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皇帝死在回都城的路上,手下為了不讓屍體腐爛竟把他做成醃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古以來沒有人不怕死,而掌握天下的皇帝更不想讓自己死,畢竟當皇帝的感覺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到的。

所以皇帝們想方設法的想讓自己長生不老,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有的皇帝臨死前還做夢想自己可能還會活過來,為了讓自己的靈魂有棲身之處,他們大多想讓自己的屍身不腐。

於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保存皇帝屍體的方法,例如漢朝時流行的金縷玉衣。

可是有一個皇帝卻在死後被做成了醃肉來保持屍身的不腐。

這個皇帝就是遼太宗耶律德光,遼國的第二個皇帝,就是他冊封了那個「兒皇帝」石敬瑭為皇帝。

耶律德光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次子,雖然他的哥哥耶律倍也很受阿保機的喜愛,但耶律德光更像他的父親,而且隨他的父親參加了一系列戰爭,立下大功,很受大臣的擁戴。

所以在耶律阿保機死後,耶律德光在述律後的支持下即位,公元930年,割據原渤海國疆域的東丹王耶律倍南逃後唐,耶律德光統一了契丹。


石敬瑭是個兒皇帝,可是他的養子石重貴不是孬種,其實也可以說他是愣種。

後晉出帝石重貴繼位後,拒不稱臣。

耶律德光率大軍南下進攻後唐;有骨氣是好事,是在沒有實力的時候,能夠隱忍也是非常重要的,可這石重貴偏偏要硬來,結果一打起來就被打慫了。

和契丹硬鋼了五年之後,石重貴被契丹俘虜,後晉滅亡。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進入東京汴梁,在東京皇宮下詔書將國號從「大契丹國」改為「大遼」。

耶律德光進入中原後,縱容契丹士兵四處搶劫掠奪漢民財產。

契丹兵大殺大掠,漢人被殺無數。

百姓大怒,紛紛起來反抗契丹軍隊,原來投降契丹的漢人將領們紛紛起兵反對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很害怕,於是帶著後晉的降官、宮女、宦官數千人及後晉府庫的財物離開開封北行。

契丹軍一路北撤一路殺人,漢人又被殺死無數,漢人百姓大怒,一路追殺契丹兵。

耶律德光因漢人反抗而被迫北歸,不由得悔恨而病。

當他率軍走到欒城時,已經渾身燥熱,周身不適,勉強走到了殺胡林,病情急劇惡化,便問隨行的馮道,到了什麼地方。

馮道說已經來到了殺胡林。

耶律德光追問道:「為什麼叫殺胡林這個名字呢?」馮道回答:「這個地方本來叫孤林,唐朝的時候,唐軍同突厥在這裡決戰,唐兵大獲全勝,殺死胡人無數,所以被稱為殺胡林。

」耶律德光聽說這裡是漢人殺外族的舊地,大叫一聲後,口吐鮮血,當夜死在軍營里。


耶律德光死的時候,正值盛夏季節,要將他的屍體送回老家,還得幾個月的時間,這樣一來,屍體還沒到家就腐爛了。

正在大臣們和太醫束手無策的時候,一個廚師出了主意:把皇帝的屍體做成「羓」。

原來北方遊牧民族以牛羊肉為主食,但是在夏天,殺了一頭牛或羊又一時吃不完,為防腐爛,牧民就把牛羊的內臟掏空,用鹽滷上,就變成了不會腐爛的羓。

也相當於中原地區的臘肉。

這個主意一出,雖然大臣們覺得這樣有把耶律德光當成畜生處理的意思,但也無可奈何。

大臣們決定就按照廚師說的辦,把耶律德光的屍體做成「帝羓」。

而主刀把耶律德光做成羓的人就是出主意的這個廚師。

不幸的是,耶律德光的屍體一被運回北方老家,這個倒霉的廚師就被宰了。

至於為什麼,恐怕不用說了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遼代第二任皇帝死後被廚子醃成了「木乃伊」?

遼國第二任皇帝,耶律德光死後竟被廚子醃成了木乃伊,這是怎麼回事呢?五代十國期間,中華中原大地紛爭四起,戰火的硝煙瀰漫,各地諸侯紛紛起兵爭奪地盤,誰都沒有把目光看向北方,更沒有注意到那裡正有一個勢...

此人借女色泄火而死,死後被做成「木乃伊」

中國的皇帝不論有能的還是無能的,沒有幾個不好色的。也許是古人太愚昧了,對於皇帝在兩性問題方面的不節制,誤以為是「采陰補陽」,甚至有的皇帝還覺得「泡美妞」能延年益壽。結果一個個死的死亡的亡,沒有...

這個皇帝倒霉至極,死後被廚子製成木乃伊

五代十國期間,中原大地瀰漫著戰火的硝煙,各地諸侯紛紛起兵爭奪地盤,誰都沒有把目光看向北方,更沒有注意到那裡正有一個勢力在悄無聲息地興起。當這個勢力強大到沒有人能夠威脅它時,中原的割據勢力才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