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有其兄之風的司馬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我們要講的歷史人物是司馬防的第三子,也就是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

讓我們來一起看看他的一生都有哪些經歷吧。

《晉書》里記載:及明帝嗣位,欲用孚,問左右曰:」有兄風不?」答云:「似兄。

」天子曰:「吾得司馬懿二人,復何憂哉!」這句話即是說魏明帝曹叡繼位後,想用司馬孚,問左右大臣說,司馬孚有他兄長的風範嗎,眾人都說很像他的兄長,曹叡於是很高興的說:」我有兩個司馬懿,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可見,在朝堂之上,司馬孚的能力是很被人認可的。

或許是因為他的兄長司馬懿的光環太過耀眼,司馬孚給後世的印象並不深刻,但是司馬家族能夠政變成功,大權在握,無論如何也少不了司馬孚的功勞。

司馬孚最早出仕是任曹植的文學掾,而當時司馬懿也已經被曹操強行徵召,與曹丕交好。

司馬家不想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兩人分別侍奉曹丕和曹植,無論誰成為曹操的繼承人,司馬家都能夠保全。

司馬孚看到了曹植性格上的缺陷後勸諫無用,於是果斷辭職離去,曹植也果因他愛縱酒亂為這一點失去了太子之位,曹丕被立為太子之後,司馬孚升任太子中庶子和他的哥哥一起輔佐曹丕。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繼位,曹操死在洛陽,而曹丕身在鄴城,曹操去世的消息傳到鄴城,曹丕和群臣只顧哭泣,只有司馬孚說道:「今大行晏駕,天下震動,當早拜嗣君,以鎮海內,而但哭邪。

」事實證明司馬孚之言並非危言聳聽,曹操臨死前召見了曹彰,於是「曹操要曹彰輔佐曹植繼位」的言論甚囂塵上,不管曹操只是臨死想見兒子一面還是別有深意,事實上曹彰已經帶兵從長安趕到洛陽,並且逼問賈逵國璽何在。

所以當此生死存亡之際,司馬孚勸曹丕止住哭泣,早即大位,安撫四方的做法是完全正確的,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齊王曹芳繼位。

曹叡臨死之前定下兩位輔政大臣:曹爽和司馬懿。

此後十年之間,曹爽與司馬懿不斷進行著爭權鬥爭,最後曹爽完全架空了司馬懿一派的政治權力。

司馬家族可謂遭到了空前的危機,司馬孚時任尚書令,不管雜事,只端正自己的行為與品德。

而司馬家族的領頭羊:司馬懿,在暗中不斷積蓄力量圖謀政變,於是裝病臥床不起,藉此來麻痹敵人。

按照《晉書》中的說法,參與謀劃高平陵政變的只有司馬懿與司馬師,連司馬昭都是前一天才被告知,想來司馬孚也是臨時被告知這次行動,或許出於看不慣曹爽專權,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司馬孚便同意了幫助司馬懿進行政變。

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

司馬孚同司馬師一起屯兵司馬門,控制京師,司馬懿親自去攻占武庫,司馬昭則被派去監視太后。

由此可見,司馬孚在這次行動中的重要性是很高的。

政變之後,司馬孚以功進爵長社縣侯,加侍中。

高平陵政變之後,司馬懿權傾朝野,變得殘暴不仁,先是違背誓言,誅殺曹爽一家老小,夷滅三族。

又以謀反的罪名殺曹爽的黨羽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桓范等,並滅三族。

之後又故技重施,先赦免王凌,發誓不會殺他,然而不僅殺了王凌,還把參與王凌之謀的人全部抓起來誅滅三族,一時血流成河,屍骨漫野。

或許正是因為對自己的兄長感到失望,司馬孚開始有意的避免參與朝政,逐漸隱退,後來司馬氏的幾次廢立皇帝,他也並未參與謀劃。

曹髦被殺之後,百官忌憚司馬昭的權勢,不敢奔赴,只有司馬孚痛哭流涕,來到曹髦屍體旁邊,首枕其股,說:「讓陛下被殺是為臣的罪過。

」直至公元265年時,魏國最後一位皇帝曹奐被廢,司馬炎稱帝。

司馬孚拉著曹奐的手,淚流滿面的說:「臣到死都是魏國之臣。

之後司馬孚安享晚年,終於在公元272年去世,享年93歲,死後以葬禮規格參照東漢平獻王劉蒼的舊例。

司馬孚的一生,大多數時候都在司馬家族的利益和魏國的利益之間徘徊掙扎。

從他的所作所為來看,說他是司馬家唯一的忠純之士也不為過,或許在他心裡,司馬家能和曹家和平共處,好好地治理國家,才是他的追求吧。

只不過這個目標早在他和他的兩個哥哥入仕之時,便已經不可能實現了。

關注一下

一起漲姿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軍師聯盟司馬家族最長壽之一竟然不是司馬懿

有人說司馬懿熬死了曹操,熬死了曹丕,熬死了曹睿,熬死了諸葛亮,才迎來掌握魏國大權的機會,司馬懿應該算是司馬家族最長壽的人了吧。司馬懿活了73歲,在古時候七十古來稀的時代,確實是高壽,但司馬家族...

司馬家的另類,魏之純臣——司馬孚

司馬懿奪了曹魏的大權,歷經兩個兒子,還有司馬炎三代的努力,經過二十多年的苦心經營,司馬氏最終代替了曹氏,建立了晉,可是在司馬氏家族中,並不是每個人都對司馬代魏,有這麼高的激情,比如司馬懿的弟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