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諸葛亮不為人知的一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後人所熟知的諸葛亮是羅貫中筆下《三國演義》里那個能呼風喚雨接近神靈的諸葛亮。

千百年來,諸葛亮是中國人理想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完美代表。

他的政治家,軍事家帶有濃厚的傳奇色彩。

而歷史上真正的諸葛亮漸漸模糊,他的生平當真有過「借東風」「空城計」「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等等這些事跡嗎?一代武侯的這些故事裡到底有幾分真假?

歷史上諸葛亮的真實故事同樣紛呈多彩,但他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凡人。

諸葛亮雖然博學多才但也並非無所不能。

他雖然精通謀略也時常失算。

諸葛亮有著高尚的人格,卻也有性格上致命的弱點.

《三國志》這樣寫道「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

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

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

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

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

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

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這些就是諸葛亮未遇劉備之前的生平記載。

三顧茅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可是《魏略》和《九州春秋》上記載的諸葛亮主動求見劉備的故事,知道的人卻很少了。

書上說:「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

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後來劉備自顧自編帽子,被諸葛亮諫阻,才注意到這個年青人——這一情節,稍加改編,也添加進《三國演義》中去。

當時荊州出名的讀書人很多,劉備因為徐庶的話,就去求見在荊州士人中名聲並不很響亮的諸葛亮,可能性不大,除非是基於以下兩種考慮:一,有名的讀書人都被劉表搜刮光了,劉備只好去找二流名人;二,劉備是想仿效「千金買馬骨」的故事,通過走訪一個年青人,來提高自己愛才的名聲。

總之,不管劉備因為什麼原因去親自登門找的諸葛亮,既然正史上採用了這種說法,就姑且相信吧。

諸葛亮出山之後的十多年裡其實從未指揮過任何一個部隊,而是在現在的湖南衡陽一帶任職,他的職位相當於今天的「糧食局長」和「稅務局長」。

在曹操下江南時,劉備在軍事上第一次用上諸葛亮。

諸葛亮遊說孫吳,以巧言激之,以利害說之,終於孫劉聯手共抗曹操。

期間諸葛亮和周愈並無格對,由此可見「草船借箭」,「借東風」之說,純屬虛構。

曹操敗兵之後,劉備遂收江南,這才拜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使其都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在荊州時候劉備還拜了一個軍師,這個人就是龐統,此人與諸葛齊名,除了獻上連環計策,我卻看不出他有哪點能耐。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遣法正迎劉備,使擊張魯。

龐統隨去,卻與諸葛爭功,最終落得「落鳳坡」的下場。

諸葛亮這才離開荊州,荊州的事務囑託關羽負責,諸葛亮開始了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攻克成都。

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只有這幾字記錄「亮與張飛、趙雲等率眾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

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十年後,也就是建安二十六年,諸葛亮擁劉備為帝,劉備建立了西蜀王朝,諸葛亮領丞相尚書事,自此三國鼎立形式已定。

諸葛亮雖然是西蜀丞相,但西蜀實質政權上的二把手卻是關羽,關羽掌管著西蜀的半壁江山。

諸葛亮和關羽之間有一個微妙敏感的事件,就是關羽之死。

自建安十六年,關羽獨鎮荊州。

而當時諸葛亮是借用劉備之意,假設了劉備是想讓關羽坐鎮荊州。

二十四年,劉備為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

是年關羽攻打曹操。

在關羽北征的半年裡,荊州一直空虛。

諸葛一生謹慎,關羽兵出荊州半年之久,他並未增添一兵一卒,即使關羽捷報頻傳,荊襄卻始終不全。

難道說諸葛亮不知道荊襄的重要?還是他認為孫劉兩家幾十年來對荊州的爭奪,孫吳突然放棄窺探荊襄之心?諸葛亮心裡明白的很。

當時西蜀兵多將廣,諸葛亮不發兵將相助關羽,便與他的盡忠,他的謹慎的性格大大相反了。

三國複雜的人物關係耐人尋味,諸葛亮忠心劉備不容質疑,關羽忠心劉備更不容質疑,而兩個忠心劉備的頭號人物卻時常鬧矛盾。

事實不是華容放曹之後諸葛亮饒關羽一命,關羽就對他言聽必從了,諸葛亮用的人必須是對他言聽計從,這話出自他自己之口。

諸葛亮駕御不了關羽,關羽的命運在那個時候也許就有了決定。

所以有學者懷疑,諸葛亮藉助東吳之手殺害了關羽,這給諸葛亮鮮活的歷史面貌上濃濃的摸了一黑。

羅貫中寫三國的時候美化了西蜀美化了諸葛亮,然而熟讀《三國演義》,從他的筆鋒里也不難看出這些,這也許就是前輩文字里的尋味之處。

正史中諸葛亮的戰功到底有多少呢?這估計是大家都想知道的。

那我們接著分析。

葛亮的戰功在漢末三國還是能看的。

考慮到葛亮出道時曹操已經基本統一北方,天下局勢正處於從諸侯混戰轉化為均衡的國家戰爭的階段,且諸葛亮輔佐的還是基業最小的政權,葛亮戰功相比於其他時代的名將略有不足也不奇怪。

很多人覺得諸葛亮是劉備死後才開始帶兵,這是有誤的。

諸葛亮在劉備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有兵權了。

歷史有記載的諸葛亮第一個戰功是入川。

當然這一戰是有爭議的,首先是最高統帥到底是張飛還是諸葛亮就一直有爭議,兩邊都能夠找到對應記載。

但是從史料推斷,入川應該是葛、張、趙三人合兵打到江州後,兵分三路合圍成都;在江州之前軍事行動主要應該由張飛負責,因為首先張飛在當時已經是名震天下的猛將,且有足夠的軍事經驗;葛亮則是第一次統軍。

但是在江州之後,有很大可能葛亮單獨負責了一路的軍事行動。

按華陽國志記載,江州到成都三人的路線為【趙雲自江州分定江陽、犍為。

飛攻巴西。

亮定德陽。

】但資治通鑑卻記載【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將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陽,惟關羽留鎮荊州。

分遣趙雲從外水定江陽、犍為,飛定巴西、德陽。

】也就是在資治通鑑里,諸葛亮是最高統帥,可以命令趙雲、張飛。

同時,華陽國志記載諸葛亮在德陽擊敗張裔,而三國志卻記載張飛擊敗張裔,再加上諸葛亮寫給張裔的信里有【君昔在陌下,營壞,吾之用心,食不知味】,很可能張飛和諸葛亮一起打敗的張裔。

總之,這段事件記載很雜,很多史料都各執一詞;但是任何史料都顯示諸葛亮是主要統帥之一。

在劉備死前,諸葛亮沒有過其他作戰記錄,但是諸葛亮是有他自己的部隊的。

劉備死後,當然就是諸葛亮獨掌軍政大權的時候了。

這段時間諸葛亮的主要戰功當然就是南征+北伐。

【時南方諸郡不賓,諸葛亮將自征之,連諫以為「此不毛之地,疫癘之鄉,不宜以一國之望,冒險而行」。

亮慮諸將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連言輒懇至,故停留者久之。

】南征打得是很乾凈利落的,諸葛亮自領軍大破高定,李恢在滇池牽制並高定了一支大部隊,馬忠進攻牂牁郡,三路都很順利。

據說葛亮還戲耍了孟獲一番,此事在華陽國志和漢晉春秋都有記載,信不信就隨意了。

而北伐當然才是重中之重,難度也是很高的。

葛亮的北伐前期後期的戰略思想並不相同,前期(一二三伐)的目的是偷雞,後期(四五伐)則是擺開陣勢和魏軍大幹。

大概因為蜀軍在諸葛亮嚴格的治軍訓練後,經過一兩次和魏軍的交戰後作戰體系才逐漸成熟起來,後期在正面戰場上逐漸取得了優勢;但是相應的,魏軍在吃了幾次虧之後也找到了對付諸葛亮的方法。

總的來說,諸葛亮北伐戰場上大敗一次,小敗一次,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互進攻多次,斬高級將領一個,低級將官一個,搶奪魏國地盤兩個郡,場面上略優。

不過這些都是些小事,並不影響大場面,大場面上雙方都拿對方沒辦法。

總之,諸葛亮的戰功受限於局勢,並不算很突出,但是考慮到蜀國的資源和當時的時局,他能夠取得這樣的戰功還是很不錯的。

至少對比同時期的東吳,無論是被人黑成渣的孫權,還是被人吹上天的陸遜,都沒有與魏軍擺開陣勢大幹的膽量,東吳北伐多以偷雞為主;而諸葛亮能夠做到以蜀國弱卒逼迫魏國步騎堅壁不出,自然是比較難得的。

諸葛亮本人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可以算作一個善使正兵的代表人物。

對於諸葛亮,你怎麼看呢?

此文章為靈犀君原創,特此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讓趙雲督江州,為何不讓趙雲督荊州?

趙雲是三國蜀漢名將,和關羽、張飛等人一樣,同為劉備手下大將,劉備讓關羽鎮守荊州,讓張飛鎮守閬中,讓趙雲督江州(現在的重慶),但為何不讓趙雲督荊州?趙雲督江州能勝任,為何不能督荊州?

劉備心中,有誰能和關羽、張飛相提並論?

劉備和關羽、張飛恩若兄弟,早起一起打天下,同甘共苦,大家都知道,後來,《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劉備說,如魚得水。這能說明,在劉備心裡,諸葛亮能和關羽、張飛相提並論。其實,還有一個人可以和關羽、...

諸葛亮為何不重用趙雲?為什麼要害趙雲?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似乎是個很精明的人物,你看諸葛亮每次出兵,似乎帶著的都是趙雲,二人似乎也是黃金搭檔。諸葛亮借東風,指定趙雲前來接應;諸葛亮弔孝,指定的也是趙雲護送;甚至劉備招親,諸葛亮也派趙雲...

他是人不是神!蜀國就毀在劉備高看了諸葛亮

劉備死後,諸葛亮成為西蜀一隅政治領袖與軍事統帥,自兼益州牧,集軍政、地方大權於一身,數度北伐,勞師無功,病逝五丈原,明知不可而為之,是諸葛亮的悲劇更是蜀漢的悲劇,劉備泉下有知,不可能含笑九泉,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