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世家(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和他的兒子們

十、五十度灰

曹丕在33歲這一年終於晉級為霸道總裁。

9歲,他從宛城驚變中策馬奔騰,活得瀟瀟洒灑。

17歲,攻入鄴城,搶走了北中國第一美女袁紹的兒媳甄氏。

在曹家歷史性的瞬間,第一順位繼承人不想著穩定軍心,不關心戶籍帳冊也就罷了,竟然帶頭搶女人。

一生喜歡搶女人的曹操也沒立場說什麼,只好自我解嘲地說:」我打這一仗,就是為了這小子」。

曹操讓曹丕將甄氏明媒正娶以減輕不利影響,很可能曹操的目光就是在曹丕結婚前後更多地落在了當時年僅十歲的天才兒童曹沖的身上。

曹丕19歲時,曹沖在赤壁戰場上染病身亡,但曹丕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兒,14歲的曹植又以一時無兩的才華得到了父親的青睞。

自古,凡是君父廢長立幼,長子的下場都註定淒涼。

巨大的壓力使風流才子曹丕變成了一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機男。

《三國志》中毫不客氣地將曹丕的最終勝出歸功於他的「矯情自飾」,通俗的說法就是裝。

33歲,暗中使勁逼漢帝讓位。

明面上,面對禪讓詔書,曹丕卻還要裝得痛不欲生,他說自己是天底下最缺德的人,怎麼敢考慮這樣的事情?這樣的誓言不敢聽!這樣的承諾不敢信!再說讓他當皇帝他就投東海自盡!

篡位之後,曹丕又得意洋洋的說,我現在明白唐堯、虞舜是什麼心情咯。

咱們中國人平時收個禮都要推來讓去何況是當皇帝,但曹丕表現出如此令人作嘔的虛偽當真是令人髮指。

讀史至此總有一種想要啐他的衝動。

從影帝轉型為皇帝後,曹丕很有興致卻再也沒有了寫詩的靈感,只能以縱情打獵的方式發泄積壓了十幾年的壓力。

皇帝只要沉溺於某種愛好,總會有大臣站出來提意見,皇帝即便不聽也要顧及影響,很少為此發火。

曹丕早就裝膩了謙謙君子,即位後不願再克制自己的小暴脾氣,剛開國就開了因言治罪的「好頭兒」。

34歲,由於母親卞太后的壓力以及曹植七步成詩得到的輿論同情,曹丕留了曹植一命。

但死罪可免活罪難赦,曹植的福利待遇從曹操時代的一萬戶降為八百戶並且在一年之內數次改封,曹植的心腹班底也被殺了個乾乾淨淨。

稱帝的曹丕將新歡郭女王立為僅次於皇后的貴嬪,皇后的位置卻空著。

其原配甄夫人當然要有所怨言。

在郭女王的挑唆之下,曹丕下令將甄夫人賜死,並且以糠塞口,以發覆面。

江南有二喬,河北甄宓俏。

漢末三國的絕世紅顏,唯有甄宓死於始亂終棄。

顛沛流離中的曹植在第二年得知嫂子慘死的噩耗,幾近癲狂。

他不顧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處境竟然衝著曹丕的使者大光其火,他一生的最高傑作——《感鄄賦》也在此時誕生。

其中流傳最廣並引發海量緋聞的句子有: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仿佛兮若輕雲之閉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

對兄弟、妻子都極盡刻薄,剛剛被孫權送回,在襄樊戰爭中投降過關羽的老將軍于禁自然是在劫難逃。

曹丕表面上對於禁親親熱熱,好言撫慰,讓他第二天就去拜祭曹操墓,暗地裡卻派人快馬加鞭趕到曹操墓前製作了羞辱于禁的壁畫。

白髮蒼蒼的于禁乍逢大喜大悲,憤懣難當,羞愧而死。

士可殺,不可辱,曹魏五子良將中資格最老的于禁不幸地淪為了漢末三國晚景最為淒涼的名將。

許多年以後,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對此非常不爽地評論說,曹丕對於禁,廢之可也,殺之可也,畫壁畫**他,沒有一個君王的樣子。

這一年,曹丕將年長的弟弟們全部封為王爵(唯獨曹植比其他兄弟晚了一個月)。

曹魏諸王雖然有封地但沒有任何行政、軍事權力,藩王的屬官專門配給在官場上混不下去的倒霉蛋兒,護衛只有最多不超過200人規模的老弱殘兵,並派專人監視。

以上待遇,除了監視人員的數量外,在曹植那裡都要減半……

36歲,曹丕接見了前來謝恩的任城王曹彰。

曹彰在洛陽暴病身亡。

37歲,下令所有諸侯王都為縣王。

西漢開國時諸侯王的封國往往下轄幾個郡,吸取西漢七國之亂的教訓,東漢開國時的諸侯王通常只封一個郡。

曹魏的諸侯王只有面子沒有里子,現在全部淪為縣級待遇,連面子都沒了。

曹丕下令除非是謀反大罪,其餘罪名都不允許檢舉、告狀。

誣告者將受到反坐。

或許曹丕是對太多的是是非非感到不厭其煩才立下了這樣的法律,但25年後司馬懿在高平陵政變後正是以此為藉口殺死了最後一個在才智上能夠與其匹敵的智囊桓范。

39歲,曹丕將曹洪下獄抄家,並處死了鮑勛。

曹洪是曹操的族弟。

在曹操早年被董卓軍追殺的危急時刻,曹洪將戰馬讓給曹操,自己步行護衛。

為感念曹洪的救命之恩,曹操每次分戰利品時都對曹洪格外優待,使其成為曹魏諸將中最富有的一位。

曹丕做太子時為了收買人心花銷很大,找曹洪借錢未果,一直心懷怨恨。

終於抓到了曹洪的門客犯法的機會,曹丕小題大做,將曹洪下獄論死。

卞太后找到郭女王說要是曹洪被殺,我就讓皇帝廢了你這個皇后。

在郭女王苦苦哀求之下,曹丕沒有處死曹洪但還是沒收其全部財產。

堂堂天子,為了點兒錢的事兒這麼作踐親貴功臣,這在當時就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滿。

但與曹魏最大的冤案——鮑勛案相比,曹洪的遭遇簡直是皇恩浩蕩了。

鮑勛是曹操起兵時重要的貴人鮑信的兒子,在曹丕作太子時就是他的屬官,由於曹丕非常不喜歡他,鮑勛被外放到魏郡作都尉。

誰曾想郭女王的弟弟犯了盜竊國家財產的死罪正好落在了鮑勛的手上。

曹丕不惜紆尊降貴,親自寫信求情,但鮑勛半點兒面子都不給。

曹丕登基後,太子府出身的舊臣只有鮑勛沒有得到提拔。

後來在陳群、司馬懿兩位重臣的聯合推薦之下,曹丕將鮑勛升為御史中丞。

曹丕本想讓鮑勛去挑大臣們的刺兒,沒想到鮑勛卻抓住他打獵的嗜好不放,三天兩頭提意見。

由於鮑勛的特殊身份加上他人望甚高,曹丕一忍再忍。

這一年,有人狀告鮑勛一個莫名其妙、微不足道的,按照法律只需繳納罰金即可的罪名。

曹丕兩年前剛下令說除了謀反其他罪名不許上告,現在為了報復鮑勛什麼也不顧了。

抓住這點兒破事兒非要判鮑勛死刑。

廷尉高柔實在看不下去,堅決拒絕非法加刑。

曹丕將高柔召到尚書台,另派人到獄中將鮑勛拷打致死。

一個皇帝為了非法殺人竟然和廷尉玩起了調虎離山,中國歷史上恐怕沒有第二個皇帝如此下作。

鮑勛死後僅僅二十天,曹丕病亡。

去世前一天才立甄夫人所生的長子曹睿為太子,遺命曹休、曹真、陳群、司馬懿四位重臣輔政。

十一、皇家刺青

與其說曹丕刻薄寡恩,不如說他是恩怨過於分明。

凡是惹他不快的,他一個也不放過,但凡是能順著他的人,曹丕都是「朕永遠對你不拋棄、不放棄。

對降將孟達:

孟達當初在關羽走麥城時見死不救。

在蜀國處境堪憂的他率領部屬投降了剛剛當上魏王的曹丕。

當時有很多人說孟達人品可疑,但曹丕認為這是他上台以來第一次有敵方高級將領來投降,必須拿孟達做個榜樣。

於是以孟達為嚮導,以夏侯尚為主帥,從劉備軍手中收復了上庸等三郡。

曹丕非常大方地將這片地區都交給孟達管理。

終曹丕時代,孟達都是高高興興地在這個三國交界處當看門狗。

對漢帝劉協:

曹丕代漢稱帝後,封漢獻帝劉協為山陽公,讓劉協在封地內依然沿用漢代曆法,上書言事不必稱臣,封邑一萬戶。

劉協在退位後頤養天年十四載,在歷代亡國之君中算得上待遇最好的一個。

對毒士賈詡:

賈詡的名聲與他的才幹成反比,賈詡一思考,孫權就發笑。

因為賈詡這個人沒有立場,誰得到他就像是得到一把寒光閃閃的刀。

而且他一生算無遺策,智商高到令人膽寒。

曹丕明明知道三公應該找德高望重的人來充門面,也很清楚賈詡恐怖的謀劃能力,依然決定讓賈詡出任太尉以報答當初的定策之功。

對發小兒曹休、曹真、夏侯尚:

曹丕將兵權傾囊相授。

尤其是對夏侯尚,曹丕先是給予他不需遵守規章制度便宜行事的特權,在夏侯尚為了個小妾尋死覓活之後,曹丕不惜一切挽救他的生命,展現出他難得一見的純真的友情。

對太子四友陳群、司馬懿、吳質、朱鑠:

曹丕將人事大權授予陳群,一點兒修改意見都沒提就批准了陳群起草的九品中正制。

br />

每次出征都委任司馬懿全權留守,說朕在東邊你就管西邊。

朕在西邊你就管東邊。

將禁衛軍交給朱爍。

就連為人囂張跋扈到處樹敵,名聲糟透了的吳質,也被曹丕加意保護,委派了統帥河北軍隊的重任。

恩怨分明的性格總是不討喜的,人們固然喜歡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佳話,但更尊崇的是寬容大度的胸懷。

恩怨分明的人掌權難免對權力的濫用,這使人很沒有安全感。

因此在傳統的以道德考量為主要標準的歷史人物的評價體系中,總是將恩怨分明的性格特點以睚眥必報的名義列為污點。

一個偉大的人物應該專注於偉大的事業,若是將太多的精力放到恩恩怨怨上,就只能做一個凡人。

曹丕與曹操的差距,正是凡人與偉人的差距。

十二、讓子彈飛

但對個人的好惡,影響終究有限。

對集團的態度才是關鍵。

曹丕將皇族、外戚、宦官全部推入深淵。

對曹魏政權的兩大支柱汝潁世家和譙沛武人的報答則令人哭笑不得。

夏侯惇、曹仁等開國元勛死後倍享哀榮,其後代都得到了很好的待遇。

譙沛武人可以坐享榮華不必再以性命博軍功,開始從庶族向士族過渡。

曹丕稱帝的第一年就免除了潁川郡一年的稅收。

又委派陳群、司馬懿以高級軍職。

使士族衝破了曹操時代不可染指兵權的桎梏。

曹操一生致力於打壓士族這一特權階層,但他無法控制那些與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戰友們的覺悟,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並沒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偉大理想。

與唯才是舉的平等相比,他們更想做人上人,尤其是讓子孫們什麼都不用干就能當人上人。

比起打壓特權階層,他們更感興趣的是成為特權階層!

在曹操時代,誰也不敢說什麼。

藉助扶曹丕上位的機會他們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各取所需了。

曹操雖然強行頂住了歷史的車輪於一時,但他的理想終究成了泡沫,破碎之後就成了曹丕的難題,沒有雄才大略也沒有足夠威望的曹丕繼承了父親的權勢卻走向了相反的道路——從打壓、利用轉變為贖買、妥協。

十三、魁拔

偉人是不世出的,誠然曹丕作皇帝不如作文人的水平高,他還是拼盡全力去作一個名為開創,實為守成的君主。

政治上,曹丕雖然批准了陳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保障了世家子弟可以世代為官的特權,但這個制度可以方便地從漢朝廷的遺老遺少中甄選適合為曹魏出力的幹部。

而且九品中正制設立之初,只在郡級以下設立中正來考評人才。

在運轉伊始不失為一個不錯的制度。

司馬懿奪權之後在州一級設立大中正,才使士族勢力急劇膨脹。

而且漢武帝時代開始沿襲的察舉制依然依然並行,寒門子弟依然有出頭的機會。

曹丕特別規定選拔人才不限年齡,原則上每十萬人中推薦一人為孝廉,如果有特別優秀的也可以不受人數限制。

東漢限制皇族,以外戚宦官勢力對抗士族。

曹丕把皇族、外戚、宦官一起廢了武功,他的皇權是建立在幾個遠親(其實更像是朋友)與士族之間的平衡上。

但曹丕還是以高超的走鋼絲技藝,實現了他說一不二得近乎耍賴的的統治。

但顯然這種小團體與大團體之間的平衡是極不穩定的,一旦後繼之君年齡幼小或者皇帝的朋友身亡又補充不進來合適的人選,龐大的士族群體就會……

經濟上,曹丕繼續發展屯田,降低稅率。

為了恢復人口,曹丕下令禁止私鬥、廣議輕刑,穩定了社會秩序。

西域與中原的聯繫得到恢復,絲綢之路上再次響起了綿延不絕的駝鈴聲。

經過他七年的治理,魏國國庫充實,累積巨萬,基本解決了戰爭造成的通貨膨脹。

軍事上,從劉備手中奪回上庸等三郡。

三征孫權雖然沒有攻下一寸土地但也迫使孫權稱臣納貢。

若從戰略的眼光看,孫劉兩家在夷陵大戰時,曹丕誤判形勢,接受了孫權的詐降。

沒有採納神算子劉曄的建議,與盛怒之中的劉備聯手瓜分東吳,錯過了曹魏一統天下最好的時機。

但當時放眼整個三國文武恐怕也只有劉曄一人有如此卓越的戰略眼光,曹丕選擇坐觀成敗也不能過分苛責。

文化上,曹丕尊孔,親臨曲阜重建孔廟。

又重建太學,在各地復興儒術。

並下令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類書《皇覽》。

這部書對後世的《四部要略》、《藝文類聚》、《永樂大典》等類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曹操時代對孔子不屑一顧,甚至處死了孔子的嫡系後代孔融。

曹操所尊崇的意識形態是法家學說。

法家的核心在於集權強國,但人民幸福指數會降低。

道家正相反,而儒家的中庸之道則取二者之平衡,集中力量幹大事之後要與民休息,休息完了繼續幹大事。

秦朝的歷史明明白白地揭示了法家學說只有強人才能運用的鐵律,曹丕不是強人,尊孔興儒是他最好的選擇。

民生上,曹丕不可能超越歷史的局限去創立社會保障制度。

但他很重視對陣亡將士的家屬,孤兒、寡婦、重病患者、殘疾人以及極端貧困的子民給予撫恤和慰問。

以刻薄寡恩聞名於世的曹丕竟然如此關注民生問題,怎不令人目瞪口呆呢?

最後說曹丕干過的一件不小的小事。

自從三百年前儒教教主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這一極富想像力的學說,只要出現不可抗力的天災,三公就要受到百官抨擊,最後至少得有一位站出來為天災負責。

曹丕覺得這純屬扯淡,他說朕是天子,就算要負責也是朕來負責,今後出現天災不許再彈劾三公。

偉人固然偉大,凡人也有凡人的好處。

十四、一步之遙

由於在《三國演義》中總被搶戲導致存在感較低,魏明帝曹睿在非歷史愛好者眼中頗為陌生,在歷史發燒友當中則引發極大爭議。

首先是他的身世,如果按照《三國志》記載的年齡,甄夫人在嫁給曹丕時就已經有了幾個月的身孕,那麼曹睿就不是曹操的孫子,而是袁紹的孫子!《三國志》並不是沒有疏漏,比如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出仕曹操的年齡就記錯了整整十歲。

但是像曹睿這樣的帝王級人物,尤其是其母親曾經是袁紹兒媳的敏感身份,陳壽竟然會把年齡搞錯著實令人納悶。

因此雖然主流上認定這是筆誤但還是引發了經久不衰的猜想,開啟了三國迷最大的腦洞。

本文的主旨並非談論秘史因此還是要把重點放在更重要的爭議上——如何評價曹睿?

用神算子劉曄的話說,曹睿是秦皇漢武這樣的人物,才略略有不及罷了。

作為曹操的長孫,他自幼被曹操帶在軍營中長大,耳濡目染著當世一流謀士的智慧火花。

曹丕駕崩、曹睿繼位不出百日,孫權就不管兵不伐喪的軍事道德,秉承其兩面三刀、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一貫作風率領大軍圍困江夏。

更欺負人的是,江東的強項是水戰,這次居然敢上岸圍城。

魏國的大臣們都在考慮派誰出兵救援。

身患口吃的青年皇帝卻一字一頓地說:「不……不……不出兵。

」見文武百官們目瞪口呆,曹睿極不情願地給他們上課:東吳敢……敢……敢上岸是想趁……趁……我軍不……不備。

朕……朕早有準……準備,派荀……荀禹前往勞……勞軍。

如……如今已經相……相持不下,再加上他……他……他是攻,我……我是守,孫權……打……打……打不了多久的。

雖然口吃得有些滑稽,但曹睿的才幹使他迅速掙脫了四位輔政大臣的監護,大權獨攬,政由己出。

他派刺客將倒向蜀漢的鮮卑首領軻比能刺殺,使鮮卑陷入分裂。

對曹休、曹真、司馬懿這樣的重量級將帥,曹睿如臂使指,調度有方。

孫權、諸葛瑾這樣的軍事軟柿子自不必說,魏國能頂住諸葛亮、陸遜的進攻確實有曹睿的功績。

曹睿距離秦皇漢武原本只有一步之遙,但卻因為自身的一點小毛病加上命運無情地捉弄,反倒成了與亡國之君只有一步之遙的悲劇人物。

史書上關於曹睿的記載多半是他派誰誰誰打了某某戰役,其中又尤以司馬懿和曹真、曹休為多。

本人將這些內容抽離到《司馬家族》和《曹操世家外傳》中。

本期專講曹操世家的主要人物。

17歲,生母甄夫人被賜死。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豬油蒙了心的父皇對他那是相當的冷漠。

曹丕當初就因為是長子才能在與曹植的爭奪中勝出,輪到自己當皇帝卻一門心思廢長立幼。

而且把17歲的曹睿交給殺母仇人郭女王撫養。

曹丕17歲的時候都搶了曹睿他娘了,還撫養個屁!曹丕安的這是什麼心啊!真是有黑心爹沒有黑心娘啊。

曹睿以大忍之心認賊做母,對郭女王極盡孝順之能事。

郭女王沒有子嗣,哪受得了這個?防備漸漸鬆懈,竟然真的把曹睿當做自己的兒子對待。

18歲,曹睿受封為平原王。

這也算不得什麼優待,因為這一年曹丕把其他兒子也都封了王,後來出生的皇子乾脆一出生就封王。

對於身為長子的曹睿來說,不被立為太子就等於是在欺負他啊。

22歲,在曹丕駕崩前一天被立為太子。

這倒不是因為曹丕良心發現而是因為曹丕已經別無選擇。

曹丕一共十個兒子,六個已經夭折,還有兩個身體羸弱不堪,那麼除了曹睿只剩下一個河東王曹霖。

曹霖年紀雖然不大但已經表現出了極不健全的人格,生平最大的愛好對身邊的女性做一些慘無人道的實驗。

就是這麼個虐待狂,曹丕也動過心思想立他為太子,可沒有一個大臣敢擁立這麼個極品,只好作罷。

曹睿的九個競爭對手就這麼全部出局了!

曹睿登基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母親追封為文昭皇后。

專門修建陵寢,目的是不想讓母親與那黑心的父皇合葬。

同時給甄氏外戚大加賞賜。

23歲,親自下田務農勸課農桑。

立毛氏為皇后,開始提拔毛氏外戚。

安排小舅子毛曾與帝國當世第一名士夏侯玄同坐以提高其身價。

曹睿扶植外戚勢力入局以將權力格局重新洗牌的意圖已經不言而喻。

夏侯玄不肯合作,面露不悅,被免職。

之後曹睿以「浮華」的罪名將以夏侯玄為精神領袖的一批青年官員免職。

因為這些人都不怎麼聽話還喜歡說三道四。

24歲,對吳作戰的主帥曹休身亡,其職務由司馬懿接替。

曹睿改善宗室王公待遇。

看到一絲曙光的皇叔曹植上《求自試表》。

曹植當初因為浪漫任性與皇位擦肩而過,十幾年的勞碌奔波、心驚膽戰使這位放蕩不羈的文學家成熟了,也現實了。

眼看這位侄子比兄長寬厚得多,再加上這一年諸葛亮開始了第一次北伐,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曹植自我推薦,表示願意為國效力。

曹睿高度評價了皇叔勇於任事的精神,然後置之不理。

25歲,由於皇子接連夭折,曹睿開始擔心起繼承人的問題。

規定以後如果有諸侯王公的子弟過繼給皇帝繼位的,一律不得封生父生母為帝、後。

違反者,殺無赦。

曹魏開始關心起司法,每當判決重大案件,常常親自坐鎮。

曹氏宗廟建成,青少年時代寄人籬下,沒有條件培養點業餘愛好的曹睿對大興土木萌生了濃厚的興趣。

26歲,由於對外戚的不吝賞賜、土木工程的建設、諸葛亮的北伐,曹丕時代積攢的財富已經急劇消耗,曹睿下令除了死罪其他罪行都可以花錢贖罪。

屯田向農民徵收的糧食比例也開始提高。

司法的公平性遭到踐踏,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在帝國各個角落出現了多次叛亂和農民起義。

秦皇漢武,真不是那麼好當的。

27歲,對蜀作戰的主帥曹真身亡,司馬懿有東線調往西線。

曹睿再次想起了他的叔叔們,讓他們進京朝見。

已經在家靠佛教自我安慰了三年的曹植再次燃起了希望,上《陳審舉表》。

文中引用了周文王靠兄弟成事,周成王以皇叔輔政的例子。

又指出現在選用的將帥不良。

曹休曹真都已經不在了,這時候說將帥不良,除了司馬懿還能說誰?

曹植還在最後頗為酸楚地說,陛下要是覺得我說的沒有道理,也請不要把這份上疏扔掉,懇請您把它收藏在檔案里,等我死之後,或許會發生某些事情,到時您再看看我寫的內容,也許會有所感悟。

曹睿還是誇獎了叔叔幾句,然後繼續置之不理。

曹植徹底絕望,他知道自己在歷史上的身份將永遠局限於文人了,再也不可能像父兄一樣建功立業了。

曹植憂鬱成疾,於次年病逝,年僅四十歲。

曹丕的地位掩蓋了他的才華,曹植的才華則掩蓋了他的才幹。

但如果不是他的文學成就太高,曹植恐怕就成了前半生愛自由工作不努力,後半生被軟禁努力找工作的反面典型了吧。

曹植的最高傑作《感鄄賦》在曹睿看來頗為不雅(當時「鄄」「甄」二字可以通用),於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地將《感鄄賦》改名為《洛神賦》,反倒引發了更多的桃色猜想。

由於洛神又稱為宓妃,後人開始稱甄氏為甄洛、甄宓。

曹睿雖然難免對這位才高八斗又浪漫多情的叔叔有所猜忌,但卻比誰都重視他的才華。

曹植最後的諫言,曹睿並沒有當做耳旁風。

28歲,將宗室諸王由縣王提升為郡王。

下令修造兩座大型宮殿。

29歲,改善民生。

鰥寡孤獨者免交一年租稅。

提高宗室女子待遇。

30歲,為前朝末代皇帝劉協舉辦葬禮。

這一年,與劉協同一年出生的諸葛亮也病逝於五丈原。

曹睿感到魏國的天是明朗的天,魏國的人民好喜歡。

31歲,將司馬懿由大將軍轉任太尉。

諸葛亮死後,司馬懿想要趁勢攻蜀,曹睿沒有批准,這裡面恐怕也有防範司馬懿的意思。

礙於司馬懿功勳卓著又實在抓不住什麼罪名,只好先給他增加封邑,慢慢削弱他的權勢。

司馬懿當時已經56歲了,在曹睿看來,時間還很充裕。

這一年,曹睿的繼母郭女王突然死亡。

《魏略》記載,郭太后是被曹睿逼死的,並且以糠塞口,以發覆面。

《三國志》沒有關於郭太后死因的記載,但也半點兒沒提過曹睿對此有啥哀痛的表現,只說是照章程葬了完事兒。

而且曹睿在這一年不顧眾臣反對,也無所謂大興土木使老百姓耽誤農時,以前所未有的決絕非要同時修建洛陽宮、昭陽殿、太極殿、總章觀,怎麼看都像是在慶祝。

甚至於曹睿在這一年對沒有親生兒子的事也想開了,抱養了兩名養子養在宮中。

32歲,下令除了謀反和親手殺人的,其餘罪名一律開恩儘可能不判死刑。

這一年,司空陳群去世,曹丕留下的四位輔政大臣只有司馬懿碩果僅存。

33歲,生怕自己死後得不到好聽的廟號。

曹睿給自己定廟號為烈祖,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在生前就知道自己廟號的皇帝。

可憐的曹睿,他是多麼沒有安全感。

34歲,賜死毛皇后。

立郭貴嬪為皇后。

由於生母的不幸遭遇,曹睿對妻子一向頗為疼愛,不至於因為老婆吃醋時說了句風涼話就學他老爹。

毛皇后被殺的原因更主要的在於她的娘家人太不爭氣了,尤其是那位小舅子毛曾,不斷地給曹睿丟人現眼,受到大臣們恥笑。

曹睿本想引入外戚勢力攪局,使曹魏帝國的政治勢力多元化,這個該死的小舅子卻給別人提供了阻止外戚參政的最佳口實,啪啪地抽了曹睿的臉。

35歲,令太尉司馬懿遠征反叛的遼東太守、東北亞霸主公孫淵。

這樣做一來可以削弱司馬懿的實力,二來出這麼遠的差,也有想讓這個60歲老頭子倒在工作崗位上的意思。

就算司馬懿得勝還朝,也可以趁他回師的機會順勢把他扣在京城,再不放他回西線戰區的老巢。

然而曹睿怎麼也想不到,這一年就是他生命的盡頭。

他突然病重,太醫束手無策。

曹睿早在25歲就從民間請來了據說很靈驗的女巫,一直養在宮裡,結果女巫的聖水喝下去絲毫不見好轉。

處死女巫之後,曹睿開始安排後事。

養子曹芳年僅七歲,曹睿按照曹植最後的提醒,安排皇叔曹宇、夏侯家族最得曹睿欣賞的夏侯獻、曹真之子曹爽、曹休之子曹肇、曹操養子秦朗(他的母親就是關羽一生的摯愛,被曹操橫刀奪愛的那位赫赫有名的秦宜祿妻)五位宗室、准宗室輔政。

當時司馬懿正在班師回朝的路上,曹睿專門下詔書說讓他不必入京直接回長安駐守以防生變。

若是曹睿做完這個安排就駕崩或者奇蹟般的康復了,雖然曹魏也不見得就能長治久安但司馬家是多半兒沒戲了。

可曹睿偏偏是病得神志不清了。

曹丕時代規定機要秘書的工作不能交給宦官,但事實證明宦官也有宦官的好處——他們不會考慮子孫後代,對皇帝的忠誠度高!此時曹睿的機要秘書劉放、孫資是曹操時代留下的老秘書,一心只想為子孫謀個前程。

這兩位與司馬懿交情深厚又與夏侯獻、曹肇有怨,竟然鋌而走險,趁曹睿神志不清,連哄帶騙,按著曹睿的手寫下了新的遺詔。

由於當時曹爽就在皇帝榻前,劉放、孫資把輔政大臣改為了曹爽、司馬懿兩人,並下了一道與之前相反的命令,宣司馬懿火速進京。

曹睿這個小秦始皇,沒能像嬴政那樣統一中國,遺詔被篡改的悲劇倒是如出一轍。

但曹家有大把的成年宗室,曹睿出於私心非要冊立年僅七歲且出身不詳的曹芳。

(只有《魏氏春秋》記載他是任城王曹彰的孫子,可信度不高)。

再看看那位未來的皇太后。

郭氏出身於西平郡大族,因為西平叛亂家族被牽連才被帶入宮中成為曹睿的侍妾。

對魏國、對養子曹芳都談不上什麼感情,被立為皇后剛剛一年,她的娘家人根本沒有發言權。

曹丕時代規定後宮不得干政,因而這位郭太后只能仰人鼻息,誰給她娘家的好處多她就支持誰。

曹睿致力於修正曹丕的路線,放寬了對宗室的苛政,也試圖引入外戚攪局。

他對父親留下的政策中最認同就是壓制宦官,萬萬沒想到最後竟然就在這個看起來無比正確的政策上吃了巨虧。

也許正是曹睿的教訓使後世王朝再也不敢讓大臣去干宦官的工作了吧。

曹睿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寫到曹睿時常有人不加辨別人云亦云地將曹睿的不是集中於「大興土木」,就好像曹睿修的不是幾座宮殿而是阿房宮+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

十五、極惡非道

曹睿駕崩後,曹魏帝國又沿襲了三個皇帝,曹芳、曹髦、曹奐,由於他們在位時都是青少年,故而合成為三少帝。

曹芳7歲繼位,作了十年無憂無慮的傀儡皇帝。

這十年中曹爽逐年坐大,也做了一些囂張跋扈的事情但綜合曹爽一生的作為來看,他還不失為曹魏的忠臣,(詳情請看下期,講述曹仁、曹純、曹洪、曹休、曹真、曹爽的《曹操世家外傳》)

17歲那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逆襲曹爽奪權,曹芳逐漸明白了自己原來是一個自身難保的傀儡皇帝。

22歲,岳父張緝(國難當頭,外戚還是有用的)、中書令李豐試圖發動宮廷政變殺死司馬昭,讓夏侯玄代替司馬師輔政,以皇帝的身份加上夏侯玄的威望號令司馬昭部眾討伐司馬師。

曹芳既動心又害怕,還沒來得及決策,消息就已走漏。

司馬師以郭太后的名義將曹芳廢黜,曹芳以王公的身份又苟延殘喘了二十年,在西晉時死去,諡曰厲公。

由於找不出什麼像樣的藉口,曹芳被廢黜的理由竟然是**……

繼承帝位的是13歲的曹髦,他雖然是重口味王爺狂曹霖的兒子但卻是一個被稱讚為文似曹植,武類曹操的俊秀少年。

他小心伺候著郭太后,乖乖地給司馬師蓋章,每天結束了繁忙的傀儡工作之後,曹髦一心只讀聖賢書,讓人半點抓不住把柄。

14歲,趁司馬師重傷而死之際,下詔司馬昭留守許昌,由三國後期第一謀士傅嘏(音通鼓)率六軍還京師。

初讀史書至此我對曹髦的這一安排很是納悶,魏國的大臣,心向皇室者有之,嚴守中立者有之,傅嘏卻是在曹爽時代遭受打壓,司馬氏奪權之後一手提拔的人物,曹髦將希望寄托在此人身上難道就沒看過傅嘏的履歷嗎?

由於史料匱乏,筆者姑且分析一下曹髦的動機。

司馬昭的威望無法與父兄相比,再加上傅嘏是一代名士,也許還有點理想,趁此機會忠君報國一下當然再好不過。

退一步,即便傅嘏決定為司馬昭賣命,司馬昭也難保不會犯嘀咕,對這個大謀士生出嫌隙,這對曹髦來說也算是一個利好消息。

其實即便傅嘏想忠君報國,他也不大可能憑著一個傀儡皇帝的詔書就把司馬家經營多年的部隊帶走,傅嘏選擇對司馬氏死忠到底,主動給司馬昭出主意。

司馬昭公然抗旨不尊,率軍還京,將傅嘏晉爵為鄉侯,加封食邑六百戶。

但傅嘏剛回到京城就死掉了,年僅46歲。

司馬家對傅嘏的身後事頗為慷慨,對其子嗣也相當不錯,但這些畢竟是擺在檯面上的事,曹髦的離間計與傅嘏的死亡是否有關在找到傅嘏墓檢驗之前都將是一個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的命題。

由於司馬昭是突然接班,素無功勳,威望不足,明知曹髦的小動作也不敢把他怎麼樣。

而曹髦在14歲這一年再接再厲,趁著姜維第八次北伐斬殺魏軍過萬的機會連下三道詔書。

第一道:「朕年紀太小,人品不夠,沒能阻止敵寇的暴虐,洮西之敗是朕的責任。

士兵們在這次戰役大量陣亡,想到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冤魂啊;想到那些戰敗被俘,流落於異國他鄉的將士們,朕痛心疾首,捶胸頓足,無時無刻不為陣亡將士們哀悼。

現在我命令中央各部的官員和地方上的有關部門到陣亡將士的家裡去走一走,看一看,將撫恤金落實到戶,免除這些家庭一年的賦稅和徭役。

凡是在戰鬥中英勇殺敵壯烈犧牲的,要按照慣例申報並予以嘉獎,不得遺漏。

第二道:「魏蜀邊境這些年兵連禍結,不少老百姓叛逃到了蜀地,而這些人留在我國的親人們都感到恐懼不安,朕宣布對這些人一律赦免無罪。

第三道:「數月前洮西大戰的時候,我方將士有的英勇戰死沙場,有的寧死不屈,投水自盡,他們的遺體沒有人收拾,以至於棄屍荒野。

朕感到非常難過。

今天我命令征西將軍和安西將軍立刻派部下到戰場舊地和附近河道中清理、尋找我方將士的遺體並一一收殮安葬,以慰藉死者,安定生者。

這三道詔書句句都有籠絡軍心民心的效果。

司馬昭如果執行就是將大魏皇帝的愛兵如子、體恤百姓廣為傳播。

如果不執行那司馬昭怎麼跟軍隊百姓交代?傀儡也有傀儡的優勢,曹髦在靠他僅有的一點優勢做最大的開拓。

15歲,曹髦眼看司馬昭一如當年的曹操,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

為籠絡士子之心,親臨太學,與學者們討論《易經》《尚書》《禮記》,他犀利的提問將一眾學者問倒(這當中也有話題敏感使這些知識分子不敢表態的原因)。

16歲,曹髦與郭太后被司馬昭裹挾前往淮南討伐帝國境內最後一位能對司馬昭構成威脅的征東大將軍諸葛誕。

足見司馬昭對這位少年天子不放心到了什麼程度。

17歲,將年高德劭的模範樹立為「感動魏國」的先進典型。

下令在全國掀起尊崇老年人的道德教育。

19歲,司馬昭謀劃著晉封公爵的消息不脛而走。

從曹髦繼位五年的表現來看他是打算步步為營,逐漸收攏人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但司馬昭明面上雖然一直沒對他怎麼樣,暗地裡卻步步緊逼,自曹操之後,所有人都知道了劍履上殿——晉封公爵——晉封王爵——篡位這一標準化流程。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曹髦再也沒有時間去謀劃,他選擇了拚死一擊,率領僅有幾百人的隊伍殺向司馬昭的大將軍府。

這支少得可憐的隊伍中軍人很少,大半都是沒有戰鬥經驗的僕人。

在以卵擊石的戰鬥中,曹髦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司馬昭的部下當場刺穿。

這便是震驚三國的曹髦慘案。

曹髦的遭遇在當時和後世都得到了廣泛同情。

公開弒君的巨大污點成為了籠罩在司馬家族頭上揮之不去的陰雲。

司馬昭的篡國大計被迫停滯。

陳壽在《三國志》中表現出的節操和筆法得到了史學界的高度讚揚,作為晉朝的史官,他卻能甘冒風險,在最大限度上對司馬家的敵人諸葛亮、夏侯玄等人給予公正的評價,但要說最難寫的無疑是司馬家族最敏感的那根神經——曹髦。

陳壽以春秋筆法,在結尾處摘錄了司馬昭逼迫郭太后發表的官方聲明,這份聲明對曹髦極盡污衊,說他喪心病狂,彎弓搭箭想要射殺太后,所以被廢云云。

但除了結尾這段鬼都不信的完全應付差事的定性文件,陳壽通篇都是在記錄曹髦的彬彬有禮、好好學習等正面信息。

我常想,如果換了一個沒有骨頭的史官來為曹髦立傳,會不會寫曹髦跟他爹一樣是有著特殊的癖好?會不會把弒君的兇手寫成為民除害的英雄豪傑?會不會寫「司馬昭忠心路人皆知」?

十六、小時代

曹髦用生命給曹魏爭取了幾年時間。

只可惜他身後的魏國,再也沒有一個能夠力挽狂瀾的人物了。

時代不同了,時代也不行了。

當年差點當上首輔大臣的燕王曹宇之子,14歲的曹奐被立為皇帝。

曹奐是一個完全沒有存在感的徹頭徹尾的傀儡,與49歲的司馬昭相比,他唯一的優勢就是年輕,唯一的指望就是熬死司馬昭。

司馬昭好不容易平定諸葛誕之亂積攢的一點威望在曹髦被弒後又盪回谷底。

為了挽回聲譽,司馬昭蓄意伐蜀,他挨個問大臣們支持不支持,沒想到只有鍾會一個人說支持。

此時的鐘會恰似街亭之戰前的馬謖一樣,是一個沒有獨立領兵經驗的參謀型人才,但司馬昭管不了那麼多了,就派鍾會作主帥伐蜀了。

誰曾想這一戰役竟然出奇得順利。

先是姜維退守劍閣,蜀漢戰略要地漢中被占領,司馬昭迫不及待地當上晉公、相國。

不到半年竟然再次喜從天降——那個令曹魏幾代將星都束手無策,諸葛亮時代一度對帝國構成巨大威脅的大漢第三帝國竟然投降了。

司馬昭高興地有如第二次中彩票,以滅蜀之功將晉王寶座拿到手。

封為晉王的第二年,司馬昭在準備改元開國時突然病死,這時司馬家的氣候已成。

如果司馬昭生前沒能邁出這麼多步,以司馬炎的水準……一切都有可能。

世人皆知劉禪的投降葬送了劉備、諸葛亮、蔣琬、姜維的夢想,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蜀漢的滅亡竟然也讓曹操世家失去了最後的一點指望。

司馬炎毫無障礙地登上帝位,將曹奐貶為陳留王。

很有意思的是,76年前東漢最後一任皇帝劉協在登基之前的封號正是陳留王,也就在那一年,有一個叫做曹操的熱血青年滿懷著報國的夢想,投奔了他的老朋友陳留太守張邈,於陳留起兵……

漢末三國,是中國歷史上人口比例損失最為嚴重的時代,我們常常聽說的「十室九空」在當時並不是一個誇張的詞彙。

曹操、曹彰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威加海內、令後人心馳神往的大時代。

及至曹丕,時代縮小,格局變小,夢想褪色為反英雄主義的恩怨情仇。

曹植前不見屈原,後不見李白,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曹睿欲再現秦皇漢武的榮光卻在最後時刻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大錯。

下沉的巨船上,三少帝先後掌舵,懦弱的以苟且換來了偷安;剛烈的嘶吼著末路悲歌飛蛾撲火;懵懂的走進了歷史的圓圈尚不知不覺,渾渾噩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防備司馬懿,為什麼曹丕不防備司馬懿?

曹操作為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一生雄才大略,橫掃群雄,統一北方,曹操以獨特的眼光,任用了一大批人才,這也是他能做一番大事的重要原因。曹操對司馬懿有戒心,曾想殺掉司馬懿,但因為曹丕和司...

此人文比曹植,武類曹操,司馬昭差點被他干翻

說到三國,一千個人中,有一千個不同的看法。首先歡迎大家在百忙之中,來聽小月對三國的一些淺談,不到之處萬望包涵一下。漢末,最大的贏家不是劉備,也不是曹操,更不是孫權,而是一直躲在背後的司馬家族。司...

司馬懿其實並沒有什麼本領,僅靠長壽而已

都說司馬懿是因為謀略過人,而取得曹魏天下,我看則不然。司馬懿若不是因為長壽,他想篡權簡直是痴人說夢,只能用幸運二字來形容司馬懿。司馬懿啥都不靠,就靠活的長,生生的熬死了一群人。曹操的子孫不知是不...

揭秘三國|曹丕如何當上皇帝

與其說曹丕刻薄寡恩,不如說他是恩怨過於分明。凡是惹他不快的,他一個也不放過;但凡是能順著他的人,曹丕都是「朕永遠對你不拋棄、不放棄。」中國歷史上最具有虐戀情結的曹丕,終於在33歲這一年晉級為霸道...

為什麼曹操努力一生,卻是為司馬家鋪路?

公元220年東漢公司大股東曹丕通過股東會議表決一致通過讓董事長劉協同志退位讓賢由曹丕同志接任,至此曹魏股份制有限公司成立。然後東漢公司另外兩位大股東不服啊,他們帶領地方分公司自行獨立分別成立東吳...

魏明帝曹睿,曹氏長孫 天選之人,卻未盡其願

由於在以往的三國影視中總被搶戲導致存在感較低,魏明帝曹睿在大家的眼中頗為陌生,在歷史發燒友當中則引發極大爭議。 首先是他的身世,如果按照《三國志》記載的年齡,甄夫人在嫁給曹丕時就已經有了幾個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