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真實的諸葛亮真的有演義中的那麼神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真人諸葛亮比小說諸葛亮厲害太多了,真實的諸葛亮,不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外交家,戰略家,軍事雖非所長,也可以與若干強,當的起司馬宣王「天下奇才」之稱。
歷史上的諸葛亮,不僅長得高。
樣貌也是很好看。
而且還是個官二代。
祖上諸葛豐當過司隸校尉,相當於中央紀檢委幹部。
直接扶養諸葛亮的叔叔諸葛玄,當過豫章太守,相當於南昌市委書記兼市長。
諸葛亮在27歲才參加工作,沒有學歷,沒有工作經驗。
就給老闆做了一個ppt。
預言了二十年的天下局勢。
告訴老闆:你不能和曹操打,可以與東吳結盟,但不能打他的主意。
你要先占據荊州,再入西川拿下益州,如此天下三分。
再從荊州、益州各出一路兵馬直指許都、洛陽,大業可成。
對於劉備來說。
眼前的年輕人。
瞎吹能有50%的乾貨。
就很厲害了。
而且說的總比做的好聽。
很多年後。
劉備發現這些規劃,居然變成了現實,而當年那個和他侃侃而談的青年,似乎並沒有完全發揮自己的才能。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前期無敵,後期感覺沒之前那麼厲害了。
而在正史中,諸葛亮後期才是發揮才能的時候。
諸葛亮擔任總理的時候43歲。
他的執政風格實事求是,不搞虛東西,當爛好人,嚴刑峻法行事狠辣。
而且以身作則,諸葛亮的財產,成都合計八百株桑樹和十五頃田產,是他和劉嬋報備的,死後果真如此。
曹丕、孫權死後,魏、吳動盪。
魏國一個皇帝被廢,一個皇帝被殺。
東吳兩代執政者先後被殺,一個皇帝被廢。
而蜀漢,諸葛亮生前重用的董永,費禕,蔣琬,姜維等人先後上台當權,以及任用益州人士,如張裔,楊紅,馬忠,王平,句扶,張毅,張嶷,李恢等人大幅度減少了與地方勢力的摩擦。
像董,費,蔣,不僅在北伐時期,將政府搞得井井有條,直到諸葛亮死後三十年,四川都沒有經歷大的政治動盪。
公元215年,劉備入川,劉璋投降,但經歷了三年的戰爭,益州人民已經「飢膏草野。
公元222年,劉備在夷陵戰敗,輸光大約4萬家底。
公元223年,劉禪即位,諸葛亮掌權;
公元225年,諸葛亮南征孟獲軍糧難以供給,命軍士種曼青草于山中」以濟軍食「;
公元227年,」軍資所出國與富饒「。
僅僅十二年,蜀漢經濟走了一個V型反轉,而真正出現反轉,是諸葛亮開府治事的最後五年。
一個27歲的青年,用二十年成為一個國家的總理,在複雜的國際關係中,不僅讓本國富足,治安好到可以不關門,還能不斷出兵攻打綜合國力五倍以上的鄰國。
《永昌府志》記載:「諸葛堰諸葛武侯所築,俱在城南十里,法寶山下大堰石為堤,原一丈又二尺,高一丈,周九百八十餘丈。
明成化年,御史朱皚加築,分水口有三,灌田數千畝;其東曰中堰,源出九龍池,水匯沙河水蓄積為堰,周337丈,分水口有三,灌田數千畝;又東曰下堰,周280丈,分水口為二,灌田千餘畝。
大堰即今之大海子,中堰和下堰已乾涸成田,海埂遺蹟猶存。
」
但諸葛堰現在僅存的不多,保山市是比較完整的。
保山是三國時期,南蠻之地。
諸葛亮掌權後,專設堰官,主管都江堰日常維護,在戰事最吃緊的時候,還派近千人維護都江堰,然後大量興修灌溉設施,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諸葛堰。
《水經註.卷三十三.江水》引左思《蜀都賦》雲:「西踰金堤者也。
諸葛亮北征,以此堰農本,國之所資,以征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
」
「九里堤在縣西北,堤長九里,老相傳,諸葛亮所築,以捍水勢」
自古在四川執政,能利用水,有效的防水患的就能得到後世較高的評價,卻很少有人提及諸葛亮這方面的貢獻。
如果只是發展農業,興修水利,那就只是普通的良吏。
諸葛亮之所以能留下名相的稱號,原因之一就是他對商業、鹽業、蜀錦的重視。
先說鹽,北宋之富裕,鹽業的發展是一個重要因素,北宋鹽稅曾占整個稅收的60%,到了清朝也占1/3。
諸葛亮在蜀漢實現了鹽業官營,並曾親自煮鹽。
鹽業成為蜀漢經濟的一大支柱,四川的井鹽就是從此時開始打響了招牌。
諸葛亮大力開展蜀錦貿易。
由於諸葛亮的重視,蜀錦成為三國工藝最高的綢緞,也是最重要的外貿商品。
「江東歷代尚未有錦,而成都獨稱妙,故三國時魏劉巾於蜀,而吳亦資西道。
」
蜀亡時,國庫依然存有蜀錦80萬匹,甚至一度成為四川地區的硬通貨。
諸葛亮親自製定檢查官吏的守則。
《魏氏春秋》說:「亮作《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皆有條章,以訓厲臣子。
」
當時諸葛亮提拔出身低微的張嶷, 目不識丁的王平, 凡有才者, 都委以重任,馬謖也在其列。
(蜀國承擔不起任何大的損失,這才是諸葛亮斬馬謖的重要理由,對馬謖委以重任是有培養的意味,可這個頭不能開。
)
對於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爭議比較大。
但不可否認,作為三軍統帥他是合格的,並且他非常注重細節,尤其重視對武器軍械的改良,對於資源匱乏的蜀國來說,能與魏國對抗,就是由無數小的細節匯聚出來的強大力量。
諸葛亮殺王雙, 殺張郃(張郃死時,是魏國軍方的二號人物,車騎將軍), 四伐擊敗司馬宣王等,都體現著他的軍事才能。
以魏國九分之一的資源,卻占據場面上的主動,有幾個方面,非常值得稱道。
一是治軍嚴謹。
"其用兵也,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
"又"亮之行軍,安靜而堅重;安靜則易動,堅重則可以進退。
亮法令明,賞罰信,士卒用命,赴險而不顧,此所以能斗也。
"
二是對於兵器的改良,陣法的運用。
"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
〈魏氏春秋>曰:"......又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具發。
"
《蒲元別傳》曰:"亮嘗欲鑄刀而末得,會蒲元為西曹椽,性多巧思,因委之於斜谷口,熔金鑄器,特異常法,為諸葛鑄刀三千口。
"
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曾觀看蜀漢軍遺留下的營壘,稱諸葛亮為「天下奇材也」
晉文帝司馬昭並令其近侍陳勰學習諸葛亮的「圍陣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標幟之制」
三是不拘一格,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戰力。
平定南中後, 諸葛亮徵召少數民族的士兵加入蜀國的正規軍, 號曰無當飛軍.。
而正正就是這支無當飛軍, 在四伐中成功抵住了名將張郃的攻擊。
華陽國志更是對這支軍隊有"所當無前"的評價。
華陽國志: "亮以夷多剛狠,不賓大姓豪強,乃勒令出金帛,聘策惡夷為家部曲,得多者欒世襲官。
於是夷人貪貨物,以兼服屬於漢,成夷漢部曲。
"
"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
"
總而言之,小說諸葛亮是軍神,偶爾搞點發明創造毆打你們這些不長眼的智障;
真人諸葛亮是政治天才,前期運營供養豬隊友,後期隊友死光了,只好自己上台和你們肉搏。
然而你們平時牛逼吹的震天響,關鍵時候卻都不敢上,搞的大家很惆悵。
小說諸葛亮算無遺策,生前吊打一切傻冒,死後還嚇走了司馬懿帶走了魏延;
真人諸葛亮生前逆天而行,最終心力交瘁而死,撒下八歲的獨子,長大後成了一個腦殘。
真人諸葛亮比小說亮屬性更差,手牌更爛,敵人更強。
真人諸葛亮不神,但最終結局和小說亮一樣超神。
古往今來,罕有人物能做到諸葛亮這樣。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決意伐魏?真實原因令人膽寒!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決意伐魏?真實原因令人膽寒!諸葛亮自己知道北伐滅魏國是不太現實的,但是不北伐,不北伐會出現以下事情,第一,內部矛盾重重,第二,內部奪權,諸葛代表的荊州派和蜀國內部派,第三,發展...
蜀國滅亡罪魁禍首是諸葛亮?夢三國臥龍十宗罪
ps.上一篇寫了阿斗登基時蜀國的處境,其中諸葛亮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有人評論想看看諸葛亮具體都做什麼了,於是寫了這個。正文:諸葛亮是三國時候的奇才,為蜀漢帝國的強大作出了旁人不及的貢獻。但在蜀國...
諸葛亮才智過人蓄意越界侵犯,沒有期待下大雪,司馬懿如何能擊退強敵?有一能力無人可及
東漢末年,連年戰亂後,原來割據一方的大小諸侯們紛紛被消滅, 逐漸形成曹魏、蜀漢、東吳三國鼎立之勢。蜀漢政權在建立之前,原本雄霸荊州、益州廣闊的地域,卻在關羽大意丟失荊州之後,面臨的嚴重的生存危機...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只不過是掩人耳目,真實馬謖更名換姓滅了蜀國!
《三國演義》中蜀國參軍馬謖因剛愎自用而使軍事要塞街亭失陷,最終導致蜀國大敗,諸葛亮不得不揮淚斬馬謖。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人。初從劉備取益州,官至越嶲太守。謖才氣過人,好論軍計,深得諸葛亮器重,而...
諸葛亮利用當地少數民族兵源 建立蜀漢僱傭軍
諸葛亮在征服南中後,利用當地少數民族兵源,建立的蜀漢勁旅:無當飛軍,這支部隊和劉備傳統的王牌軍:白耳兵,以及西涼馬氏軍團鼎足而三。這支軍隊富有特色,從部隊性質上說,給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類似於法...
三國群雄傳(2):不管你怎麼評價諸葛孔明,都改變不了他的偉大
講三國,很難不提《三國演義》,史書可能很枯燥,但是《三國演義》卻十分精彩。它以史實為基礎,對人物事件情節進行了藝術加工。使得故事情節精彩紛呈,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三國的故事世代被民間廣為傳頌。
諸葛亮死後蜀漢為何還能延續三十年?不服真不行
在三國時期的魏蜀吳三國之中,我們最有感情的恐怕是蜀國了,無論是劉關張的兄弟之情,還是諸葛孔明的精妙之謀都讓人嘖嘖稱嘆。但是蜀國剛建國不久劉關張便先後離世,而公元234年積勞成疾的諸葛亮也最終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