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皇帝倒霉至極,死後被廚子製成木乃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五代十國期間,中原大地瀰漫著戰火的硝煙,各地諸侯紛紛起兵爭奪地盤,誰都沒有把目光看向北方,更沒有注意到那裡正有一個勢力在悄無聲息地興起。

當這個勢力強大到沒有人能夠威脅它時,中原的割據勢力才注意到它,但此時已經晚了。

這個勢力就是耶律阿保機領導的契丹國,一個由契丹族建立的國家。

這時的契丹國剛剛建立,國力不錯,於是四處征討,統一了很大的一片地區。

但在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在位時,終究也沒能統一契丹,而且契丹國人還處於遊牧階段,連官制也不完善,這些問題都被留給了遼太祖的繼承人。

公元927年,耶律阿保機的第二個兒子耶律德光在其母親的幫助下繼承了皇位,成為了遼國的第二位皇帝。

在此之前他便是遼國的兵馬大元帥,掌握全國的兵權,可謂是位高權重,能登上帝位也是理所當然。

耶律德光做了皇帝後,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例如將皇都改成了上京,獎勵耕作,發展生產,努力地推動遼國經濟的發展。

其中最著名的當是改革官制,實行因俗而治。

他將漢人和契丹人分開管理,由於漢人居住在遼國南面,契丹人居住在遼國北面,因此將官員分為南官和北官。

並且用來約束漢人和契丹人的法律也不一樣,契丹人用契丹的法律來約束,漢人則用漢人的法律來約束。

在耶律德光做了幾年皇帝之後,遼國便是統一了契丹。

此時他便是將目光看向了南方,看向了中原的廣大地區。

然而由於遼國是以民為兵,意思是每個成年男子都是兵,跟今天的韓國一樣,實行全民兵役制,因此軍隊的素質不高,跟久經沙場的中原老兵相比,著實不一定能打得過。

故而他一直在觀望著中原,想等到中原有了變故,他再去收漁翁之利,沒想到還真的讓他等到了這個機會。

公元936年,後唐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因為跟後唐末帝李從珂有矛盾,為了保住自己的勢力,他向北方的耶律德光求救了,條件就是當了耶律德光的乾兒子,並且還答應在滅掉後唐後割燕雲十六州給遼國,要求便是讓他做皇帝。

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此時的耶律德光自然是喜出望外的,原因有三:

一、他可以打著石敬瑭的名號攻打後唐,這樣就不會引起漢人的仇視,從而避免了大規模的漢人反抗。

在這裡要提一下,清朝入主中原時打的便是漢人吳三桂的旗號,說是幫助吳三桂征討逆賊,因此起初沒有引起漢人的警惕與反感。

二、石敬瑭可以作為內應,這樣想要出兵攻打後唐便是方便了太多,至少不會有人在燕雲十六州這個易守難攻的地方抵抗他們了。



三、在滅掉後唐後可以利用石敬瑭來控制中原地區,達到以漢治漢的目的,省事又省心。

因此耶律德光親自率領了五萬精銳騎兵出征,在晉陽打敗後唐軍隊主力,之後又攻破後唐都城洛陽,滅掉了後唐,後唐末帝李從珂在洛陽城內自焚而死。

此時,耶律德光也是兌現了他的承諾,冊立石敬瑭為後晉的皇帝,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由皇帝封的皇帝。

自此,遼國實際上已經將後唐的土地納入了自己的版圖。

在取得這番功績後,耶律德光心滿意足地退回了遼國境內,繼續虎視南方,同時加強對燕雲十六州的控制,努力地把它建設為南下的基地。

還改了兩個地名,把幽州改為南京、雲州改為雲京。

時間一晃而過,公元942年,後晉高祖石敬瑭去世,他的兒子石重貴即皇帝位,史稱出帝。

石重貴當了皇帝後,拒絕承認後晉是遼國的臣子。

這讓耶律德光十分生氣,於是發兵攻打後晉,戰爭一觸即發。

這場戰爭打了三次,前兩次均以耶律德光退兵回國而結束,第三次時,也就是公元946年,由於後晉將領杜重威和李守貞等人率領二十多萬人投降,使得後晉的國都東京汴梁被攻破,石重貴被生擒,後晉自此滅亡。

在第二年的二月份,耶律德光穿著中原皇帝的衣服,用著中原皇帝的儀仗進入東京汴梁,在皇宮接受百官的朝拜,將國號由大契丹國改為大遼,想要正式確立遼國對中原地區的統治地位。

然而他的做法卻讓他無法實現這一計劃,他命令遼兵四處搶掠,殺人放火,還公然讓所有的人獻出錢財,準備運回遼國。

這樣的做法惹怒了所有的人,於是在後漢高祖劉知選在晉陽稱帝後,各地紛紛響應,起兵圍攻遼國在中原地區的軍隊和官員。

耶律德光此時也看出中原地區他是待不下去了,只好回遼國。

走的時候把搜刮來的錢財和後晉國庫財務、宮女妃嬪全部壓回遼國,一路上又是免不了燒殺搶掠一番。

在回遼國的路上,由於水土不服,耶律德光得了一種熱病,被症斷出後,太醫讓他在最近一段時間裡一定不要近女色。

然而卻不被他放在心上,於是乎在幾天之後便是病死。

按照舊例,皇帝死在路上自然要運回去下葬,死訊傳到耶律德光母親那裡後,耶律德光的母親下了一道讓人為難不已的命令,她讓跟隨在耶律德光身邊的大臣把他完好無損的帶回去,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這可就難壞了那些大臣,因為當時是夏季,天氣炎熱,屍體極易腐爛。

但在沒有冷凍技術的古代,根本沒辦法保存屍體啊。

這時一個漢人廚子提出來一個建議,就是將耶律德光的屍體製成「帝羓」。

那麼「羓」是什麼?咱們在這裡科普一下,北方遊牧民族喜食肉類,有時殺了牛羊一時吃不完,在炎熱的季節里,牧民就把牛羊內臟掏空用鹽滷上,就可以做成不會腐爛的「羓」,相當於相當於遊牧民族吃的臘肉。

而「帝羓」按照我們今天的叫法應該叫做「木乃伊」。

那些大臣們在經過一番激烈地討論後,終於決定按照那個廚子的建議來辦。

因為不這樣做,等到運回國的時候,屍體定會腐爛到連他媽都認不出他是誰。

在得到大臣們同意後,這名廚子就動手剖開耶律德光的肚子,把這位皇帝的內臟掏空,再糊上鹽巴讓屍體脫水……再具體咱就不細說了,請自行腦補。

就這樣,遼太宗耶律德光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被製成「木乃伊」的皇帝。

本文屬中華書會作者 史演天下 作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遼代第二任皇帝死後被廚子醃成了「木乃伊」?

遼國第二任皇帝,耶律德光死後竟被廚子醃成了木乃伊,這是怎麼回事呢?五代十國期間,中華中原大地紛爭四起,戰火的硝煙瀰漫,各地諸侯紛紛起兵爭奪地盤,誰都沒有把目光看向北方,更沒有注意到那裡正有一個勢...

草原霸主遼太宗耶律德光是怎麼死的?

耶律德光是遼國的第二位皇帝,生於公元902年,去世於公元947年,字德謹,小字堯骨,為契丹貴族,契丹名堯骨。耶律德光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次子,母親是淳欽皇后述律平。公元922年,耶律德光二十歲的...

奇葩!史上唯一一個被做成「臘肉」的皇帝

皇帝,是有史以來最危險的職業,有人統計過,從秦始皇開始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中國一共出現過494位皇帝,如果加上春秋戰國、農民起義軍、邊疆少數民族稱王稱帝的,足有1000來個。皇帝平均壽命不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