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中的哲理詩之最:蘇軾《題西林壁》賞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豪放派詩詞的代表人物。

蘇軾天賦異稟,學識淵博,詩文書畫皆精,後世將其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蘇東坡全集》、《東坡樂府》等。

【作品賞析】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作於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其時蘇軾由湖北黃州貶赴河南汝州任團練副使,在經過九江時遊覽廬山,廬山瑰麗壯觀的景色令蘇軾詩興勃發,於是寫下了若干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遊覽廬山後的總結。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詩中有悟的哲理詩,它通過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該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

廬山是座溝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這兩句詩概括而形象地描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感悟。

之所以不能辨識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

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體驗、馳騁想像的空間。

這不僅僅是遊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觀察世上事物也情同此理。

它啟迪人們明白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地位的不同,看問題出發點的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帶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就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避免盲人摸象、以偏概全。

詩人在四句詩文中,既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特徵,又準確地揭示了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

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詩人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認識。

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刻的哲理啟人心智。

因此。

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蘇軾《題西林壁》之哲理

宋代詩人蘇軾的詩《題西林壁》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其詩意為;「從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