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被抹黑的名士,差點坑死曹操,真的如演義里那般不堪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三國,赤壁之戰是三國里的一個巨大轉折點,孫劉聯盟赤壁之戰的勝利,這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在演義中,有這樣一位名士,在赤壁之戰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為曹操所用卻差點把曹操坑死,可以說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貨。

這個人就是名士蔣干,他真的有演義中那麼不堪嗎?

蔣干

赤壁之戰前,曹操親率百萬大軍,駐紮在長江北岸,意欲橫渡長江,直下東吳。

東吳都督周瑜也帶兵與曹軍隔江對峙,雙方箭拔弩張,準備大戰一場。

曹操所帶的北方之兵不習水戰,幸得荊州降將蔡瑁、張允為水軍都督。

此二人久居江東,諳習水戰之法,周瑜一直視為心腹之患,久欲除之而難以下手。

蔣幹當時是曹操手下的謀士,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讀書,便向曹操毛遂自薦,要過江到東吳去作說客,勸降周瑜,免得大動干戈。

曹操聞知大喜,親自置酒為蔣干送行。

蔣干來訪,周瑜已經猜出蔣干來意。

於是略施小計,讓蔣干盜得蔡張二人寫給他的降書,然後讓蔣干順利回見曹操。

其實,這是周瑜定下的反間計。

周瑜知道曹軍中只有蔡、張二將精通水戰,欲除之而難以下手,便設下此計,想借曹操之手殺掉這兩個人。

曹操果真上了當,斬了蔡瑁、張允。

等到事後曹操省悟過來,已經晚了,只好另換了兩個水軍都督。

周瑜

甘寧,黃蓋想要投降曹操,曹操不敢深信,需要一個人去周瑜寨中探得實信,這時蔣干又毛遂自薦了。

周瑜略施小計,讓蔣干見到了龐統。

蔣干認為龐統有大才,就把龐統引見給曹操,曹操輕信了龐統獻的連環計,讓周瑜的火攻得以順利實施,導致了曹操赤壁慘敗,曹操也差點被殺。

在演義中,蔣干可以說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然而正史里他真的有這麼差勁嗎?

《三國志》里描述蔣干: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

曹操南征,知道周瑜年少有美才,強征蔣干入他的幕府,而後又命他去勸降周瑜。

周瑜確實是如演義中所寫的,一聽蔣干來訪,就知道了他的來意。

於是帶著蔣干巡營一周,向他表明了自己的志願,蔣乾笑著但始終沒有說話。

蔣干回去後,向曹操稱讚周瑜雅量之高不是言辭所能形容。

演義里的蔣干盜書,完全是子虛烏有。

蔡瑁、張允被殺,是因為一部分荊州兵叛亂,被張遼、于禁攻破,蔡張二人死於亂軍之中。

龐統的連環計,只是因為曹軍船隻太多,不好固定才把船拴在一起的緣故。

蔣干本來很少為人所知,在經過《三國演義》的演繹之後,倒成了一號非常有名的人物。

但估計蔣干也不想要這個名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真實的蔣干:赤壁之戰後被冤枉千年的三國名士

歷史上的蔣干雖有負曹操之託,但未失名士之風。《三國演義》誣蔣干盜書,且將其刻劃為一被人捉弄的小丑形象,雖增加了文學效果,卻使其斯文掃地,實在是一起影響千年的大冤案。 蔣干,在《三國演義》里,是曹...

若無這位滑稽的說客,三國歷史可能會改寫

民間流傳下來一個歇後語: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蔣干是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著墨不多,由於他的自作聰明、滑稽可笑,卻給世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試想下,要是沒有了蔣干,赤壁之戰的結果會怎麼樣,或者...

三國間諜戰:曹操被自家間諜蔣干坑了N次

《三國演義》中的蔣干,字子翼,三國時期的人物,九江(治今安徽壽縣)人。《演義》描述赤壁之戰前蔣干充當曹操之說客,企圖勸說周瑜投降。而當時,不想周瑜正擔心蔡瑁和張允幫助曹軍訓練好水軍,將計就計,擺...

名士蔣干應該可說是三國里最失敗的間諜

蔣干在《三國演義》中描寫的相當的有意思,簡直成為了周瑜的代言人,每次都被老同學耍的團團轉,最悲劇的是,一次不夠還來了兩次。在三國中,這據對前無僅有。蔣干,字子翼,漢末三國時期的人物,九江(治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