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刀赴會真相:魯肅一番話,駁得關羽啞口無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赤壁之戰地圖

公元208年,曹操平定北方之後,揮師南下奪取荊州,準備統一全國。

此時正流落荊州的劉備,聯合割據江東的孫權,組成孫劉聯盟,對抗曹操。

當年十二月,雙方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擺開戰場。

孫劉聯軍以火攻大破曹軍,使赤壁之戰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爭之一。

赤壁之戰後,荊州七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

荊州北部的南陽郡被曹操占有。

荊州中部的江夏郡和荊州南部的武陵、長沙、零陵、桂陽郡,被劉備占據。

荊州中部的南郡,則由劉備、孫權各占一半。

赤壁之戰中,孫權的軍隊是孫劉聯軍的主力,戰後孫權只得到半個南郡,顯然不太公平。

但孫權為讓劉備有塊立足之地,以便共同抵禦曹操,不僅沒有向劉備索要地盤,反而把所占的半個南郡,也「借」給了劉備。

這就是「劉備借荊州」的由來。

對於「借荊州」之說,雙方一開始就存在著不同理解。

劉備認為自己只借了孫權半個南郡,而孫權卻認為借給劉備的是整個荊州。

特別是荊州南部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曾是孫權老爸孫堅的發跡之地,孫權認為非他莫屬。

為了維持雙方的合作關係,劉備只好暫時默認了「借荊州」的說法,這就給後來雙方關係破裂埋下了隱患。

公元215年,劉備取得了益州,三國鼎立局面開始形成。

這時,孫權派人去向劉備討還荊州。

劉備的人生理想是興復漢室、統一天下,自然不會輕易讓出既得的荊州。

便找藉口說,等我攻取了涼州,才能將荊州還給你。

被曹操誇讚「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也不是那麼好忽悠的。

心想你這分明是玩拖延戰術,存心不還嘛。

一怒之下任命官員前去接管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三國演義》劇照:關羽

劉備一方鎮守荊州的是心高氣傲的關羽,素來不把孫權放在眼裡。

據說孫權曾為兒子求娶關羽女兒,關羽竟以「虎女焉能嫁犬子」羞辱孫權。

得知孫權派人進駐了荊南三郡,關羽毫不客氣,立即下令驅逐。

雙方矛盾迅速升級。

孫權作為一方霸主,當然不會善罷甘休。

於是派大將呂蒙領兵2萬攻打荊南三郡,又派魯肅率軍萬人屯守巴陵(今湖南嶽陽),阻擋關羽南下。

孫權自己也親臨前線,駐守在長江邊的陸口(今湖北嘉魚陸溪鎮),統帥諸軍。

負責攻打荊南三郡的呂蒙,乃江東名將。

成語「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吳下阿蒙」的典故,說的就是他。

呂蒙率軍殺向荊南,長沙、桂陽二郡無力防守,相繼投降。

只有零陵郡守郝普堅守城池,頑強抵抗。

劉備在益州得知荊州告急,立即親率5萬大軍馳援,並令關羽領兵3萬奪回荊南三郡。

孫權則命魯肅率軍萬人趕赴益陽,以拒關羽。

由於魯肅兵少,估計難以抵禦關羽,孫權又急令呂蒙放棄攻打零陵,率軍增援魯肅。

呂蒙接到孫權的命令後,秘而不宣,決定儘快拿下零陵,再增援益陽。

呂蒙軍中有一個叫鄧玄之的人,是零陵郡守郝普的舊友。

呂蒙於是派他去勸降郝普。

鄧玄之見了郝普,說零陵是一座孤城,前無救兵,後無退路,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舉城投降。

由於零陵被圍困,消息阻隔,郝普並不知道劉備援軍已到荊州、關羽已到益陽,只好棄城投降。

呂蒙兵不血刃取得零陵後,迅速揮師北上,在益陽與魯肅會師。

《三國演義》劇照:魯肅

孫劉兩軍在益陽隔資江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在這緊要關頭,具有遠見卓識的魯肅,為維護聯劉抗曹大局,主動邀關羽相見。

並提議見面時各自的兵馬都退至百步以外,只有將軍們各帶單刀赴會。

得知魯肅要去同關羽見面,部下將領紛紛勸魯肅不要輕蹈險地。

但魯肅毫無畏懼,毅然赴會。

見面後,魯肅指責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關羽則反唇相譏,稱赤壁之戰全靠他們兄弟奮力破敵,占據荊州這塊土地不算過分。

魯肅駁斥道,當年你們被曹操打得抱頭鼠竄,吳主孫權見你們無棲身之所,同情你們的遭遇,才把荊州借給你們。

沒想到你們忘恩負義,如今取得了益州,仍不肯歸還荊州。

這種背信棄義的做法,即使是普通人都無法容忍,何況是雄霸江東的吳主。

魯肅一番話,說得關羽啞口無言。

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單刀赴會。

然而,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這段故事卻被移花接木變成了「關雲長單刀赴會」,見面地點也從資江邊的益陽移植到了長江邊的陸口。

故事中,魯肅形象被嚴重貶低,誤導了無數讀者。

單刀赴會之後,雖然雙方仍僵持不下,但都停止了過激舉動。

這時,北方的曹操攻取了漢中。

劉備擔心曹操趁機攻取益州,同意與孫權議和。

雙方於是以湘江為界,長沙、桂陽二郡歸屬孫權,武陵、零陵二郡仍屬劉備。

荊南四郡的爭奪戰暫告平息。

魯肅單刀赴會,不僅僅是阻止了一場戰爭,更重要的是維護了孫劉聯盟。

如果當時孫劉開戰,勢必兩敗俱傷。

孫劉鷸蚌相爭的結果,自然是漁翁曹操得利。

這樣一來,三國歷史也將改寫。

(文/歷史的味道)

《三國演義》劇照:呂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借荊州的歷史真相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劉兩家因為荊州一段公案最後兵戎相見,這結果就是家喻戶曉的關羽大意失荊州,而這段公案就是劉備借荊州。這一傳說經過《三國演義》和戲劇再度渲染,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終於...

呂蒙巧計得零陵,魯肅嚴詞斥關羽

劉備以前在荊州時,周瑜、甘寧等人多次勸孫權奪取蜀地。孫權派遣使者對劉備說:「劉璋軟弱,不能保護自己,假如曹操得到蜀地,荊州就危險了。我現在計劃先攻破劉璋,再擊敗張魯,統一南方,即使有十個曹操,...

關羽為什麼必然失荊州,而且丟失了不止一次

人們熟知的「關羽大意失荊州」,是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率軍北伐,與曹魏軍隊在樊城、襄陽一線激戰,不料東吳呂蒙「白衣渡江」率軍襲取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實際公元219年關羽所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