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柴榮和宋太祖趙匡胤,誰更厲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960年正月,趙匡胤發起陳橋叛亂,攫取了後周政權。

趙匡胤之所以成功,有其本身原因,不過從後周一方講,也問題多多。

當趙匡胤入城時,除了擔任京城安全的大將韓通,企圖抵擋,各路官員幾乎都是坐以待斃,甚至主動投降。

周世宗儘管被後人稱為五代時期第一明君,但從後事安排上,可說糟糕透頂,而全部,都源自周世宗用人不明,把個人的好惡當成用人的首要原則。

960年,趙匡胤攫取政權的時分用了製造輿論,假造天命的老招數,在率軍離開京城時,軍中民間就撒播著「點檢作皇帝」的流言。

所以,當殿前都點檢趙匡胤起兵奪位時,很多軍民望風而降。

其實,這一招在周世宗在世時期,趙匡胤就現已用過,並且效果奇佳。

在959年,趙匡胤擔任殿前都指揮使,是後周禁軍高級將領,但上面還有殿前都點檢張永德。

張永德乃後周名將,多次出戰,屢建奇功,在後周軍中聲威極高。

若有張永德在,趙匡胤想要奪權必定千難萬難。

張永德為人嚴謹,底子不存在貪污受賄、優待軍士等等尋常將帥常有的問題,走正常法令道路是不可能扳倒張永德。

所以,趙匡胤只能來陰的。

當周世宗率軍出征時,張永德在前方指揮作戰,常常發送一些公函回到行軍大營。

有一天周世宗正在批閱公函,遽然發現公函中夾雜著一個皮口袋,裡邊有一份文件,打開一看,裡邊寫著五個大字「點檢作皇帝」。

周世宗大驚。

若是在幾年前周世宗或許能夠比較冷靜的對待,進行調查再做處理。

可其時周世宗現已多病,心境焦慮,兒子不過是六歲,一旦自己駕崩,能否保住龍椅,是個問題。

而在許多潛在禍源中,張永德首戰之地。

幾年來,張永德對周世宗忠心耿耿,為人也謙恭有禮,底子就沒有任何不臣蹤跡,可是,張永德身份實在特別。

周世宗柴榮是以後周太祖郭威內侄(妻子的侄子)的身份繼承皇位的,而張永德這是郭威的女婿,其子也算是郭威的嫡派血脈,加上張永德乃是後周戎行一把手,有名分有實力攫取全國稱王稱帝。

所以,周世宗在沒有經過核查的情況下,草率的命令將張永德的都點檢職位罷黜,而錄用自己的另一個親信趙匡胤出任都點檢這個要職。

其實,周世宗不明白,這全部當是趙匡胤的計謀。

雖無清晰證據,但從陳橋叛亂軍中二度撒播「點檢作皇帝」的流言看,趙匡胤蓄謀已久。

至於張永德沒有作皇帝,人們會了解成,本來不是那個張點檢,而是這個趙點檢要做皇帝呢。

不過,若周世宗能夠在逝世前安排好顧命大臣,那後周也未必會消亡。

在陳橋叛亂時,後周的宰臣有三位,一個是王溥、一個是范質,一個是魏仁浦。

這三個人很有才,為相幾年,多有建樹。

宋朝樹立之後,范王二人幫助趙匡胤推行了許多善政。

不過,這兩個人卻歸於沒有品質,見風使舵的人。

當范質逝世時,朝廷大臣主張給個比較好諡號,宋太宗說:「宰輔中能循規則,慎名器,持廉節,無出范質右者。

范質是奪位宰臣傍邊最能夠遵從規則,慎重處世,廉潔奉公的那位,可是,宋太宗也說:「惜乎終欠世宗一死!」宋太宗兄弟用范質管理全國,當范質逝世時,卻以為范質應該在北宋代周的時分自殺殉國以報周世宗的恩遇。

宋太宗說得比較刻薄,卻也體現出時人對范質品質的批判。

至於王溥,看到趙匡胤帶著很多軍士闖入中書省,在范質之前搶先下跪了。

所以,在宋朝樹立之後,趙匡胤將王溥明升暗降,供起來了。

三宰相中,魏仁浦最有氣節。

周世宗錄用樞密使魏仁浦兼任宰相,其時也有人有不同意見,以為魏仁浦不是科舉身世,當管理武將的樞密使還能夠,當統率士大夫的宰相則有失體統。

可周世宗卻以為自古以來選拔輔佐大臣,首要垂青的是其人文武方面的才略,至所以不是科舉身世,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應該說,周世宗的這個理由很充沛,也顯出他用人落拓不羈的長處。

後來,魏仁浦的體現也確實讓人稱道,周世宗身體不適,又憂心國務,對待身邊的人往往比較浮躁,許多人因而被責罰甚至坐牢,魏仁浦常常包辦罪行,保全救活的竟然占十分之七八。

僅僅,魏仁浦此人仁慈有餘,剛勇缺乏;慎重有餘,決斷缺乏。

所以,在離開京城之前,趙匡胤散布流言,京城很多大眾都現已在談論「點檢作皇帝」的時分,魏仁浦以宰相兼任樞密使的身份,徹底有權利有才能迅速行動,控制起趙匡胤。

可是魏仁浦毫無作為,錯過了最佳時機。

比及趙匡胤帶領大軍進攻京城時,魏仁浦再想抵擋,現已為時已晚。

當然,魏仁浦比之王溥、范質之流仍是不錯。

在入宋之後,魏仁浦一直心念世宗,終年稱病,終究鬱鬱而終,也算是保全了一份臣子的節操。

可是,周世宗把一個完整的後周江山,把幼子柴宗訓交託給魏仁浦,魏仁浦在後周亡國之後再痛心疾首、後悔萬分又有何用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朝是一個怎樣的朝代?承上啟下,國富民強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宋朝並不是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但相對而言,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之一,儒學復...

柴榮死後趙匡胤怎麼做

雄才偉略的柴榮曾經感嘆說:「假如我能再有三十年生命,一定要用十年統一天下,十年休養生息,十年致太平。」只可惜他壯志未酬身先死,年僅三十九歲就告別人世,將天下拱手讓給趙氏。去世之前,他正在北征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