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憶」統一戰線概念的由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統一戰線就其廣義而言,是指不同社會政治力量在一定條件下,為了一定的共同目標而建立的政治聯盟或聯合;就其狹義而言,是指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戰略策略,主要是無產階級自身團結和同盟軍問題。
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統一戰線都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大重要法寶。
統一戰線概念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的,列寧發展了統一戰線概念內涵,統一戰線概念在中國十分豐富並具中國特色。
(一)
毫無疑問,馬克思、恩格斯是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思想的主要創始人,恩格斯最早提出和使用了「統一戰線」概念。
恩格斯出身在一個信奉宗教的英國商人家庭,青年恩格斯的思想發展軌跡,經歷了從宗教信仰者到虔誠主義批判者進而到無神論者,再到堅定的革命民主主義者的深刻變化過程。
1840年10月17日,在德國北部商港不萊梅經商的恩格斯以弗?奧的署名,在《知識界晨報》第249號上發表文章《唯物論和虔誠主義》,其中寫到:「在同宗教的黑暗勢力進行鬥爭的任何情況下,我們都應該結成統一戰線。
」這篇文章以《不萊梅通訊》篇名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中。
這裡,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統一戰線」概念,運用統一戰線政治策略開展反對宗教封建勢力的現實鬥爭。
42年後,1892年3月8日,已經成為無產階級偉大革命導師的恩格斯在致德國社會民主黨領導人倍倍爾的信中,又一次使用了「統一戰線」概念,指出:無產階級政黨在領導工人運動中,要善於運用革命策略,「如果射擊開始得過早,就是說,在那些老黨還沒有真正相互鬧得不可開交以前就開始,那就會使他們彼此和解,並結成統一戰線來反對我們。
」這裡,恩格斯又一次使用「統一戰線」概念,指導無產階級政黨以統一戰線策略戰勝反動勢力結成的政治聯盟。
恩格斯作為統一戰線思想的創立者之一,明確提出和使用「統一戰線」概念,從正反兩方面闡明統一戰線的內涵及方針等,是對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的一大貢獻。
(二)
無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特別是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後,如何認識和對待統一戰線問題,馬克思恩格斯沒有具體論述過,列寧結合時代變化和俄國具體實際,豐富和發展了統一戰線概念內涵。
列寧使用「統一戰線」概念,是在十月革命勝利之後。
列寧曾設想在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中實行多黨合作的統一戰線,但社會革命黨、孟什維克等黨派要建立所謂的聯合政府。
對此,1919年、1922年,列寧曾多次使用統一戰線的概念,揭露社會革命黨、孟什維克結成反革命的聯盟,破壞社會主義革命。
同時,列寧強調鞏固無產階級政權必須重視統一戰線的戰略和策略,必須鞏固工農聯盟,必須利用各國資產階級之間以及各個國家內資產階級各集團或各派別之間的一切利益對立,「極仔細、極留心、極謹慎、極巧妙地一方面利用敵人之間的一切『裂痕』,哪怕是最小的『裂痕』,要利用一切機會,哪怕是極小的機會來獲得大量的同盟者,儘管這些同盟者是暫時的、動搖的、不穩定的、靠不住的、有條件的。
」列寧第一個提出並使用了工人階級統一戰線的概念,還把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口號,發展為「全世界無產者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的口號,親自領導建立了共產國際,指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主革命。
當然,從時間上看,史達林比列寧早兩年使用「統一戰線」概念。
1917年7月,史達林指出: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右翼,「已經出賣了革命統一戰線,和反革命結成了聯盟」。
但是,1936年史達林宣布蘇聯建成社會主義,在關於《蘇聯憲法草案》報告中,認為在蘇聯剝削階級已被消滅,只剩下了互相友愛的工人和農民兩個階級,「在蘇聯只有一個黨,即共產黨存在的基礎」。
也就是說,史達林在宣布蘇聯建成「社會主義」的同時,也就宣布在蘇聯「只有一個黨可以存在」,而統一戰線已沒有存在的必要和理由了。
(三)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成功地發揮了統一戰線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的重要法寶作用,並在實踐中進一步發展了統一戰線概念及內涵。
中國統一戰線經歷了國民革命時期的民主聯合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革命統一戰線,直到愛國統一戰線幾個重要歷史階段。
「統一戰線」作為翻譯名詞,譯自英文「UNITED FRONT」,它的詞義最通常的意思是「聯合戰線」、「統一戰線」。
中國共產黨人最早使用「聯合戰線」概念的是陳獨秀。
1922年5月23日,陳獨秀在廣州參加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後,在《廣東群報》上發表《共產黨在目前勞動運動中應取的態度》一文,第一次使用聯合戰線概念,指出:中國共產黨「在勞動運動的工作上,應該互相提攜,結成一個聯合戰線(UNITED
FRONT),才免得互相衝突,才能夠指導勞動界作有力的戰鬥。
」同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其他領導人毛澤東、蔡和森、惲代英等也都相繼在不同場合使用過聯合戰線或民主聯合陣線的概念或含義。
中共「二大」正式將建立「民主的聯合戰線」寫進黨的文件。
中國共產黨人最早使用「統一戰線」概念的是瞿秋白,他在大革命時期使用了這個概念。
1925年8月18日,瞿秋白在《「五卅」後反帝國主義聯合戰線的前途》一文中提出:「反帝國主義的民族統一戰線已經成為事實。
所以『五卅』以後反帝國主義運動確已進了革命行動的時期,廢除不平等條約的要求,也已經不僅是宣傳上的口號,而成了群眾鬥爭的實際目標了。
」民族統一戰線也成為黨的領導人對這一時期統一戰線的主要表述用語。
「工農民主的民族統一戰線」,主要指土地革命時期的工農聯盟,當時將其稱為「下層統一戰線」,中共黨史和史學界稱其為工農民主統一戰線。
1931年9月,《中央關於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滿洲事變的決議》中曾指出,「經過這些組織正確實行反帝運動中的下層統一戰線,和吸收廣大的小資產階級的階層參加鬥爭。
」1945年4月,周恩來在黨的七大上作《論統一戰線》發言中,把土地革命時期的統一戰線,稱之為「反封建壓迫、反國民黨統治的工農民主的民族統一戰線。
」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以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基礎,包括一切抗日階級和階層的廣泛聯盟。
1935年12月1日,毛澤東在給張聞天的信中提出,儘快建立「反蔣抗日統一戰線」。
12月27日,在瓦窯堡會議上,毛澤東向黨內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報告,第一次提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概念。
關於列寧無產階級專政思想的幾個問題
[內容提要]無產階級專政思想是列寧當今最具爭議的思想之一。列寧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隨著革命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概括起來看,在他的思想里,無產階級專政實際上是布爾什維克領袖利用手中的政權對整...
蘇聯革命新名考(下):變形吧!弗拉基米爾·伊里奇
在《革命時代的俄國人怎麼起名字? 》這篇文章中,我們提到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很大一部分「革命新名」是與列寧有關的。以俄語維基上的Список имен советского происхожде...
實踐已證明十月革命道路的正確與偉大
今年是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是蘇聯和蘇共消亡25周年;明年是紀念十月革命100周年。在此時刻,認真總結十月革命的經驗,結合汲取蘇聯亡黨亡國的教訓,對於加強我黨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應當不無裨...
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概念的源流梳理
作者簡介:秦剛,中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常務副主任、教授(北京 100091)。 內容提要: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概念源遠流長。人們在使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概念的同時,也在不斷給社會主義、共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