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文武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趙匡胤後來才知道,柴榮之所以敢做這樣的決定,是因為頭天夜裡他和張永德的一次秉燭夜談。

高平之戰結束後,柴榮就動了整頓軍法的心思。

但是他一直猶豫不決,只好躺在行營大帳的床上烙大餅,翻來覆去睡不著。

侍候在他身邊的張永德看出他的心思,便主動詢問。

柴榮說出了自己的打算,沒想到張永德極為贊同他的主張,只聽張永德說:「陛下要想一統四海,平定天下,如果不厲行軍法,就算手下有大將千員,雄獅百萬,又怎麼能為您所用呢?」然後又大讚趙匡胤在戰場上的智勇雙全。

張永德的話真是句句說到了柴榮的心坎里,高興得直摔枕頭,連說:「好啊!好啊!」

柴榮之所以興奮成這樣,不僅是因為張永德說中了他的心思,更重要的是,張永德能說出這番話,無疑是表明了立場:陛下,我是你的人了,你大可以放心。

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非等閒人也,他是郭威的女婿,柴榮的妹夫,後周禁軍的掌權者,那是正宗的皇親國戚。

柴榮登基伊始,除了趙匡胤,在朝中,他根本沒有自己的心腹。

雖然郭威臨死前特意讓另一位禁軍統領,侍衛馬軍都虞侯李重進在百官面前向柴榮叩首,以示尊重。

但誰都知道李重進是郭威的親侄子,血緣上比柴榮要近一層,所以兩人的關係難免微妙。

張永德能對他說出這番一針見血、點透積弊的話,意味著柴榮從此有了強大的後盾,他可以放手去做他想做的一切了。

當然,張永德不僅對柴榮很重要,對趙匡胤也意義非凡。

他是趙匡胤的伯樂,在未來的日子裡,對趙匡胤的人生產生巨大的推動力。

周世宗柴榮經此一役,坐穩了後周的江山,也在中原打響了名號。

他的果敢決斷和雷厲風行,對外令北漢和契丹銳氣盡挫,對內讓文武群臣心悅誠服。

但是柴榮還是不放心,他要組建一支專屬於自己的王牌禁軍「殿前軍」。

這件事責無旁貸地落在了趙匡胤的身上。

趙匡胤自然盡心竭力,他在全國各地招募江湖好漢,在節度使的隊伍里甄選精英。

很快,都城裡集結了大批驍勇之士,柴榮先從這些將士中選拔骨幹組成領導班子「殿前諸班直」,然後再讓各部主將挑選自己的手下。

趙匡胤則親自訓練兵馬,制定編制。

就這樣,一支兵力近5萬的精銳鐵騎,迅速成為後周乃至中原地區最強悍、最有紀律性的王牌部隊。

「殿前軍」悍勇善戰,如狼似虎,威名遠播,連契丹人都莫敢比肩。

在組建和編練「殿前軍」的過程中,趙匡胤在軍中結交了不少朋友。

與好幾位性情相投的中下層軍官結拜為兄弟,組成了有名的「義社十兄弟」小團體。

不僅在軍中的威望飆升,同時也為自己積攢了人脈資本。

從某種程度上講,柴榮的殿前軍,也就是趙匡胤的殿前軍,所以司馬光在《資治通鑑》里說:「太祖皇帝自此肇基皇業。

趙匡胤不僅善於貼近群眾,頗為軍中將士們愛戴,還幸運地得到了上司張永德的賞識與提攜。

作為柴榮的心腹和左右臂,趙匡胤和張永德的同心同德,自然令周世宗柴榮暗自欣喜。

因為這不僅能讓他在軍事方面高枕無憂,更重要的是,趙匡胤在無形中為柴榮看住了李重進;這個令柴榮心存不安又不能不倚重的權臣,可謂魚與熊掌兼得。

不久,柴榮便雙管直下,開始力行「文武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治國方針。

柴榮在朝中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殿前試」。

他讓所有大臣及翰林院學士每人寫一篇《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和《平邊策》,逐篇細讀後,柴榮欣然採納了比部郎中王朴的獻策。

以「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為方針,確定了開疆拓土的戰略路線,計劃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

周世宗升遷王朴左諫議大夫,知開封府事;接著又提拔了數位青年才俊,像善於理財的中書侍郎、平章事李谷;精於理政的右朴射,兼門下侍郎范質。

這些大臣基本上都是工作狂,短短兩三年里,他們編著《刑統》修訂了刑律;編纂《欽天曆》校訂了曆法;考證雅樂八十一調並造「律准」……總之,自唐末之亂起,歷朝應該去做卻沒工夫做的正事兒,讓這群工作效率極高的官員,一口氣全辦了。

柴榮自己也策劃並實施了兩次大的行動。

顯德二年(公元955年),他下令拆除私搭亂建的寺廟,遣散私自剃度的僧侶尼姑,收集各地青銅佛像用來鑄錢,徹底解決了朝廷的金融危機,穩定了經濟。

「滅佛行動」雖然招致了非議,但是柴榮絲毫不為所動,他是這樣面對千夫所指的:「毀佛像怎麼了?佛以善道化人,只要做善事就是心中有佛。

我聽說佛祖可以獻出自己的頭眼做布施,朕的身體要是也可以救濟百姓,朕同樣不會吝惜!」

顯德六年(公元959年)二月,柴榮又責成樞密使王朴調集軍民十餘萬人,全面疏通汴河、蔡河、五丈河等水系,並且親臨工地,親自設計改良施工方案。

從此南北貫通,廣開漕運,民間水上貿易頻繁,開封都城日益繁華。

攘外必先安內。

在平穩內政的同時,周世宗柴榮開始逐步實施一統天下的宏願。

顯德二年(公元955年),柴榮向當時國力富強的南唐發動了猛烈的攻勢。

南唐最早起於唐末節度使楊行密建立的吳國,地處水米豐饒的江淮,轄35個州。

南唐的君主統兵治國上不輸於先祖;朝中還有劉仁贍、皇甫暉等赫赫有名的大將,所以周世宗的這場南征,打得相當艱難。

因為劉仁贍所據守的壽州城久攻不下,柴榮再度親征時令趙匡胤率領五千殿前軍,去襲擊壽州城附近的險要「清流關」(今安徽滁州西北)。

彼時清流關駐紮著兩萬南唐軍,並由名將皇甫暉堅守不出,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趙匡胤謹記柴榮說與他的「奇襲」二字,率兵到達後並不急於破關,而是命人混跡在山民中,探得了一條可以直通後山的小路。

趙匡胤帶兵潛行到清流關之後,突然前後夾擊,關內南唐守軍大亂。

老將皇甫暉不服趙匡胤用計,竟然提出要與趙匡胤來個牛仔式的對決。

趙匡胤力斬皇甫暉於馬下,光明正大地結束了這場奇襲,就此奪得清流關,順手又拿下了滁州城。

趙匡胤奇襲清流關、單挑皇甫暉的功績在軍中傳開,從此聲名大噪。

清流關戰罷,柴榮率軍輕取揚州。

南唐這回急了,傾南京全城精銳兩萬餘人渡江來救,柴榮又命趙匡胤率領兩千鐵騎往六合迎敵。

可惜南唐軍這次挂帥的李景達根本沒有實戰經驗,結果被趙匡胤打得大敗而歸,倉皇撤退,兩萬人馬淹死的比戰死的還多。

趙匡胤以戰顯勛,晉升為同州(今陝西大荔)匡國軍節度使,兼殿前都指揮使。

顯德四年(公元957年),堅守壽州城的劉仁贍病重彌留,軍中副使孫羽等人盜用他的名義出城受降。

次日,劉仁贍卒於軍中,南唐至此無險可據。

次年,南唐被迫向周世宗柴榮割地稱臣。

文/安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匡胤出生時赤光照滿屋子奇異的香味一晚未散

五代以降,亂世紛擾,忽而興,忽而亡。五季十三君,一古腦兒加起來,只不過四五十年。獨北南兩宋共傳十八主,享國三百二十年,比西東兩漢僅短數十年,比李氏大唐卻長數十年。其中,除了天意之外,便是大宋開國...

後周攻南唐之戰

後周攻南唐之戰,是五代末期發生的國與國之間最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戰事從955年12月17日,後周世宗派大軍南伐開始,戰鬥中雙方互有攻取,很多城池經歷過多次爭奪。戰鬥持續了兩年零五個月,於958年4...

他從從軍到坐上龍椅只用了十二年

表面上看,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輕而易舉,事實上,他通向權力之峰的路絕非一蹴而就。我們且來看看趙匡胤早年的奮鬥史。公元927年,宋太祖趙匡胤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當時是五代中的後唐時代。他的曾祖父、祖父...

黃袍加身的將軍-宋太祖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一舉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混戰的局面,統一了大半個中國。又以杯酒釋兵權等策,削奪禁軍宿將及藩鎮兵權,加強中央集權。  宋太祖,著名名軍事...

宋太祖趙匡胤的傳奇一生

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27—976年),著名軍事統帥、軍事家,祖籍涿州人(今屬河北)。後周殿前都點檢,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一舉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混戰的局面,統一了大半...