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成語出自郭嘉之口,曹操因此大勝,成為兵法圭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曹操手下的謀士郭嘉,是廣大三國愛好者們最喜歡談論的人物之一。
這不僅是因為他的奇思妙想經常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的年輕有為。
只可惜郭嘉英年早逝,三十八歲便因病去世。
不過,郭嘉也給後人留下了一個被奉為軍事圭臬的成語。
這個故事出自《三國志·郭嘉傳》,時間為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戰中大勝,獻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袁紹病死,其諸子各據一州,開始了無休止的相互攻訐。
袁氏諸子內部的分裂為曹操統一河北提供了契機。
曹操對河北連年用兵,先是於獻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攻破鄴城,占領冀州,又於獻帝建安十年(公元205年)親自都督虎豹騎攻克南皮,斬殺袁紹長子袁譚。
曹操通過長達七年的戰爭,終於在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將袁氏殘餘勢力逼至關外遼東,袁紹二子袁熙、三子袁尚勾結烏桓騎兵,屢屢進犯,騷擾幽州。
同年三月,三月,曹操從鄴城出發,開始了北征烏桓的艱難征程。
當大軍到達易縣後,郭嘉建議曹操改變行軍方式以達到進攻的突然性。
郭嘉指出:用兵之道關鍵在速度,目前大軍輾轉千里偷襲敵軍,軍用物資太多會嚴重影響行軍速度,同時也難以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不如下令大軍士兵留下軍用物資,讓將士們輕裝前進、加快行軍速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敵軍發動進攻。
曹操採納了郭嘉的意見,立即命令大軍日夜兼程、輕裝前進,秘密從盧龍塞出兵,直取烏桓單于的老巢。
烏桓人果然措手不及,倉促間甚至顧不上任何戰術,只能盲目的進行防禦,結果被曹軍殺的大敗,烏桓單于蹋頓及幾個出名的烏桓頭領均死於亂戰之中,袁尚等人只得再次倉皇逃走,投奔遼東的公孫康。
不久,公孫康懼怕袁氏吞併自己,果然殺死袁尚和袁熙,將其首級送與曹操。
至此,河北全境平定,曹操得勝凱旋。
這個成語估計大家也都想到了:
兵貴神速
《孫子兵法》中有一句這樣的話:「兵之情主速。
」郭嘉則是將這句話加以精鍊,不僅將其變成了耳熟能詳的成語,也成了用兵的要訣之一。
曹操縱橫天下的重要武器:竟然就靠它
縱觀三國時局,可以說,在戰術層面上,曹操並不比對手強大,也沒有占到很大的優勢。可是曹操有一個強大的智囊集團,進行戰略方面的策劃,這點才是曹操傲視天下的絕對優勢。 開始的時候,曹操與呂布爭霸濮陽,...
曹操的工作啟示:官渡之戰後曹操是如何步步盡收河北之地的
俗話說:走不視地者顛。就是說,走路時光顧著走而不看地面的路況的話,就會栽跟頭。在工作中,事有輕重緩急,你如果不理順思路,光一個勁兒的干,那是瞎忙,可能會感到累但卻沒有取得一定成效,或者說工作效率...
曹操的用兵能力在此一戰,滅匈奴如打小孩
官渡之戰是河北戰場的重要轉折點,袁紹雖然地廣人多,但是官渡一戰中糧草被燒,數萬軍士陣亡。其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數萬將士的撫恤問題便成了擺在袁紹面前的一大難題,自此,袁紹便無力南下,沒有充足的財...
三國對外戰爭之一:曹操力排眾議北征烏桓,大勝後心有餘悸
一、戰前謀劃曹操擊敗袁紹後,袁尚和袁熙逃往北方投奔烏桓。為徹底消滅袁紹勢力,平定北方亂局,曹操和手下眾人商議北征。眾謀士、將軍都認為袁尚、烏桓不足為懼,而且如果深入征討,劉備一定會建議劉表來偷襲...
此人更勝諸葛亮一籌,可惜英年早逝,不過卻為後人留有一用兵成語
作為曹操手下的謀士之一,郭嘉歷來都是廣大三國迷們最喜歡討論的歷史人物之一,這不單單是因為他的奇謀經常能夠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年輕有為。不過可惜的是英年早逝,去世時只有38歲。之前我們曾...
曹操統一北方,此人發揮了關鍵作用,還建了一支精銳之師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殲滅袁紹十萬大軍,河北主力在這一戰盡數被摧毀,袁曹的攻守開始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