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真的懼怕諸葛亮的空城計嗎?真實的空城計你必須要知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空城計》在中國來說婦孺皆知,故事大概講述的是三國時期魏國大將司馬懿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遣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

按照史料記載,空城計本身是虛構的戰爭,用於美化小說情節,事實上街亭之戰時司馬懿遠在洛陽,攻克孟達後回駐宛城,和發生地點相隔千里,和諸葛亮對戰的是張郃,孔明見街亭敗績,迅速撤回漢中。

所以,此事件本身是虛構的。

我們拋開故事真假與否,單純從社會背景和環境等方面進行一些剖析,發現空城計並非真的是司馬懿懼怕諸葛亮。

(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學術使用,請勿用於商業用途)

首先,按照故事來講空城計發生時期,已經處於三國中後期,魏國朝中各種勢力不成比例,最重要是當時魏國處於新舊權利交替的時候,各種派系黨爭不斷,但凡事能成為朝中將臣哪一個不是城府極深之人,作為「老狐狸」的司馬懿又怎能看不出魏國君主的品行,又怎能不知道「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個亘古不變的道理,按照當時魏國的軍力來說,中軍、外軍和邊軍,而當時作戰力最強的軍隊屬於邊軍(具體請自行百度),邊軍的力量主要由司馬懿掌控,而且當時魏國比之吳國和蜀國,能夠抗衡,除去自身力量外,還是司馬懿對於魏國軍隊的掌控力度,引得吳蜀兩國忌憚,同時司馬懿本身也明白「功高震主」的事實。

再次,反觀蜀國方面,當時蜀國的國力已經大不如從前,蜀國新君主,老將作古、新將無能,再加上蜀國當時災害頻發,後備力量不足,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作戰。

(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學術使用,請勿用於商業用途)

司馬懿和諸葛亮作為當時代的領軍人物,哪能不能這點,一方不想落得個鳥盡弓藏的地步,一方想維持住目前三國鼎立的局面,所以只能互相「演戲」,互相成全。

各位讀者,你們說這兩方面是不是最重要的呢?

本文由小8獨家編寫,擅自轉發請註明來源:8點資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小故事

1三國中期,蜀國占據西蜀一帶,這時南方孟獲作亂。諸葛亮出征南蠻孟獲,為了收買人心,七次俘獲孟獲而又其次將其釋放。第七次釋放孟獲的時候,孟獲終於歸順蜀國,諸葛亮平定了南方。2空城計三國中後期,諸葛...

正史:解析諸葛亮治國打仗的幾個問題

1《魏國中軍與邊軍》2《諸葛亮北伐兵力多少?》3《魏國主力主要在對付東吳?》4《魏國有多少兵力對付諸葛亮?》5《堅壁清野是什麼戰術?》6《諸葛亮窮兵導致蜀國民有菜色?》7《諸葛亮對蜀國、四川影響...

歷史:諸葛亮的空城計壓根就不存在!

眾所周知空城計的故事發生在三國演義的小說里,是公元228年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第一次北伐時候的故事,雙方的主帥分別是諸葛亮和司馬懿!但是在歷史上,蜀國的前兩次北伐面對的魏國大帥都是曹真!破街亭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