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打造銅雀台真是是用來關押大小喬的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想必各位都曾經背誦過杜牧的一首詩:「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詩直接帶我們回憶到當年的赤壁之戰,回到那戰火紛飛的年代,讓我們想起那神秘的銅雀台以及絕色天香的大小喬。

那麼銅雀台的來歷到底是怎樣的呢?

《三國演義》里這樣說的,曹操自消滅袁氏兄弟後,夜宿鄴城,半夜見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銅雀一隻,荀攸言昔舜母夢見玉雀入懷而生舜。

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於是決意建銅雀台於漳水之上,以彰顯其平定四海之功。

其實,真正的銅雀台位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南18公里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鄴城始建於春秋齊桓公時,三國時期,曹操擊敗袁紹後營建鄴都,修建了銅雀、金鳳、冰井三台,即史書中之「鄴三台」,它們不是用來搜羅各地美女,更不是用來安放江東美女的地方,它們真正的用處大著呢,乃是建安文學的發祥地 。

銅雀台高10丈,有屋百餘間,歷代名人題詠甚多,東漢末年,北方一大批文學家,如曹操、曹丕、曹植、王粲、劉楨、陳琳、徐幹、蔡文姬、邯鄲淳等,他們聚集在銅雀台,用自己的筆直抒胸襟,慷慨任氣,抒發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閔時悼亂,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群眾的悲慘生活,掀起了我國詩歌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個高潮,後世稱為建安文學。

曹操的《步出夏門行》,王粲的《初征》,曹丕的《典論》,曹植的《洛神賦》、《登台賦》,蔡文姬的《悲憤詩》、《胡笳十八拍》等至今仍深受世人的喜愛,這些作品大都是在鄴城銅雀台所作。

歷史上的曹操可不是三國演義上的那個亂世梟雄,而是真正的雄才大略,由他鑄起來的銅雀台當然不是用來關押美女的,這一點,曹操已經被天下人所誤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深處的銅雀台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然其實,二喬與銅雀台沒有絲毫聯繫。能遊覽銅雀台遺址純屬因一個巧合,初夏,到邯鄲出差,與當地文友攀談時,偶然提到銅雀台遺址,追其根由,竟在該市臨漳縣城西南的三台...

揭秘:曹操建「銅雀台」是否為了「攬二喬」?

建安十五年,三國時期魏國的實際統治者曹操建造了銅雀台,裡面樓台建築雕樑畫棟,氣勢恢宏。唐朝詩人杜牧曾攜友人到黃州赤壁遊玩。飲酒賞月間有人提議,請杜牧以赤壁為題作詩一首。杜牧當即用推測和諷刺的手法...

曹操大築銅雀台的本意

曹操消滅袁氏兄弟後,夜宿鄴城,半夜見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銅雀一隻,荀攸言昔舜母夢見玉雀入懷而生舜。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於是決意建銅雀台於漳水之上,以彰顯其平定四海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