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被蔣干坑得那麼慘,為什麼不幹掉他?給人感覺智商下線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東漢末年,群雄奮起,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能人異士,諸如袁紹、曹操、劉備等一方霸主,以及為他們出謀劃策的謀士,像郭嘉、諸葛亮、龐統、荀彧之輩。

但是也出來了一些濫竽充數,沽名釣譽之徒,今天我們所提到的這個人就是其中一個。

他就是三國時期的一個小人物,蔣干。

蔣干此人才疏學淺,卻又常常自視甚高,這不三國時的第一次出場就坑了曹操一把。

曹操勢大之後,蔣干就投奔了曹操,成為了曹操眾多謀士中的一員。

曹操占據北方,將士大都是些旱鴨子,不識水性,更加不知道水軍作戰的要領。

赤壁大戰之前,曹操攻打荊州時得了兩員大將,蔡瑁和張允。

此二人熟知水軍作戰要領,被曹操派去訓練水軍了。

曹操聽聞大將周瑜是大名鼎鼎的少年英雄,愛才之心頓起,便提出要找人去說服周瑜歸順自己。

這時蔣干就站出來了,聲稱自己與周瑜乃是多年的同窗,自告奮勇的去了周瑜的營帳。

周瑜此時正苦於無力除去蔡瑁張允二人,見蔣干來到,頓生一計。

於是設宴款待於蔣干,一面又命人偽造出了蔡瑁與張允的投降信。

讓人當著將乾的面拿到自己面前,周瑜此時又佯裝憤怒,瞪了自己屬下一眼,便背過身去看起信來。

蔣干自然注意到了這一細節,等到晚上的時候,便偷偷將這封書信盜出,回了曹營。

蔣干先是將盜來的書信拿給曹操看了,曹操此人生性多疑,加上之前與周瑜作戰失利,以為是蔡瑁張允二人不盡力的緣故,看完之後大怒,隨即就把蔡瑁與張允二人雙雙殺死。

但是殺人容易,曹操的陣營中卻在沒有熟悉水戰的將領了,只好用陸軍將領暫時訓練水軍。

曹操此時覺得蔣幹這個人也是十分的不靠譜,所以冷落了他一段時間,但是曹軍在與周瑜的對戰中屢次失利。

蔣干又一次站了出來,請求去周瑜那裡打探一下情況。

這一次蔣干遇見了謀士龐統,便極力向龐統推薦曹操,想要藉此把龐統發展到曹操的陣營里去。

可是他沒有想到這一切都在周瑜的掌握之中,龐統假意推辭一番便隨著蔣干過了江去。

曹操大軍都是北方人,沒有坐過船隻,一上船就暈,就連曹操也不敢輕易上船。

這時這個蔣干站出來了,他向曹操引見了龐統。

龐統獻出了「連環計」,將曹軍的船隻全部用鐵鏈子拴在一起,上面鋪上甲板,這樣士兵就可以像在陸地上一樣的作戰了。

曹操聽信了這個建議,卻不想因此而導致了赤壁之戰的大敗。

可以說蔣幹這個所謂謀士出手次數不多,卻次次都能把曹操給坑死,是個真正的「坑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若無這位滑稽的說客,三國歷史可能會改寫

民間流傳下來一個歇後語: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蔣干是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著墨不多,由於他的自作聰明、滑稽可笑,卻給世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試想下,要是沒有了蔣干,赤壁之戰的結果會怎麼樣,或者...

《三國傳記》蔣干

三國乃是亂世,紛紛搶占土地,例如三位強霸一方的人物,曹操及其愛才,廣納天下有識之士,劉備謙虛待人獲得天下之士跟隨,江東孫權則是江東多才俊。亂世之中各路頭領對才人都是求賢若渴,既然都在找人才,三...

三國間諜戰:曹操被自家間諜蔣干坑了N次

《三國演義》中的蔣干,字子翼,三國時期的人物,九江(治今安徽壽縣)人。《演義》描述赤壁之戰前蔣干充當曹操之說客,企圖勸說周瑜投降。而當時,不想周瑜正擔心蔡瑁和張允幫助曹軍訓練好水軍,將計就計,擺...

三國死的最冤五大名將是他們!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龐統荊州襄陽人,多謀善斷,聰明絕頂,與當時諸葛亮齊名。曾被 推薦給劉備,當時傳言,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後來投靠劉備,與諸葛亮同拜為軍事中郎將。龐統設計激化了劉備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