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輔客帶你看古蹟——曹操筆下的銅雀台與杜甫筆下的鄴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銅雀台位於邯鄲臨漳縣城西南18公里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古稱鄴,始建於春秋齊桓公時,三國時期,曹操擊敗袁紹後營建鄴都,修建了銅雀、金虎、冰井三台,即史書中之"鄴三台",是建安文學的發祥地,台高10丈,有屋百餘間。

西晉為避愍帝司馬鄴諱,將鄴城易名"臨漳",因北臨漳河而得名。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鄴城作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使臨漳享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

據說曹操消滅袁氏兄弟,夜宿鄴城,半夜見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銅雀一隻,荀攸言昔舜母夢見玉雀入懷而生舜。

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於是決意建銅雀台於漳水之上,以彰顯其平定四海之功。

銅雀台到明代末年已基本被毀,地面上只留下台基一角。

銅雀台初建於建安十五年(210年),十六國後趙石虎時,在曹魏銅雀台原有十丈高的基礎上又增加二丈,並於其上建五層樓,高十五丈,共去地二十七丈。

窗戶都用銅籠罩裝飾,日初出時,流光照耀。

又作銅雀於樓頂,高一丈五尺,舒翼若飛。

《中記》記載。

北齊天保九年(558年),徵發工匠三十萬,大修三台。

整修後,銅雀台一度改名為"金鳳台"。

到唐代,又恢復了舊名"銅雀台"。

元末,銅雀台被漳水沖毀一角,周圍尚有一百六十餘步,高五丈,上建永寧寺。

此處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銅雀台與建安文學有著不解之緣。

東漢末年,北方一大批文學家,如曹操、曹丕、曹植、王粲、劉楨、陳琳、徐幹、蔡文姬、邯鄲淳等,他們聚集在銅雀台,用自己的筆直抒胸襟,慷慨任氣,抒發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閔時悼亂,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群眾的悲慘生活,掀起了我國詩歌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個高潮。

由於其時正是漢獻帝建安年代,故後世稱為建安文學。

曹植的《登台賦》、《步出夏門行》,王粲的《初征》,曹丕的《典論》,曹植的《洛神賦》,蔡文姬的《悲憤詩》、《胡笳十八拍》等至今仍深受世人的喜愛。

這些作品大都是在鄴城銅雀台所作。

【友情提示】本人在今日頭條所發文章均系原創,照片右下角有水印三輔客等字樣,特此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深處的銅雀台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然其實,二喬與銅雀台沒有絲毫聯繫。能遊覽銅雀台遺址純屬因一個巧合,初夏,到邯鄲出差,與當地文友攀談時,偶然提到銅雀台遺址,追其根由,竟在該市臨漳縣城西南的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