成了戰略轉移任務。
「長征一完結,新的局面就開始」。
在到達西北蘇區兩個月里,黨中央審時度勢,獨立自主,制定了保衛與擴大西北蘇區,以西北蘇區來領導全國革命的正確決策,開創了西北蘇區的新局面。
一、正確認識西北蘇區的現狀與地位
1933年7月前,中央對西北蘇區和西北紅軍的存在是知道的。
後來由於中共陝西省委遭國民黨陝西當局破壞,陝西黨的組織與中央失去聯繫。
後來長征途中從繳獲的天津《大公報》等報紙中,以及毛澤東等同賈拓夫的談話中,了解到許多西北紅軍和西北蘇區活動的情況。
1935年9月下旬,劉志丹在勞山前線得知黨中央及紅軍進入甘肅境內的消息後,即建議紅十五軍團到慶陽、環縣一帶迎接中央,隨後他親自秘密派出5人去執行。
10月中旬一天,5人找到率領中央紅軍翻過六盤山的毛澤東,並送上劉志丹給毛澤東的信。
毛澤東看信高興地說:「我們很快就要到陝甘根據地了!劉志丹派他的戰士迎接我們來了!」之後5人為中央紅軍連續帶路,直到接近吳起鎮。
在中央到達吳起鎮前一天,毛澤東在保安縣鐵邊城附近的張灣子會議上發言指出:「我們需要了解紅二十五軍和紅二十六軍的情況,以及陝北蘇區的情況。
我們可以與他們聯繫見面,確定我們的方針。
」
在下寺灣期間,中共中央先後召開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和政治局會議。
根據會議決定,中央分兩部分,「一部分同志到前方去」,「一部分可在後方做動員工作」。
當時西北蘇區外部環境和內部狀況都面對著十分嚴峻的形勢。
為此,黨中央從西北蘇區的實際出發,制定了正確的決策,其中重要者有三點:
第一,到達吳起鎮後,黨中央在繼續榜羅鎮會議提出的「陝北保衛和擴大蘇區」方針的基礎上,毛澤東更加明確的提出:新任務是保衛與擴大陝北蘇區,以領導全國革命。
強調指出,要極大地注意同西北同志的關係,應以快樂高興的態度和他們見面。
張聞天指出:到達陝北蘇區,長征的任務最後完成了。
這是一個歷史時期的完結,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開始。
現在新的任務是保衛與擴大這一蘇區,變為直接的民族革命戰爭,要把反帝和土地革命直接結合起來。
第二,在下寺灣期間,毛澤東提出:開展西北蘇維埃運動大局面,赤化全中國。
「我們的會合是中國蘇維埃運動的一個偉大勝利,是西北革命運動大開展的導炮!」並特彆強調:「團結起來,為保衛和擴大陝北蘇區,粉碎敵人新的『圍剿』,開展西北蘇維埃運動的大局面,開展神聖的民族革命戰爭而鬥爭。
」
第三,中央到達瓦窯堡召開的第一次政治局會議,討論西北蘇區的工作。
張聞天在會上做了《把陝北蘇區建成領導反日的中心》的總結髮言,指出:「陝北蘇區目前是處在最前線的地位,領導民族革命戰爭的領導地位。
」「我們的任務是要鞏固和擴大這一蘇區,使其成為領導的中心、反日反蔣的根據地。
」從而明確了在歷史轉折關頭「把陝北建成領導反日的中心」的決策。
二、開創西北蘇區的新局面
一是建立新的中央黨政軍領導機構。
10月27日,中央召開的第二次吳起鎮會議,討論中央常委分工和組織人事安排,同意張聞天提出的方案:毛澤東負責軍事工作,周恩來負責中央組織工作和後方軍事工作,博古負責蘇維埃工作。
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下寺灣召開會議,決定,對外使用中共西北中央局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的名義,同時成立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
到達瓦窯堡後,先後成立、恢復黨和蘇維埃政府的工作機構,以及群眾團體。
二是及時而穩妥制止和糾正了西北蘇區「肅反」。
特別是劉志丹等出獄後,老百姓奔走相告,甚至涕淚橫流說「老劉得救了!」「陝北得救了!」劉志丹感謝黨中央說:「中央來了,今後的事情就好辦了。
」西北蘇區的群眾看到黨中央對劉志丹和西北蘇區如此關懷,發自內心的支持中央紅軍,為黨中央和中央紅軍落腳陝北創造了重要條件。
三是群眾工作的廣泛開展。
為鞏固和發展西北蘇區,中央一再強調指出,「一方面需要有好的領導,同時要依靠群眾」。
要尊重地方群眾的意見,不要自高自大地壓制他們。
動員群眾主要依靠地方工作,不依靠他們沒有辦法。
廣泛動員蘇區群眾,擴大和發展紅軍;緊緊依靠蘇區群眾,解決紅軍給養。
四是加強中央紅軍與地方軍隊的關係。
10月22日,在中央召開的第一次吳起鎮會議上,毛澤東強調指出:要極大地注意同西北同志的關係,應以快樂高興的態度和他們見面。
在下寺灣,毛澤東一再要求各部:準備與紅十五軍團見面時應說的話;要打草鞋,洗衣、洗澡,補充糧食,力求部隊清潔、整齊、有禮節。
五是吹響團結抗日的號角。
1935年11月中旬,張浩回到瓦窯堡,向中共中央傳達了共產國際七大關於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精神。
張聞天、毛澤東等黨的領導人認為,在新形勢下必須對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作出正確的判斷和科學的分析,制定適合新情況的政治路線和戰略方針,決定召開瓦窯堡會議。
會議一結束,黨中央領導人為貫徹會議精神而忙碌起來。
三、幾點認識
中共中央到西北蘇區後的兩個多月里,在軍事上取得了「切尾巴」戰鬥、直羅鎮戰役的勝利,在政治上妥善處理了陝北「肅反」問題,組織上健全了各級機構,物質上初步解決了部隊的給養問題,黨和紅軍有了一個安定的「家」,各項工作都在順利開展之中。
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認識:第一、認識中國共產黨走向成熟的必然性。
中國共產黨在經歷了大落大起的艱難歲月之後,更加深刻認識和把握了中國革命規律,依據形勢的發展變化正確調整自己的戰略和策略,從俄界會議到哈達鋪會議,從榜羅鎮會議到多次吳起鎮會議,最後落腳西北蘇區,標誌著中國共產黨不斷走向成熟。
第二,認識中國革命重心奠基西北的特殊性。
從長征初期慘敗中轉移落腳點——西南地區;從困境中尋找落腳點——中蘇邊界地區;從西北蘇區存在和發展確定落腳點——西北蘇區。
第三,認識新的中央領導集體的歷史作用:從遵義會議到瓦窯堡會議將近一年時間裡,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召開了許多會議,制定了許多決策,都是中央領導集體召開,共同決策,表明在實際鬥爭中產生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是團結的、民主的、堅強的領導集體。
長征,領導核心的鍛造與淬鍊
階級需要政黨,政黨需要領袖群體,領袖群體需要堅強核心。領導核心是政治組織的靈魂與樞紐,往往站在時代的前列,引領方向、統籌全局、凝聚力量,發揮著主心骨、定盤星的作用。能否形成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特...
遵義會議是長征畫龍點睛之筆
在紅軍長征的輝煌史冊中,畫龍點睛之筆是在哪裡一揮而就的?答案是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的精神是「堅定信念,實事求是,獨立自主,敢闖新路,民主團結」的偉大精神...
黨的堅強領導: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在極端艱險的條件下,先後實行戰略大轉移,衝破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險阻,經受饑寒傷病的折磨,戰勝黨內分裂的危險,完成了跨越十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