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擔任莫斯科中山大學校長,他一手將王明扶到政治局領導中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他是前蘇聯人,出生在烏克蘭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917年他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就是我們常說的蘇聯共產黨的前身。

他的名字叫做米夫,曾經是共產國際駐中國的代表,在中共六大時,他對中共的影響達到極致,甚至可以提名中共總書記的人選。

26歲那年,機緣巧合,他成了莫斯科中山大學的校長。


莫斯科中山大學雖然僅僅存在五年,就經歷了兩任校長,但它在中國民主革命的歷史中卻占有非同一般的位置。

學校是由當時的蘇俄創辦的中國學校,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

這所學校走出一大批國共兩黨的重要人物,王明 、博古、張聞天、鄧小平、蔣經國、徐特立、葉劍英、楊尚昆等都在這裡學習過。

而且,更特別的是,莫斯科中山大學招生時,專門將國民黨要人的子女親戚招收進來。

如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邵力子兒子邵志剛、李宗仁內弟魏允成、張發奎弟弟張發明、鄧演達弟弟鄧明秋、于右任女婿屈武等等。

就是這所大學,讓年僅26歲的米夫嶄露頭角,他以熟悉中國革命為傲,自詡「中國通」,在他看來,最大的「功績」就是幫助中共找到了王明。


米夫在莫斯科中山大學擔任副校長的時候,王明正在學校里求學,後來曾經與王明同桌的莊曉東晚年回憶說:

「每逢上列寧主義課,他總爭著第一個發言,看他緊張的面頰青筋暴出,口水四濺。

為了避免王明的口水濺到我的臉上,他發言時我只得把臉扭轉一邊,側背而坐。

因為我的座位是固定同王明坐在一張桌子邊上的。

他的每次發言成了我的災難。

好在上其他課,他就不出聲了。

為什麼呢?因為列寧主義的主講人是該校副校長米夫。

流利的俄語和忠實的站隊,讓王明進入了米夫的視線,並且成為米夫重點培養對象。

當然,米夫之所以扶持王明,更多的是為了撈取政治資本。

通過對中共施加影響力,進而提升自己在共產國際中的地位。

1927年,中共五大召開,米夫作為聯共(布)代表出席了會議,他把王明帶在身邊充當翻譯,王明作為一個普通黨員得以列席會議。

雖然會上批評陳獨秀犯了右傾錯誤,但陳依然當選總書記。

米夫有意推出王明,讓他主持宣傳工作,陳獨秀不是很情願的讓王明出任了中央宣傳部秘書。


1928年,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開,米夫想讓王明就此進入中央領導層,但遭到代表抵制沒有得逞,而是提名向忠發為黨的總書記。


中共中央在共產國際和米夫的壓力下,於1931年1月7日,在上海秘密召開六屆四中全會。

會上,米夫和王明尖銳批評了李立三、瞿秋白的錯誤,米夫積極為王明站台,說王明是堅決站在國際路線一邊的。

結果,李立三、瞿秋白等人落選,而連中央委員都不是的王明,卻因此進入政治局。

雖然向忠發是黨的總書記,但有名無實,王明大權獨攬。

之後,王明更是成為政治局常委,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左右中共長達四年。

但是,好景不長,很有野心的米夫卻在政治鬥爭中被處決,年僅37歲。

讓他難以接受的是,一手提拔的王明在批評他時毫不留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博古24歲當上黨領導人,為啥他就升官那麼快

1930年5月,博古從蘇聯回國回國。中共中央總書記當時雖然是向忠發,但實際的負責人其實是李立三。出於對中國革命的現狀有過高的估計,李立三在這一年6月11日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了《新的革命...

中共六大:為何遠赴莫斯科召開全國黨代會?

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是黨史上唯一一次在國外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一個當時最多時擁有9萬多名黨員的政黨,在一個擁有廣袤國土的國度里,為什麼不在本國召開代表大會,而要不辭辛勞、移師萬里,在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