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為何會如此短命?正史和野史中均記載了這次滅佛運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刀叔導讀:這次滅佛運動是中國古代史最後的一次滅佛運動,柴榮曾親手砍破菩薩的胸部。

從秦始皇到清朝末年,中國出過上百位皇帝,但其中有一位皇帝是最可惜的了,他就是後周世宗柴榮。

柴榮在位期間,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開始復甦。

他又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

在商議取幽州時病倒,不久去世,年僅39歲,廟號世宗,諡號睿武孝文皇帝,葬慶陵。

柴榮可惜在上天只給了他6年的時間,否則憑其才華,收復燕雲十六州,北逐契丹,南滅南唐、西蜀不過是意料中的事,也就不會發生後來宋朝被蠻族蹂躪直至滅國的慘劇

宋神宗趙頊曾評價柴榮「使天假之年,其功業可比漢高祖。

公元954年(即顯德元年),柴榮繼位。

他壯志雄心,大力改革,卓有成就。

比如,勤政愛民、從諫如流、志懷天下、經營四方;在軍事上,嚴明軍紀,賞罰分明,裁汰老弱,募天下壯士,取優用之;在政治上,嚴禁貪污,懲治失職官吏;在經濟上,招民開墾逃戶荒田,頒《均田圖》,均定河南等地60州租賦,廢除曲阜孔氏的免稅特權。

此外,他還擴建京城開封,恢復漕運,興修水利,修訂刑律和曆法,考正雅樂,糾正科舉弊端,搜求遺書,雕印古籍等等。

然而,這些事情倘若不是學歷史的人,大抵都是記不得的。

唯有「周世宗滅佛」這件事,被人牢記在心,並被詬病了千年

這位雄才大略、勵精圖治的亂世明君,憑著一身無所畏懼的浩然正氣,針對五代時期中原後漢帝王詔修佛寺,廣度僧尼,造成社會的賦稅和兵役來源枯竭,國力貧弱的嚴重後果,在即位的第二年(955)三月就大刀闊斧頒詔抑佛毀佛

柴榮戎馬一生,對鬼神之說並不相信,所以對佛教本就無感

而在當時寺廟眾多,和尚也不少,這些和尚不事生產,浪費了國家的資源,這點也讓柴榮十分不爽。

於是,浩浩蕩蕩的滅佛行動就開始了。

柴榮的目的大概是想解放勞動力,讓百姓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

他在詔書中明令規定:從令下之日開始,國內各道、州、府、縣、鎮、村、坊等處寺院,除少數有「敕額」(特許證)者准予繼續保留外,其餘各處一律停廢,勒令僧尼全部還俗。

今後不論城鎮鄉村,還是山林名勝之處,均不准新建寺院;王公貴戚,地方官吏亦不得再奏請建造寺院和開壇設戒,剃度僧尼。

為了大力壓縮、裁汰不耕田、不織布、不服役、不納稅的僧尼人數,詔書又規定:從今往後,凡有志願出家者,必須首先取得父母、祖父母的支持;如系獨生子女,還要得到同居伯、叔、兄的允許。

同時,男子必須在十五歲以上,能背誦經文一百紙,或讀熟經文五百紙;女子必須在十三歲以上,能背誦經文七十紙,或讀熟經文三百紙;而後經有關官員測驗合格者方准剃度。

佛法興盛的年代,許多人不敢毀佛像,柴榮開釋說:「佛是佛,像是像。

佛連身上的肉、眼都能施捨,砸佛像鑄錢,佛也會同意的」。

柴榮親自用大斧子砍毀菩薩胸部——禁軍統帥28歲趙匡胤(後來的宋太祖)和他弟弟16歲的趙匡義(後來的宋太宗)正在一旁,見證了這段歷史。

柴榮問過精通術數的王朴:「朕能活幾年?」王朴答道:「三十年後非所知也。

柴榮誤以為還能活30年,很高興。

而王朴卻另有寓意,柴榮在位五年六個月,五六正和三十之意


柴榮5歲幼子繼位不到1年,被他的禁軍統帥趙匡胤奪了江山,落得亡國敗家。

幾年前柴榮滅佛時,禁軍統帥趙匡胤就曾拜訪神僧麻衣,趙匡胤說:「現在滅佛毀像,可不是社稷之福。

」麻衣說:「難道忘了三武滅佛招來的災禍麼?」
趙又問天下何時平定?麻衣說:「辰申間當有真主出,佛法亦大興矣。

」後來趙匡胤登基於庚申年正月甲辰,應驗了預言。

世宗的本意,是不想使寺院成為國中之國

因為寺院越多,占地越多,國家的可耕地面積就越少。

同時很多青壯年出家,致使國家的勞動力也大幅縮減。

銅質佛像造多了,造錢和造兵器就缺少原料。

而且,很多罪犯、叛亂分子、敵國的姦細,還有一些地痞流氓、逃婚的、逃債的、逃避勞動的,以及社會閒雜人等,也都因為各自不同的種種原因,混雜在出家人中,滿地禿頭,誰是真僧?真假難辨,情況非常複雜。

世宗想要快刀斬亂麻,一聲令下,全國各地同時行動起來。

可能有些地方官員,採用的手段也太過激,激起了佛教界的廣泛不滿和憤怒。

佛教徒們紛紛在各地揚言,說這是佛教的法難來了。

如果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周世宗的這場滅佛運動是對宗教的大不敬。

但換位思考,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佛教的盛行確實不利於中原的大一統。

縱觀中國五千年歷史,佛教發展得最恢宏的時期,往往出現在盛世,不是麼?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創出品,全網15億次閱讀的優質MCN自媒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