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如何讀書才能讓自己「有洞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讀書在很多人心裡其實是一種負擔,他們並不享受閱讀,也並不會為閱讀安排時間,但是內心對成長又充滿了焦慮,於是只能欺騙自己。

讀書不是目的

有很多人,經常買書,買得家裡都放不下了,回頭一看絕大部分的書都沒有打開過。

有的人,剛打開書的塑封就發一組照片到朋友圈,告訴大家自己在進步,順便也騙騙自己「我是追求上進的」。

這些行為其實都是在自我安慰,但結果卻是更焦慮。

為什麼會產生讀書焦慮症?因為我們沒有想清楚,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在我看來,讀書除了消遣外,其根本目的是讓自己「有洞見」,這種洞見不是指自己知道了些什麼(百度比你知道的更多),而在於你面對新情況新事物時是否有獨特而準確的判斷力和決策力。

如果以「增長洞見」為根本目的,那麼,讀書只是增長洞見的重要途徑之一,而不是唯一。

如果你明白環境對人的塑造力,你就應該學「孟母三遷」,靠近那些有洞見的人,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其實,很多人更適合通過這種渠道而不是讀書。

你早該知道的秘密

問題來了,假如你性格內向,有社交恐懼症,那麼對這些人來講讀書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羅永浩說自己有輕微的社交恐懼症,很多問題是通過讀書找到辦法的。

那麼對於讀書的人,怎麼才能不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洞見的人呢?

兩度獲諾貝爾獎的美國化學家萊納斯·鮑林說,「如果你想擁有出色的思想,那麼你必須擁有很多思想」。

這句話可以翻譯成以下兩層意義,即如果你想擁有出色的思想(洞見):

1.你必須先掌握很多概念清晰的知識(不是碎片化的信息)。

構建知識,就像蓋高樓,房子是由磚頭、鋼筋築成的,但你絕不會說一堆隨意堆放的磚頭鋼筋就是一棟高樓。

2.在這些知識里構建體系(連接)。

如果你建立的知識高樓沒有道路連接,那麼每個高樓所發揮的作用就是非常有限的,你不可能有卓越的洞見和創意。

簡單總結一下,想要有洞見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多,另一個就是有體系,有連接。

那麼,怎麼解決這兩個問題呢?

五步快速讀完一本書

在這個沒有多少時間讀書的時代,怎麼才能更快的讀完一本書,讀更多的書呢?美國暢銷書作家彼得·布雷格給推薦的辦法,可能對你非常管用。

1. 從作者入手。

這是誰寫的書?讀書之前,不妨瀏覽一下作者的個人簡介。

要是你能在網上找到關於這位作者的採訪或文章,那就更好了,一定要迅速看完。

這將幫助你對作者的立場、觀點有更深入的了解。

2. 閱讀書名、副標題、內容提要和目錄。

這本書的總體觀點是什麼?又是如何一步步展開論述的?經歷這個過程,也許你就可以向別人介紹這本書了。

3. 閱讀導讀和總結部分。

通常情況下,作者都會在書的開篇和結尾著重論述自己的觀點,清晰表明看法。

因此,在閱讀這兩個部分的時,要逐字逐句地認真閱讀,但是速度要快,別拖泥帶水。

通過第2步,你已經對作者的總體觀點有所了解。

在此基礎上,導讀會告訴你在這本書中作者將如何一步步論述自己的觀點,而書末的總結部分則會說明希望你能從中收穫什麼。

4. 閱讀或者略讀每個章節。

看看每個章節的標題,然後閱讀每章開頭的幾個段落或者只是開頭幾頁,弄清這一章要闡述的內容、表明的觀點。

重要的是,想一想這一章是如何與全書內容相銜接的。

接著,瀏覽這一章中的標題和副標題,感受作者的行文脈絡和論述框架。

另外,還要讀一讀每一段落的首句和末尾句。

如果你懂作者在說什麼,可以直接跳到下一段,但如果不懂,就要把整個段落都讀一下。

在這個過程中,一旦覺得自己理解了這個章節,剩下的內容就可以省略不讀了。

因為你已經清楚了作者的觀點,而觀點論述的過程中是存在重複的。

5. 最後再讀讀目錄。

一旦你讀完了全書,一定要返回來看看目錄,同時在腦子裡對全書的內容進行盤點總結。

花點時間梳理一下整本書的脈絡——那些引發你思考的觀點,你依然記得的故事,你與作者一同走過的心靈。

三招讓你有洞見

再來說說第二個問題。

著名的李叫獸在《為什麼你看了很多書,卻依然沒有洞見》一文中說,如果你想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可以採用以下三種辦法。

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看到知識後問自己:還有什麼現象可以被這個知識解釋?還有呢?還有呢……

構思知識的多種用法——問自己:這個知識可以用於做哪些事?還有呢?還有呢……因為很多人並不缺乏知識,而是到時候想不起來應該用什麼,所以在平常就應該多問問自己。

探索事物背後的原因——遇到反常或者有趣的事情,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理論或者知識可以解釋?有哪些相似的事件?

讀書的人多了,真正有洞見的人卻很少。

也有很多人,讀了很多書,最後也只是一個書呆子,像孔乙己一樣又有什麼意義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1周至少讀1本書的人生,做到就是賺到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哈佛商業評論。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記得那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我當時正坐在一個大學演講大廳里聽艾比·霍夫曼(Abb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