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三國中曹操,孫權,劉備三家戰略布局(獨創確權,不要拷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曹操的戰略布局

曹操的戰略核心是統一天下

曹操一開始沒有統一天下的想法,但在統一河之南,官渡之戰擊敗袁紹,趁著袁紹死後袁家內鬥,出兵河北,平定了整個北方。

這個時候大的割據就剩下西涼的馬超十部,西南的劉璋,張魯,荊州的劉表和江東的孫權這麼幾家。

此時曹操有了平定天下的想法,因為首次平定天下,想法並不成熟,第一次制定的戰略:趁劉表新亡取荊州,逼降江東,因為荊州和江東相對較強,拿下江東和荊州,西南的劉璋和張魯就不在話,劉璋一直在討好曹操,天下基本上平定了。

赤壁之戰終結了這個想法,自己的大意,加上北人不服水土,不懂水戰,再遇周瑜這等絕世高手,這個大戰略就失敗了。

歷史上採用這種平推的方式成功率極低,從這個角度看,曹操失敗是正常。

曹操立馬調整布局,採取了大迂迴戰略這個戰略很有價值,後世的北方勢力統一天下,基本上都是沿著這一條路線走,這也許是曹操被推崇的原因。

這條路是這樣的:先取西北的涼州,他設計激怒了馬超十部,一舉擊敗他們,再讓夏候淵等人帶兵圍剿,擊敗並逼降張魯,劉璋,取得整個大西南,最後一支順長江而下,另一支華北起身水陸並進,一舉平定東南定天下。

只可惜他有些得意忘形,在赤壁之戰前激怒了張松,讓張松引劉備進了巴蜀,雖然說劉備是逢曹必敗,但能扛的住。

所以他的大戰略沒有實施完結就去世了。

後來司馬家繼續沿著這個大戰略統一天下,先滅蜀,再滅吳。

這種大迂迴戰略在後世成了鐵律,有空你們自己去翻歷史書。

這是曹操在統一戰略上的重大貢獻。

二、孫權的戰略布局

孫家的戰略核心是守住老家

有人常說定都南京的王朝基本上是短命的,南京城是孫權建造的。

吳國是孫家和世家大族共同治理,不是孫家一族說了算。

所以孫家沒有統一天下的意圖,重點是守住老家,這個在孫策臨死對孫權說的話就已經定調,衝鋒陷陣、爭霸天下,你不如我;舉賢任能、守護江東,我不如你 。

整個江東的戰略就是孫策定的。

後來周瑜戰略,呂蒙戰略其核心就是自保,魯肅眼光身稍遠一些。

自保的方法就是把長江天險拿在手裡。

為什麼要取荊州,攻合肥道理在此,只要是和長江天險有關的,孫權就會不停的想辦法弄到手。

另外孫權方有一個先天缺陷,一個騎兵天下的時代缺少戰馬是註定不可能統一天下,這也是後世定都南方的政權無法北進的原因。

這種狀況的改變源於火器的大規模的應用。

三、劉備的戰略布局

劉備的戰略布局是我有資格和你們競爭

曹操,孫權統下很多年,人心,地盤都穩固。

劉備是後起之秀,地盤和人心都不穩,所以他想先穩。

穩人心暫時不說了,我們來談談穩立盤。

劉備的戰略是占領荊州,巴蜀,漢中,這樣整個大西南就成一片了

關羽要發動樊城之戰,打不下來,還要打的原因就在於此。

如果樊城拿下。

那麼漢中到成都到樊城三個點就成了鐵三角。

(這個我在系列文章:神奇的建安二十四年已經詳細說過)樊城拿不下的後果變成漢中,荊州與成都單線聯繫,任何一個環節被切斷就危險了。

後來孫權用閃電戰讓陸遜直接切斷了荊州和成都的連線,劉備也只能眼看著荊州失去無能為力。

當然此時劉備兵力空虛也是實情。

荊州失去之後,蜀漢就成了縮在西南的軍閥了。

意味著自己已經失去和曹孫相爭的能力,滅亡是時間問題。

向孫吳方向進攻是順流而下,如果失敗就有去無回,猇亭之戰就是最好的明證。

想打曹魏就得越過崇山峻岭。

北伐次次失敗就是例子。

這個對蜀漢來說是很煎熬的,劉備伐吳,諸葛亮不斷北伐傳遞的信號很簡單就是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老子有資格和你們一起問鼎天下。


看完這些我想你再去看三國中曹操,劉備,諸葛亮,孫權,呂蒙等人的行為就很好理解了,而不是陷於三國演義中的義或沉迷於三國武將的勇,三國謀士的智而不能自拔,看不清大勢。

當然正因為看不清,才使我有了寫文章的機會,要是都看清了,誰看我寫的文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奪取益州,為什麼孫權和曹操會坐視不管?

益州牧劉璋邀劉備剿除漢中惡匪張魯,沒想到引狼入室,益州被劉備收入囊中,自己則被遣到公安,做起了安樂侯。劉備占據益州,絕對是曹操和孫權不願意看到的。那麼,劉備占領益州時,曹操和孫權為什麼不阻止,他...

曹操的天下是打下來的,劉備的天下是騙來的!

曹操進攻張魯,坐如針氈的則是川蜀中的劉璋。劉璋知道,漢中張魯絕對不是曹操的對手,被消滅是指日可待的事,而張魯完了,自己也差不多到了。在此左右為難之際,張松說,曹操的兵馬無敵於天下,一旦打下張魯...

諸葛亮理想破滅,難道是隆中對錯了?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隆中對》,是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所提出的戰略構想。可以這麼說,蜀漢集團後來基本上按照這個構想進行發展、擴張的。但是,後來遭遇了重大挫折,這個戰略構想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