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十大統帥排名,沒有五子良家,沒有五虎上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第十名、曹仁

估計很多人看到這都覺得搞笑,起碼《三國演義》里屢敗屢戰。

然而事實上曹仁卻是曹魏一位不可多得將帥,其多年與蜀吳兩國對峙,在江陵力挫周瑜,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守了江陵一年多,在關羽威震華夏的時候也還保住了襄樊。

總體而言,曹仁是一位善守的統帥。

第九名、夏侯淵

說道夏侯淵,很多人對其第一印象就是被黃忠一刀砍了。

這的確是他犯的最大的一個錯誤,但是責任不全在於他,當時的情況,張郃與劉備作戰不利,夏侯淵 分兵與張郃,導致自己兵力不足,兵敗身死。

夏侯淵在其早年並沒有什麼亮眼的戰績,知道被曹操任命屯軍長安,才開始發揮其傑出的軍事才能。

曹操擊敗馬超後,馬超並沒有徹底敗亡,其以在羌人中的名望,在涼州又開始重振旗鼓,攻城略地,血洗涼州。

夏侯淵能以急行軍轉戰千里,還能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其能力可見一斑。

其後又平定涼州各中叛亂,對曹魏的西北穩定有種不可忽視的貢獻。

第八名、 曹真

看《三國演義》的人肯定認為曹真只是一個屢敗屢戰,給諸葛亮刷經驗的人物。

讀過《三國志》的朋友肯定會對曹真有全新的認識。

以曹操的識人之能,縱使是宗室親戚關係,也不會委以重任,像曹洪這樣救國曹操命的,沒有能力也只能做個將才。

曹真第一次進入軍隊就是曹操的虎豹騎,其後在漢中初露頭角,擊敗劉備的別將吳蘭等人,在夏侯淵戰死後,又擊敗劉備別將高詳,這些雖然不是什麼名將,但是曹真以一個後起之秀便已經展現出其軍事才能。

在諸葛亮北伐的過程中,與司馬懿一樣成為魏國的頂樑柱,多次擊敗蜀軍,還預料到諸葛亮會暗度陳倉,提前任命郝昭守陳倉,讓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在陳倉止步不前,無功而返。

曹真最大的失敗之處,恐怕就是生了一大堆廢物兒子,被司馬懿給玩弄死。

第七名、呂蒙

很多人覺得呂蒙的成長是在孫權勸學之後,其實早在赤壁之戰剛結束後的圍攻江陵中,獻計救甘寧,得曹軍戰馬。

其便已經初露鋒芒了,只不過當時周瑜還在,被掩蓋了而已。

其後在濡須口獻計御曹,設計攻取皖城,又在關羽還在荊州的時候盡取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基本上把劉備的荊州領土搶走了一半。

最大的戰績當然是在關羽威震華夏的時候攻取荊州。

孫權覺得魯肅不能取荊州,而呂蒙能,陳壽對其評價,也認為孫權之言優劣允當。

唯一的失利之處就是在逍遙津被張遼所破,不過當時孫權差點被俘,料想孫權肯定是在前軍(以為自己是孫策),被張遼騎兵衝殺,導致軍心大亂,也全靠呂蒙和凌統死戰,才保得孫權能夠安全撤退。

第六名、鄧艾

鄧艾在戰爭中目光遠大,見解超人,具有難得的戰略頭腦。

作戰中料敵先機,始終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與姜維的數次交戰中未嘗敗績。

其偷渡陰平一役,堪稱中國戰爭史上歷次入川作戰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為軍事史上的傑作而載入史冊。

鄧艾在生活中能與將士同甘共苦,在作戰中又能身先士卒,種田時手執耒耜,陰平道上,他以氈自裹,推轉而下。

正因為他能處處作出表率,部隊才上下相感,莫不盡力,取得一系列的勝利。

但鄧艾雖善於作戰,卻不善自保。

第五名、姜維

其實姜維和鄧艾也算伯仲之間,難分上下,只不過鄧艾畢竟相對於蜀軍是勝利者。

論才具,鄧艾都承認姜維是一時雄傑,鍾會認為他足以和夏侯玄、諸葛誕相比——後兩位,尤其是諸葛誕,做出了多天翻地覆的事情啊。

他的一個大爭議,是「窮兵黷武」。

然而實在話是:很少人意識到,在蔣琬費禕死去前,姜維收到了多大的控制;之後那幾年,他又如何被朝中黃皓等人打壓。

這是許多人很少提及的:諸葛亮北伐,也有平衡蜀中派和荊州派關係之目的;姜維則是隴西降將,和蜀漢內部關係更是複雜無比。

實際上,針對他的除了黃皓,還有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與許多人想像的不同,諸葛瞻和姜維的關係,並不那麼美好。

所以,姜維其實是個夾縫中的男人:他有才華,私德也沒什麼可挑剔的,但落在他手裡的,是一個諸葛亮都無法逆轉的大局面,以及朝內不斷的鬥爭。

但直到最後,蜀漢沒亡在他手裡——哪怕面對魏國大軍壓境,他自己身在沓中,被鄧艾層層圍裹阻攔,他還是完美的殺過陰平橋、晃過諸葛緒、回到劍閣、守住了鍾會,簡直把魏國的西征計劃摧毀了大半。

最後蜀漢是亡在鄧艾那次傳奇的偷渡之上,但直到成都被迫,鍾會在劍閣,還是動不了姜維。

第四名、諸葛亮

其實諸葛亮只是一個後學者的統帥,其前期都是幫助劉備管理後方,籌兵籌糧,治理地方,算是管仲、蕭何之類的人。

直到劉備死去,劉禪登基,平定南中叛亂時,諸葛亮才第一次統兵。

當然以諸葛亮的智商,就算是一個初掌兵事的書生,也足以為虐南中各部叛軍。

其後在多次北伐中,雖然沒有成功,但是也算開邊拓境,畢竟魏蜀兩國的國力擺在那裡,諸葛亮又遇到司馬懿這個忍者神龜,用拖字訣給拖死了。

諸葛亮用兵,一個字穩,兩個字謹慎。

這本不是什麼壞事,畢竟未言勝,先言敗,但是以蜀國弱國伐強國,如果不以奇制勝的話,而是用堂堂之師與魏國硬碰硬,根本就不可行的。

不過諸葛亮的穩重也算給他的軍隊沒有帶來很大的失敗,縱使有小敗,也能保證不至於潰敗,有時候還能轉敗為勝。

若是魏蜀國力相當,以諸葛亮的統帥能力,光復漢室也不是一句空話。


第三名、陸遜

三國中只有與諸葛單獨列傳的人物,而且都是出將入相,治國治軍的全才。

夷陵之戰,是中國歷史上後發制人、疲敵制勝的著名戰例。

作為吳軍主帥的陸遜統觀兩軍主客觀態勢,確定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後發制人,相機破敵的戰略。

並充分利用地勢及天候等有利條件,巧施火攻,一舉擊敗蜀軍。

大獲全勝後,又適時停止追擊,使曹魏無隙可乘,戰略全局運籌周密,堪稱用兵奇略。

其後的石亭敗曹休,以及在北伐襄陽在己軍情報被敵軍知道的情況下,不僅轉危為安,還略有所獲。

第二名、周瑜

其指揮的赤壁之戰,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操手下所謂傳奇的謀臣武將,在周瑜面前那是集體失聲,而且赤壁之戰的勝利根本與諸葛亮無關,一舉奠定三國鼎立之基礎,開啟了三國序幕。

接著與曹仁戰南郡,最終獲得南郡。

其後為孫權制定的戰略,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更為激進,直接西取巴蜀,與曹操二分天下,周瑜活著的話,劉備很難在荊州立足,更沒法入川。

第一名、曹操

曹操放第一位,應該毫無爭議,除了赤壁之戰大敗外,其餘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戰敗之事,縱有小敗,也能捲土重來,滅掉對方,二袁、呂布、馬超、韓遂、劉備等都是其手下敗將。

丟掉漢中,也只是夏侯淵和張郃的鍋,其後與劉備會戰,雖然沒有奪回漢中,但是也沒有兵敗,而劉備為了取漢中,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還只是奪取的一片空城。

其比較傑出的戰例,有官渡之戰,也是以弱勝強的典範。

以上排名,都是以統帥能力,五子良家與五虎將雖然都是難得的名將,但是統領一直偏軍還行,指揮大型的會戰,還是有所欠缺,關羽能力不缺,但是其缺點太明顯,適合做統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盤點三國時的六大統帥人物,魏吳蜀各占兩席

三國時,能稱得上是頂級的統帥人物不多,小編認為,曹操、周瑜、諸葛亮、司馬懿、陸遜和姜維這六個人,可以稱得上是頂級的帥才。曹操:一代雄主,頭號的政治家,也是一號的軍事家。在三國前期,基本上是所向無...

​三國歷史上文武全才的十大牛人

三國歷史上文武全才的十大牛人:《三國志》中有十大文臣之排名,也有十大武將之座次卻沒文武全才的,感覺有些遺憾所以寫此文,望各位愛好歷史的朋友品評(不含君主):一、張遼三國魏名將,隨曹軍征討,戰功累...

三國最強武將排行—武聖關羽能否排第一?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漢末分三國,大小戰事不休,名將輩出。這段歷史比同為亂世的春秋戰國、隋唐更加廣為流傳,要歸功於《三國演義》。《三國演義》號稱「七分實三分假」,但與正史多有出入。導致後世對三國時期...

關羽敗死荊州,諸葛亮究竟有多大責任

被尊為一代武聖的關羽,在其聲望達到巔峰的時刻,卻也開啟了極速敗亡的命運。公元219年8月下旬,關羽率荊州軍北上進攻曹魏大將曹仁駐守的襄樊,圍樊城、降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卻在三個月之內又迅速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